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不能只是“形式”主义 今年1月以来,周口市开展此项“电视问政”活动,截至目前已有16名市直单位的“一把手”接受这样的“现场直播”。其中,不乏有些领导干部“被问得直冒汗”。对此,全国纪检监察标兵、周口市纪委书记杨正超说:“我看你就该冒汗,没有你的冒汗,哪有你委局机关干部工作作风的进步?哪有你委局机关行政效能的提升?”(11月21日《大河报》) “电视问政”在当前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地方电视台都搞过“电视问政”,也取得过很好的效果,但“电视问政”这种新型问政方式为什么还是推广不开?为什么很多地方的官员都不敢理直气壮地站在镜头前回答问题,甚至被问得当场冒汗?“电视问政”作为一种新型的问政方式,可以说是最容易让群众接受的与党和政府沟通的工具。它让那些习惯于在镜头前夸夸其谈背稿子的领导干部直面问题都会直冒汗,带来的效果还是较为明显的。通过“电视问政”更能看出这些领导干部在对待群众问题上的态度。怕就怕在电视问政又只是形式主义,走走过场,所以,对于电视问政,我认为一定要普通化和常态化。不但要搞,还要在全国各地搞,在每一级政府搞。让群众通过“电视问政”来参与社会管理、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更可以通过“电视问政”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通过“电视问政”,不仅可以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度。还能提高机关行政效能,改进工作作风。并且能更快捷地解决群众的突出问题,还可以使政府的信息得到公开等。总之,“电视问政”的好处还有很多。但是一点,电视问政切不仅仅只是“形式”主义! 只有各级党委政府都重视进来,把“电视问政”当作党和政府与群众相互沟通的桥梁,把“电视问政”当作群众反映问题的窗口,群众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哪里还需要什么信访接待日,群众有事需要解决,直接在电视直播上面就给你反映来了,老百姓可以通过各种平台随时问政反应问题质询问题点题;主管部门或职能部门也可常下去调研问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以民为本,拜民为师,积极践行群众路线,问政就能取得最优效果。
因此,只有电视问政落到实处,并且问过之后是狠抓落实,才能真正解决群众问题,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