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州三宝——“两蛋一酥”
歌曰:“圣灯一盏照安州,腊溪桥前水倒流,犀牛望月回头转,浮山挡住铁牛头。”
蜀地安州,千年古城,先羌文化,源远流长。圣灯山麓,龙门一脉,三水交汇,滋养一方。苍山叠翠,栀香烂漫,溶洞曲径,温泉氤氲,七贤挺秀,姊妹桥幽,文星塔立,沸泉飘香。八级天灾,山川无恙,非物遗产,味惊四方。
“两蛋一酥”——皮蛋、咸蛋,红酥
皮蛋、咸蛋在本地又被称作包蛋、盐蛋,有数百年的制作历史,均选用原生态土禽蛋,采用改良的百年祖传秘方,结合现代化生产技术精制而成,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绿色生态,绝不含铅。其中咸蛋制作方法尤为独特,与成都等地的生咸蛋有较大区别,食者皆称美味。(皮蛋蘸醋食用口味更佳)
红酥历史悠久,相传当年唐明皇因安史之乱逃至此地(今安县秀水镇),得义军相助,为筹粮进兵,长期存放肉食,便将肉泥填加淀粉、香葱等物炸成小块,方便士兵携带,最后一举攻回长安,重登宝座。唐明皇走了,红酥的制作方法却流传了下来,民间常用来作为宴席上的点心。时至今日,只有秀水一地出产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