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得回报 群鸟放歌绿色巴中
近两年来,走在巴河两边眺望只见白鹭成群,遇野鸭戏水。离巴城8公里的化湖水库有着40多种鸟类,荡漾湖面,很容易看见成群的野生鸬鹚、赤麻鸭、红嘴鸥、苍鹭、黄鸭等;在通江至诚也能看见以前只在在动物园才有的野生鸳鸯;位于巴河杨家坝、平昌白衣古镇的几处白鹭栖息地,每处栖息着3000多只鹭类,在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嘎嘎呼唤,翩翩起舞,蔚为半观。此情此景是鸟类对巴中致力生态建设的回报。 位于四川省盆地东北边缘大巴山南麓的巴中市,北与陕西汉中接壤。幅员面积12325平方公里,人口356万。巴中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水质一流,有林地面积649.7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861.5万亩的75.4%。森林覆盖率达49.12%。堪称“绿色宝库”。浩翰林海里栖息着有野生动物279种,其中鸟类有123种。属国家重点濒危、珍稀的野生鸟类如:锦鸡、长尾雉、二级保护鸟类白鹭等约20余种;被中外专家称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巴中市委市政府抓住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加大对“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投入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力度。通过巩固天然林资源保护成果,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措施,落实管护责任,严格禁止采伐天然林,严格制止乱砍滥伐,确保森林得到有效管护。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巴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编制完成了2001年至2015年巴中市野生动物保护工程总体规划。目前,随着“四川省通江县诺水河国家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被国家农业部正式批准成建,巴中已经新建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 个市级自然保护区,小区40个;恢复和改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66.9万亩,建设动物栖息地保护站4个,新建野生动植物繁殖基地5个;建立野生动植物生态监测站3个、监测点6个,建立野生动植物、湿地监测体系5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环境的科研、监测、开发网络。同时,利用新闻媒体、乡规民约、民俗习惯等开展多种形势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对生态环境建设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保护工程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和监督,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春日盎然的日子里让我们走进天堂,拥抱自然,亲近小鸟,净化心灵。生态宜人,风光秀美的巴中是鸟的天堂,也是我们的天堂。 图片分别拍摄于:巴中杨家坝,麻柳湾,三江、化成水库;平昌白衣镇;南江光雾山;通江诺水河、至诚镇等地。(原创作品) 作者姓名:叶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