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06|评论: 12

拆迁:不应该是毁灭,而是重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2 16:08 | |阅读模式
    这段时间西昌街头巷尾,关于拆迁的话题,闹的是沸沸扬扬,各种版本都有。笔者就生活在拆迁区,本身也是拆迁户,正处在风口浪尖,漩涡之中,就这个天下第一难问题,作些肤浅讨论。本人不持立场,也不针对那些部门和个人,也无法代表拆迁户发言,希望相关人士海涵,也希望有识之士,来些添砖加瓦,毕竟思想是在碰撞之后产生的智慧火花。
   一西昌拆迁不可避免,但一定要有个通盘考虑。
   国家和社会要发展,必然要经历农耕化、工业化、信息化这样一个过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精华浓缩,城市的空间和功能也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使之适应形势发展,满足需要。拆迁是城市不断修正,上一个档次,增强城市自身能量,做到更大限度的服务自己,辐射周边。
   我们生活在竞争年代,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企业与企业,甚至我们个人之间都存在竞争。中国现阶段的一个主要的矛盾,就是自身国力的上升和外部大国主要是美国,之间地缘政治实力之间的竞争,内部是日益发展的国家和人民在思想意识不配套的矛盾。竞争使人进步,但也不能在竞争中丢失自己的灵魂。早期的竞争停留在厮杀,后期是品牌,到现在是文化的植入。有人说美国是用航空母舰和好莱坞,大棒加胡萝卜征服世界的,此话不假。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能光停留在经济、军事硬实力的强大,还应该包括文化、思想软实力的强大。。让人心服口服,形成领头羊的角色,中国历史上唐朝就是明证。
  西昌是凉山乃至攀西川滇交界区中心城市,我们和攀枝花之间也存在竞争,各有优劣。交通上平分秋色,(攀枝花优势是水陆联运,西昌空中优势明显。)工业上攀枝花领先西昌(早期的410,新钢业,现在的二基地都难逃攀钢的影子。)旅游业上西昌领先,泸沽湖、螺髻山、邛海湿地已经打造成有影响力的品牌。我们一定要定好城市的位,一张蓝图绘到底,不能头脑发热,心血来潮,好高骛远,求大求全搞拆迁,使之做到协调发展。个人以为打造邛海湿地是西昌上档次升级是靓点,但急功近利引进攀钢二基地彻头彻尾是个败笔。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2 16:11 |
发几张拆迁相片,使大家有个直观认识。

本帖最后由 极品洋芋 于 2013-10-22 16:15 编辑

这是我们村

这是我们村

我的家,我就出生在这里,这颗树陪我度过几十年,好像从小就这样。

我的家,我就出生在这里,这颗树陪我度过几十年,好像从小就这样。

夕阳很难挽留眷恋

夕阳很难挽留眷恋

希望我们的明天像标语说的美好

希望我们的明天像标语说的美好

发表于 2013-10-22 17:01 |
“个人以为打造邛海湿地是西昌上档次升级是靓点,但急功近利引进攀钢二基地彻头彻尾是个败笔。”——赞同楼主的定位。
城市发展伴随着拆迁,是必然。邛海周边的合理拆迁,也是发展趋势。从目前拆迁后已经打造的一二三四期来看,效果明显,可以首肯。五六期还在在建之中,难以说清。但拆迁的狼狈惨状,以及极品洋芋等被拆迁户对故地的眷恋也是可以理解的。据说,前期的被拆迁户的安置满意度还是颇高的。希望邛海对岸湿地五六期的被拆迁户能安居乐业,到达幸福彼岸!

发表于 2013-10-22 17:37 |
急功近利引进攀钢二基地彻头彻尾是个败笔。——最最败笔的是居然还放在西昌的上风口!!!

发表于 2013-10-22 23:3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0:44 |
二城市拆迁文化传承是灵魂
  文化始终贯穿于一座城市的发展之中,也是一座城市区别于另外一座城市的符号,具有不可替代性。我以为我们的城市在拆迁发展中,正把我们的镇城之宝----文化丢失,而且丢失的让人心痛。
1.西昌坐落在安宁河谷中部和安宁河东岸,在春秋战国时为“邛都国”地。据《史记》、《汉书》记载:“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椎结,耕田,有邑聚”,“其土地平原,有稻田……俗多游荡而喜讴歌”,“邛都南山出铜”。设置郡县始于先秦,置一都尉,领十余县。西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时,武帝以蜀人司马相如为中郎将,“通灵关道”,“桥孙水(今安宁河)以通邛都”,首开西南边疆。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经灵关道来邛都考察,在《史记》中写下了《西南夷列传》重要篇章。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南征,“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七擒孟获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以邛都为越嶲郡”。领邛都、灵关、台登、定笮、会无、笮秦、三綘、苏示、阑、卑水、大笮、青岭、姑复、遂久等十五县,地跨金沙江两岸。《后汉书·志》载:“越嶲郡,十四城,户十三万一百二十,口六十二万三千四百一十八”。尔后,历经东汉和蜀汉,邛都亦为越嶲郡郡治。
  西汉时越嶲郡所辖十五县中,邛都和苏示两县均在今西昌市境内。南齐(公元479--502年),西昌为越岸嶲郡。北周天和五年(公元570年)改为严州。境内设置邛都、苏祁、可泉诸县。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改为西宁州,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为嶲州。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嶲州复置越嶲郡。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复称嶲州,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置总管府,次年升为都督府。
  懿宗咸通元年(公元860年),为南诏政权所统治,立建昌府,继后为大理国段氏所辖。元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大理国为蒙古族所灭,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元王朝改建昌府为建昌路,以罗罗斯宣慰司总之。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建昌路为建昌府。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裁卫置县,始称西昌,属宁远府。至此,西昌之名沿袭至今。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曾在西昌设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西昌行辕”、“西南军事行政长官公署”、“西康省政府”等行政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属西康省西昌专区,1978年撤销西昌地区建制,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
  1980年新建西昌市,1986年撤销西昌县建制并入西昌市。
    西昌各个时期地标性建筑分别是:四牌楼、大通门、西街、较场坝(今天的月城广场)、工农兵电影院、塑像、直至今天的九虎广场。但我们的城市建设中,历史和文化的脉络被人为的割裂,没有在城市建设中体现出来。大量的古建筑(四牌楼、工农兵电影院、大礼堂)被毁坏,城外的如中所吴家大院、小渔村没有打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符号。

雅安古城

雅安古城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21:14 |
2.自然文化。西昌自古就是山、水、城相依的城市,城市和泸山邛海相得益彰,体现出大山大水大城的空间,全国仅仅有几个(杭州、昆明、大理)。而今天因为高层领导的指示,凭空搞出个西昌新城。新城北面有成凉工业园区,南面有经久工业园区(二基地就在里面),西面有太和工业园区(重钢太和铁矿),这样的地理环境下不要说灵气,就是人气都难。而安宁河南来北往的顺河风,夹杂着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将是未来西昌新城的梦魇。这样的规划,恐怕是闭门造车的结果,征求过大师和市民的意见了吗?纯粹是与行政命令代替客观规律,将是大跃进的现代版本。
3.民族文化。西昌市多民族交融的城市,目前的市区风格是不汉不彝,不伦不类。我建议分区规划,突出重点。西昌老城和海河天街体现出汉民族移民为主体的客家文化,这在港台海外拥有很多的共鸣,与明清建筑为基调。而与九虎广场,一环路古城墙附近与彝族文化为主,彝的灿烂,彝的绚丽。马水河则呈现与回族为主体的伊斯兰文化。
4.名人文化。城市是与名人成长一起进步的,西昌出过许多名人,我们的城市雕塑没有体现出来,是个败笔。我提议,古代的司马相如、杨升庵、马可波罗等应该给他们在西昌合适的位置塑像。至于现代的彝族吉狄马加、彝人制造,汉族的殷剑有待商榷。
  一座有风格的建筑必然是流动的艺术。一座有风格的城市必然是和自然相得益彰,和谐相处的尤物,它呈现在大地之上,只能让人无限遐想,回味万千,而不是现在的摊大饼,钢筋混凝土混在堆砌火柴盒班,千遍一律,让人索然无味的建筑集合体。

雅安始终和清衣江相伴

雅安始终和清衣江相伴

古建筑让人恍然隔世

古建筑让人恍然隔世

大树就是城市的灵气

大树就是城市的灵气

山水如画的西昌邛海泸山

山水如画的西昌邛海泸山

发表于 2013-10-24 12:55 |
引进攀钢二基地不是败笔。——最最败笔的是居然还放在西昌的上风口!!!

发表于 2013-10-26 15:24 |
老百姓最盼望拆迁的老城区,政府不加紧改造,到处东一下西一下,河东片区的最该拆迁,现在成了三无人员的聚集地。

发表于 2013-10-27 08:16 |

2014年度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3-10-27 08:56 |
szwl 发表于 2013-10-26 15: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百姓最盼望拆迁的老城区,政府不加紧改造,到处东一下西一下,河东片区的最该拆迁,现在成了三无人员的聚 ...

有大拆迁才有大发展,现在西昌周边的农村都快拆得差不多了,所谓农村包围城市也不过如此,老城区改造又只是管线下地之类的,好像距离老百姓的期望有点远?到老城区实际看看,有很多老房子都要垮塌了,必须推倒重修才行,还有以前报道过的,恢复西昌古城墙,现在也是没有动静。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7 21:22 |
四十岁告别我们的村庄
http://cm.qzs.qq.com/ac/b.gif 村里最后一只牛的消失
是在五年前的那个午后
高高大大的混凝土房子
使那阳光 不在温煦
所有的都是水泥
包括我很久没有回忆的青春

城市无休止的扩张
我们的村庄已经不可避免
的将要被它收入囊中
从此我们都要象犹太人那样流浪
我想保留那怕一堵墙
把我的名字悄悄写上
三百年后我依然用灵魂
审视我的村庄

大妈大婶还有我的妈妈
一遍遍唠叨那逝去的时光
妈妈陪嫁的石缸
已经抛弃在没有人到的地方
孤独的人们将要面对怎样的生活
没有田野炊烟的村庄
就这样被我们埋葬



http://cm.qzs.qq.com/ac/b.gif

发表于 2013-10-28 17:00 |
拆迁是好事,能按照规划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方便市民出行和美化环境,但要像海门渔村那样的拆迁就恼火咯!拆迁时政策揣在工作组包包里,好说话的美好处,不好说话的承包组马上会从包里摸出若干好处私下给你,让你签字;安置放修好了,大家选房入住了,基础设施是否有,就没得人过问咯,笔者了解了下,至今拆迁户已搬入快半年了,2000多户的小区居然还没得一个果皮箱,更没有一个垃圾池,满小区都市垃圾啊,不亚于一个露天垃圾堆放场所,居然还好意思把啥玛瑙市场搬了进去,看完湿地的外地游客到此一看都都大吃一惊,可马市长还说要作为经验推广呢;P;P;P;P;P;!按照规划建好的海门渔村啊,拆迁户选房入住后,政府居然又开始见缝插针的在大建所谓的功能房——门市和拆迁有功的村组干部住房,一个诚信的政府?一个负责的政府?:funk::funk::funk::funk: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