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教师的倾诉 尊敬的社会各界人士: 我等是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的187名社会力量办学教师,我们这187名都是营山县人民政府在1990年执行我县凡我县范围内超计划生育的民办教师一律清退后,乡村学校没有正式教师补充,山里孩子没有教师教的特殊情况下,由县委县府领导,向人们政府组织,在所辖区内招考的一批教师,那时我们正值风华正茂之年,怀着满腔热血,信心百倍,全力以赴,扑在教育事业上。为了教书育人,我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呕心沥血,培育出了一批有一批的合格人才,让他们走出了山村,跨进了名牌大学。而我们这批当时被称为“代民办教师”的教师,每月只能挣到58.5元人民币的工资,这在当时,我们个个都以为不在乎钱多钱少,只在乎我们所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们无怨无悔。哪知好景不长,到了2000年国务院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国家对贫困地区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当时县政府又把我们这批“代民办教师”给清退了。但山区学校仍然没有正式教师派进来,为了解决山里孩子上学这一巨大难题,经乡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由学校又把我们转聘为“社会力量办学”教师,经县教育局进行上岗培训,颁发了上岗证后,又战斗在贫困的山区教育战线上,政府从未给我们分文资助,工资分文没有,我们的办学经费就由国家财政补发给学生的生均费用津贴充当。这部分经费要用于我们租用国家或私人的教室租用金,我们教学用的办公费用等余下的微乎其微的部分就算做我们的工资吧。就这样,我们这批教师,又艰难的挺过了10年,20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任劳任怨,教书育人,为了能更好的培育出各种人才,我们一边努力钻研教材,学习教育新理念,探索教育新思路,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或函授学习,取得了国家承认的中专或大专毕业文凭,经过南充市语言文字研究委员会举办的普通话培训后,取得了二级甲等或二级乙等合格证书,营山县教育局经过考试考核,又给我们颁发了全国通用的“教师资格证”书。在教育教学战线上,历经了20多个春秋,对每个学生进行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祖国建设人才。我们这批教师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把我们的青春无私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我们这批教师堪称教学中的骨干,长期坚守教学的第一线,因此,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显著,敬业奉献精神高尚,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嘉奖,得到了各位家长的夸奖,我们的内心感到无比欣慰,如今,我们这批“一腔热血洒教坛,两袖清风育桃李”的平均年龄近40多岁的教师,要养家糊口,供给子女上学就非常艰难了,我们的心里非常不平静,我们在大山深处从事着与公办教师同样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工作,承担着比公办教师更加繁重的教学任务,却没有分文工资,无名无分。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我们可以得到同等公办教师的报酬。但每学期结束时仅能得到学校各位领导的“你们这批社会力量办学教师辛苦了”的安慰,得到了一些公办教师的同情。持续至今,这样明不明、暗不暗的生活确实无法过下去,我们真诚期盼党和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扶持,解决后顾之忧,老有所养。 社会力量教师最辛苦:现在只有最艰苦、最偏僻,公办老师不愿意去的地方,才让社会力量教师去工作。社会力量教师工作最卖力,因为他们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转成公办。 我们的愿望是: 一、对于现在的社会力量办学教师,国家应安排更多的名额让他们转正。 二、按照《劳动法》我们应该享受五险一金待遇,已经退休的社会力量办学教师,国家现在允许他们一次性交完养老保险费,以获得以后的养老保障。可是社会力量教师们都很穷,根本拿不出那两万元,国家应该允许他们一年一年地分次交这笔费用,这样比较人道。我们充满坎坷的从教之路,需要更多的政策阳光照耀。 营山县全体社会力量办学教师 2013年8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