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48|评论: 0

熊刚:用心灵书写人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8 17:58 | |阅读模式
2832.jpg
第一次见到熊刚时,他正在教自己的学生书画,这群学生有七八岁的小孩,也有四十余岁的中年人。即使左眼失明,50岁的熊刚仍旧是乐至本土书画家中极具潜心书道、技艺精湛的一位。
  辗转二十载缘定笔下情
1979年,当熊刚还是一名食品公司的普通工人时,就对书画有说不出的喜爱,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他只是照着别人字迹临摹,算是业余爱好。
   “写字时,我总能感到一股气流自心运于指尖。”熊刚说。即使只是业余爱好,熊刚已经能领悟到“运笔”的精髓之处。秉着对艺术天生的悟性和一股冲劲,1995年熊刚在成都开了一家广告公司,设计各类广告和文书,期间不断奔赴各地学习书画。
2000年广告业发展迅猛,行业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一股脑儿想着创作,忽略了商业运作的熊刚栽了一个大跟斗,数年间一连亏损数十万,耗尽家产,身心疲惫。更为不幸的是,在巨大压力下熊刚又由于青光眼延误医治,左眼球被摘除,这对热爱艺术、热爱书法的熊刚来说,无疑是噩耗。
手术后的熊刚戴上了假眼,当了解到不少残疾人都在写书法,一股热血又沸腾起来。熊刚放下了手头所有的生意,一门心思投入到书画创作中。由于左眼眼疾,不能正常视觉对焦,熊刚凭着“七分感觉、三分眼视”付出比常人多几倍的努力去练习书写各类文体。
为了继续提高自己的书画技艺,熊刚用了7年时间求学拜师,足迹遍布成都 、北京、西安、哈尔滨、什邡多地,纳百家之长,终于真正走上书画艺术之路。
书画为人心描字意
  在熊刚的作品《猴寿》中,他中锋侧锋并用,或拧或擦、或徐或疾、或浓或淡、抑扬顿挫,映带飞白,简练数笔一气呵成。提按、精细、方圆、刚柔、曲直、虚实、枯润这些对立矛盾,尽寓其中,同一个“寿”字被写得千变万化,栩栩如生。熊刚不仅追求形象的完美,更注重气韵的灵动。
“书画家要把自己的想象、冲动、情感在字里行间表露出来,才能叫书画。”熊刚说。
因为眼疾,熊刚习惯了用感觉“对焦”,用更纯粹的“手感”书写字体,更让书写的创作情感丝丝入扣,如影随形。同时,熊刚更注重和强调“书画为人”,多年来,他写过篆书、隶书、楷书各类字体。不难发现,熊刚的手指上早已嵌着带墨印的老茧。
   “篆书讲究沉稳,要写篆书首先要做一个沉稳的人,像楷书讲究刚劲有力,做人就得刚正不阿。”他说道。
近年来,熊刚淡泊名利,沉稳做人,不慌不忙,写得一手令人叫绝的篆书,在看似呆板的字体形态中却酝酿着无数真谛,看似中规中矩,却奥义无穷。
熊刚的字写的好,嘉奖也不断,不仅作品被陈列在中国美术馆,中国集邮更是将其作品收录在纪念邮册中发行。在残疾人书画大奖中,熊刚作为极少数眼疾书画家,斩获了各类书画比赛奖项。在诸多荣誉背后,是熊刚写烂的上千支毛笔,写完的数万张毛边纸,还有他长年秉承“书画为人”的性格和理念。
“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人写书法也很时髦。”熊刚幽默地说。
为了将文化瑰宝传承下去,他准备在创作之余把这些技艺都传给他的学生,让他们发扬光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