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33|评论: 0

[健康生活手机报] 健康生活报071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9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六月初五)
温馨提示:将白醋喷洒在菜板上,放半小时后再洗,不但能杀菌,还能除味。
★本期导读★
★街头神回复引热议
★老玩儿手机会变丑
★空调房的养生法则
★咳嗽或是心衰信号
★安全用药注意事项
★强降雨后做好防病
★帮小孩儿克服胆小
★宝宝晚上哭怎么办
=======================
【生活麻辣烫】
街头神回复引热议
----------
对于“不常回家看望老人属于违法”大家持什么观点?街头采访中,一位笑呵呵的大爷突然情绪失控,咆哮着喊出“神回复”:“不回家看我们违什么法?30岁了还不结婚才违法,该判刑!”网友吐槽:难道该判无“妻”徒刑?
对于大爷的神回复,剩男剩女们均表示压力山大,不过,也有人笑称“大爷应该入选今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大爷的神回复充分证明了俺们中国人的爹妈最疼孩子!”
完颜接着打:大爷太可爱了,急着抱孙子呢!
追忆似水你年华:强烈建议人肉大爷家熊孩子!哈哈。
煎熬的岁月:表示即将被判刑的不孝子飘过……
拐弯抹角:上次看百家讲台时说汉朝因为民风富裕,很多女子大龄了不愿嫁。后帝王颁布法令,到30岁不嫁者要收税!
梦境追踪:确实!父母都操心儿女终生大事。大爷乃神人也!
雪花秀:好吧,我准备坐牢。
买卖无大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十不婚,违法逆天。大爷威武!
卖纸巾的小女孩:老人家说得太好了。太有才了!
……
对于大爷的神回复,您怎么看?欢迎发送短信至10658678913,分享您的看法!
=======================
【健康新知】
老玩儿手机会变丑
----------
手机为人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同时,也在悄悄盗取“时间”。据日本美容健康网“Ranger”近日报道,使用手机过度,会让人们提早老化。
首先,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会令面颊和下巴的肌肉因重力而下垂,时间长了可能形成双下巴,呈现出与年龄不符的老态。其次,手机显示屏上的文字小,读起来费力,人们会下意识地眯眼看,时间长了就会在眉间眼角形成皱纹。因此,尽可能选择大屏幕的手机、调大字号并调高屏幕亮度。再次,煲电话粥后,经常会感觉耳朵及脸颊发热,这多是手机辐射所致,会令皮肤生成黑色素,久而久之就会长斑点。建议长时间打电话的时候使用耳机。最后,由于人们疏于清洁屏幕和手部,打电话时会把细菌污垢沾到脸上,引发粉刺等皮肤问题,尤其是额头、下巴、面颊等处的粉刺,很可能是使用手机不当所致,建议每天使用消毒湿巾清洁手机。
=======================
【养生保健】
空调房的养生法则
----------
空调虽好,危害却不少,使用不当有可能吹来一身病。如何在开空调的日子里做好养生,是一门不可不知的学问。
由于开空调时房间密闭,各种呼吸道有害菌会增加,再加上空气变得干燥,不仅会增加人们患感冒、哮喘、肺炎的几率,颈、肩、腿在冷风侵袭下格外容易受凉,肠胃易出现脾胃失和、胃肠功能紊乱,干眼症、头晕、倦怠乏力等也都明显增多。如果经常在空调房里,一定要遵循以下养生法则。
养阳:大汗时避吹空调。很多人喜欢大汗淋漓时对着空调猛吹一通,殊不知,这样最伤阳气。遇凉气时,毛孔会突然关闭,寒气郁结体内,易造成暑湿感冒,出现发热、烦乱、头重如裹、身重肢倦等现象。建议此时避免直吹空调,且室内外温度差不能超过7℃。平时以26℃-27℃为宜,睡眠时还应再高1℃-2℃。在空调房内腰腹不可暴露于外,少吃冷饮、西瓜,以免损伤阳气。
补肾:多按腰部防酸痛。空调过凉,易造成寒邪滞重,尤其是中老年人,肾气多已亏虚,更易出现腰膝酸痛。每天可以将手掌放在腰部,来回搓50次,补肾固元,防治空调造成的腰酸背痛。还可以先对搓手背50次,再对搓手掌50次,每天早晚各搓一遍,或者每天左手搓右足底50次,再换另外一侧,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如果已经关节痛,就要多走动,并在膝盖、肩膀等部位盖条小毯子保暖。
(未完接下帧)
=======================
(接上帧)
食补:西红柿薏仁不能少。夏天暑湿之气弥漫,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毛孔紧闭,体内的湿热不能散发,容易郁积成病,因此应多吃利水、除湿的食物,如薏仁粥、红豆汤。空调还会带来脾胃失和,因此需要多吃能增强脾胃功能的食物。如西红柿能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其中的苹果酸、柠檬酸有助消化吸收,可以每天吃一个西红柿或用其做汤喝。醋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并有助恢复精力,可以在菜肴中适当添加些醋,适量喝酸辣汤等。
驱寒:喝杯红糖姜茶。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尤其适合三类“空调族”:1、因久吹空调外感风寒的人,喝杯红糖姜茶,或用姜水泡脚,可驱寒解表;2、肩膀和腰背受凉的人,可以熬点热姜汤,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其浸湿毛巾,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能缓解疼痛;3、因腹部受凉而出现腹痛、腹泻的人,也应多喝姜茶。需要提醒的是,姜茶要趁热喝作用才明显。有症状的人,可每日三次,每次喝一杯,日常预防一杯即可。
此外,还要注意通风,每天应定时打开窗户,加强换气;空调房还应保持清洁,减少疾病污染源;下班回家先洗个温水澡,并适当运动。
=======================
【家庭医生】
咳嗽或是心衰信号
----------
52岁的刘先生最近总是咳嗽个不停,喝了止咳糖浆也丝毫没有作用,咳到后来连上楼梯的力气都没有,去医院一检查,结果让他很震惊,原来他的咳嗽是心衰引起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健表示,心衰引起的咳嗽有以下几个特点:频繁的干咳,伴有胸闷气喘;活动或劳累后,咳嗽气喘的症状加重;处于平卧位时症状较重,当变成坐位或立位时症状缓解,并且常在夜间发作。
心衰好发于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心脏疾病以及酗酒抽烟的人身上。除了咳嗽,其他一些信号也需要提高警惕:1、疲乏无力,总是感觉全身乏力,没走多少路就已经疲乏不堪,甚至连话都不愿意说;2、食欲不振,右心衰的人全身供血不足,导致胃肠血流量减少,容易腹胀、恶心、呕吐;3、尿少、浮肿,心功能减退后,心排血量降低,全身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不足,导致患者总尿量减少,而夜间尿量相对增多,由于心衰后还会导致体循环瘀血,所以还会出现双脚、双小腿水肿的症状,而且劳累后会加重;4、情绪或精神异常,老年心衰患者往往出现此类症状,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幻觉、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
张健说,有人认为心衰就是心脏的终末阶段,再也治不好了。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心衰可分4期,如果在早期,通过药物或手术等积极治疗,心衰患者完全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因此即使查出心衰也别气馁。
此外,有些老人容易过度担心,一口气喘不匀就跑到医院说自己心衰了,这是完全没必要的。如果已经明确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长期控制不佳后出现胸闷、气短及活动耐力下降,这时患心衰的几率才会增加。最终诊断还需要结合临床检查,比如胸片、心电图、彩色超声心电图等。
=======================
【用药宝典】
安全用药注意事项
----------
生病了,大家都希望早日康复,吃了药,大家都希望尽快见效。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少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等“三素一汤”时存在误区,不但会延误治疗,还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为了让这些药更好地发挥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感冒、腹泻大多用不上抗生素。感冒初期多是单纯性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无效。如果头痛、鼻塞等症状较重,可使用扑热息痛、扑尔敏等药物缓解。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细菌、真菌感染,食物中毒引起的腹泻,可遵医嘱用抗生素。而病毒感染、消化不良、寄生虫引起的腹泻,以及旅行性腹泻(即“水土不服”),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控制症状,还可能增大细菌耐药的可能性。还有些腹泻是抗生素使用不当,菌群失调引起的,更不能再乱用药。腹泻时应到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再用药。
常用激素要防感染。激素的作用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免疫抑制。皮肤瘙痒、出疹时,很多人会自己涂些软膏。皮炎平等软膏中含有激素,长期使用可能影响免疫力,增大感染的风险。糖尿病人的皮肤脆弱,且一旦感染很难好,更不宜自己用。氟米龙等眼药水中也含有激素,不建议大家自行购买使用。长期大量用激素还可能引起骨质疏松,但如果严格遵医嘱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都能得到保证。
(未完接下帧)
=======================
(接上帧)
维生素,不足才要补。复合维生素是膳食补充剂,通常有两类人需要补充。一类是通过节食减肥,营养不均衡者;还有一类是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他们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差,营养素的吸收可能不足。如果将维生素当补药,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出现问题。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A、D、E、K,如果在体内蓄积过多时难以排出,可能引起中毒。
输液,能不用就不用。常听到患者说:“不打针,我上医院干啥?在药店买药不就得了!”一到感冒流行的季节,到医院要求输液的人就特别多,其中很多人都要求打抗生素,实际上,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它起不到作用。有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在冬天到医院,要求医生给他们打活血针“洗血管”,这也没什么意义。想想看,如果您一年到头吃着油腻的东西,血管腔变窄,通过几天的输液能解决根本问题吗?相反,如果长期坚持遵医嘱用药,血管保持畅通,病情就能得到较好的控制。输液本身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可能带来感染、过敏性休克、血管炎等问题,且一旦出现症状较重,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我们一直提倡尽量少用。
正确使用药物,是治疗的关键。如果您对药物的使用不太清楚,要咨询医生和药师,我们会帮助您完成“药到病除”的目标。
=======================
【特别关注】
强降雨后做好防病
----------
近期遭遇了强降雨,给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也给全省卫生防病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特别是现在正值高温季节,各种诱发疾病危险因素增多,容易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因此,提高饮水、食品、环境卫生条件,控制媒介生物,消除传染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提高人民群众防范各种疾病的健康常识,保护重点人群,对减轻灾后的疾病危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强降雨后,为保护群众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广大群众应做到:
1、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保持清洁,并经常倒空清洗;对取自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的临时饮用水,一定要进行消毒;浑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漂白粉(精片)必须放在避光、干燥、凉爽处(如用棕色瓶拧紧瓶盖存放)。
2、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食物生熟要分开;碗筷要清洁消毒后使用;不要到无许可证的小摊档购买食品。
3、注意环境卫生。洪水退去后,应消除住所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清除井水污泥并投以漂白粉消毒;应将家具清洗再搬入居室;整修厕所,修补禽畜圈。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
(未完接下帧)
=======================
(接上帧)
4、加强家畜的管理。猪要圈养,搞好猪舍的卫生,不让其尿液直接排入河水、湖水、塘水中,猪粪等要发酵后再施用。管好猫、狗等家养动物。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喷洒灭蚊药;栏内的禽畜粪便也要及时清理。
5、做好防蝇灭蝇,防鼠灭鼠,灭螨防螨等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粪缸、粪坑中加药杀蛆;室内用苍蝇拍灭蝇,食物用防蝇罩遮盖;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夯实。人群较集中的地方,也是鼠类密度较高的地方;当发现老鼠异常增多的情况需要及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燥,不要在草堆上坐卧、休息。
6、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如果不得不与传染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
7、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找医生诊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
8、为预防皮肤擦烂,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毛巾等擦汗。可以在皮肤皱折部位扑些痱子粉。下水劳动时,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应暂时不要下水,如必须下水时要设法穿长统靴。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
9、注意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10、关注特殊人群护理。为老、弱、病人尽量营造好一点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减少疾病和死亡的发生。
=======================
【育儿心经】
帮小孩儿克服胆小
----------
4岁的冰冰特别胆小:想要什么东西,不敢跟老师提;想跟小朋友玩,不敢主动交往;就连别人欺负她,她也很少反抗。冰冰的不自信,常让她对自己进行消极的心理暗示,不善交际,心理闭锁。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化解,会有损身心健康。建议家长通过抓6“气”来帮孩子克服胆小。
1、控制自己的怒气。有的家长听说孩子被欺负了,第一个反应是生气。不但气孩子被人欺负,更气孩子“没出息”,没有奋起反抗,甚至责怪、恐吓孩子。孩子遭人欺负本来心里就难受,再受父母责难,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二次伤害。
2、营造家庭的和气。家长要营造融洽的亲子关系,宽松民主的家庭气氛以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要经常开展一些轻松有趣的亲子活动,让孩子体会到人际交往的愉悦,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中,孩子的胆量会变大。
3、培养孩子的勇气。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参加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让他的好胜心战胜胆小,以此来培养孩子的勇气。比如,带着孩子跑步、踢球、徒步远行、爬山等。
4、提高孩子的人气。家长要支持孩子多参加游戏活动,主动融入到集体中,在游戏中多和伙伴交朋友。朋友多了,人气上升了,孩子就不再害怕与人交往了。家长可以在家组织聚会,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让他增加“吸引力”。
5、宣泄孩子的怨气。孩子受到欺负时,心中怨气如不能得到及时疏解,可能会损害身心健康。此时,家长要多安慰孩子,指导他把怨气合理地宣泄出去,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就会减轻压力。
6、抚慰孩子的泄气。家长要尽量支持孩子自主性的探索活动,如果失败了,家长要及时抚慰。还要沙中淘金,指出闪光点,这样孩子才不会被失败打垮,越挫越勇。
=======================
【专家点津】
宝宝晚上哭怎么办
----------
手机159****2066读者:我的宝宝刚1个月,夜里睡不着,老是哭个不停,搞得全家疲惫不堪。我们应该怎样让宝宝晚上踏实睡觉呢?
专家回复:婴儿夜啼的一大原因是生物钟未发育好,不能自主区分昼夜,需要依赖环境的“明亮度”来辨识。因此,家长要注意“调节光线亮度”,让婴儿区分白天黑夜,形成自然的睡眠节奏。
首先,早晨家长睡醒后,要拉开窗帘,让光线进屋。这是在告诉婴儿“起床时间到了”,逐渐让其认识到白天与黑夜的区别。
其次,白天就算睡觉也要让婴儿呆在明亮的地方。很多家长会把婴儿床放在房间避光处,白天也会放下窗帘遮光,以为这样能让婴儿更安静,睡得更香。其实这样反而影响婴儿对白天的感受。因此,白天婴儿睡觉时也不要放下窗帘,要时刻保持房间亮堂。
最后,夜里要保持房间黑暗。很多家长在婴儿晚上睡不着时,会打开灯陪他,这种明亮的环境会导致婴儿体内生物钟紊乱,加剧夜啼。因此,晚上要尽量调低房间的亮度,最好采取间接照明;婴儿睡了就应关灯,并拉下窗帘。
=======================
责编:赵忠琪 编辑:张关林
温馨提示:健康生活报,生活更健康!感谢您订阅《四川手机报-健康生活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您可将这种先进快捷的阅读方式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四川移动用户发短信“JK”或“913”到10658678即可订阅,每月仅5元钱。3条/周,逢周一、周三、周五发送,您也可以通过转发本条彩信与亲朋共享。
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如接收不正常,可拨打10086进行人工咨询。如果您使用的是iphone手机,您可以点击屏幕最上方的“时间显示条”,即可从第一页开始阅读。
对本报的建议和批评,可发短信到10658678913告诉我们。您也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电话15114068607咨询更多阅读技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