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要内涵之一。自古以来,“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是百姓的期盼。如今,“居者有其屋”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而是要“住有宜居”,这也是提升“五有”水平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将人民群众的“住有宜居”提上重要日程,将有力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升级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进一步实现伟大“中国梦”。 应对好短期经济总量低、保持经济合理增长速度;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放大发展带来的效益;有效地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逐渐化解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这些是摆在当下的主要问题,也是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不能忽视和回避的问题。 当前,正值“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关键时期,而新型城镇化,其本质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棚户区改造作为破解城市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抓手,显得尤为重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彻底解决棚户区问题上,可谓下足了功夫,李克强总理在上任伊始就提出再改造1000万户以上各类棚户区的目标。此举,将大大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不仅能使千百万困难群众告别“忧居”,更能真正实现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如今的棚户区改造不单纯是住房保障问题,还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供给,进而形成参与各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因此,棚户区改造必将有力改观城市面貌,而改造以后的社区将充分体现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改善民生与经济升级”多赢格局,助力中国经济新的增长与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