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两则新闻与普通民众“办事难”、“盖章难”联系到了一起:安徽颍上县一国土局干部身亡,缘起因要求办事群众“请客”,酒宴过后发生意外;而在武汉,一学生吐槽,为申请助学贷款,他盖了26个章。(2013年8月20日 搜狐网) 这名武汉学生讲述到,办理助学贷款需要证明、申请等各种材料十几张,学校、院系、村委会、镇民政办公室、县民政局,要逐个跑到。“跑断腿、磨破嘴、交了钱、受了罪。办事跑十几个部门,盖几十个公章……”,这样的感受是不少普通人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审批程序繁琐、门难进事难办的情况依然存在。不少人戏称到:“八个大盖帽管一个卖茶叶蛋的”。 这样繁琐审批走程序,既影响了效率,也容易有腐败或者叫寻租行为,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转变政府行政审批制度就变得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两点: 其一,“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李克强总理上任之初曾说“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招。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就是简政放权。只有下决心进一步打开政府职能转变的这扇大门,才能提高市场经济效率。 其二,“把该管的事务管好”。简政放权不是不管,而是要创新和改善政府管理,管住管好该管的事,放和管两者齐头并进。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应该更多放在抓大事、议长远、谋全局上;政府的工作重点应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行政审批应该高效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能过多地浪费资源,人民群众的时间精力和体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贵在行动,重在落实。只要各级政府提高重视,合理放权和管权,加强宏观管理,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就一定能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