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是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举措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条例》指出,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这既是我国公车改革的最大突破,也是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举措,它的意义不亚于取消公款吃喝和公款旅游。 近年来,各地公务用车管理呈现泛滥失控之势,公车腐败已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在公车购置上,各部门之间相互攀比,不仅要比公车的数量多,一个科局级单位,公务车数量少则1、2台,多则高达7、8台,而且还要比公车的档次高,越来越多的单位,非日系车,非进口车,非豪华车不买;在公车使用上,公车私用现象非常普遍。不少单位的公车,真正用于公务上不足一半,多半用于官员和驾驶员的私事;在公车的开支上,一台车一年至少要开支数万元,有的甚至突破了数万元。公车开支巨大,其中油钱和修车钱就占了很大的比重,极大地浪费了人民缴纳的纳税钱。可以说,公车腐败的程度,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广大人民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急切盼望国家进行彻底治理。 《条例》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无疑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支持,必将对各地公车滥用、公车腐败现象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极大推动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建设节约型、廉洁型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