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后河街道120多户被拆迁户关于请求解决 “还我住房、还我门面、支付过渡费”的 请 愿 书
巴中市委、政府并李书记、雷市长 : 我们是巴中市商贸园宕梁农贸市场片区的被拆迁户(街道居民),2001年巴中市建设局发出房屋拆迁公告,因城市及道路交通改造,我们被列为拆迁对象。2003年12月11日,市建设局又张贴房屋拆迁公告,采取停水、停电、停闭路电视、电话等强制性措施,强令被拆迁户限期搬迁,否则将强制拆除。在重重压力和无奈之下,我们这些弱势群体只好按照市建设局和开发商的要求及霸王条款草草签订了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书,并四处向亲朋借钱租简陋住房和门市,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艰难度日长达4年以上。 该片区由“巴中市永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法人代表张堤,开发项目负责人向仕福(后来我们才知道向仕福没有开发资格,挂靠永盛房地产公司)。后因张堤一房多卖等欺诈行为被相关部门查处而外逃。2004年5月11日,宕梁农贸市场开发项目开发业主单位变更为“巴中市七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向仕福,委托代理人赵新民。永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巴永盛房[2004]03号函告声明:“该开发项目变更转让前、后所发生的一切民事、经济等法律责任全权由巴中市七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担。” 根据被拆迁户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的“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书”,约定18个月还房,拆迁还房时间应在2005年6月之前陆续交付使用。可到目前为止,200多拆迁还房户中仅80户左右被还房(其还房没有通过质检等部门的验收,强行被迁户接房),120多户拆迁户没有房住,没有门面可用,开发商也不支付过渡费,生活举步维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发现该片区的工程进展非常慢,已停工近1年了,我们多次找开发商要房,要过渡费,可法人代表向仕福一直不露面,委托人赵新民则采用推、拖、哄、骗的方法到现在。我们也以多种形式向江北管委会、市建设局多次反映情况,在今年8月我们再次向市建设局反映,当时市建设局领导出面调解,叫开发商马上开工,可至今没有结果。我们过去都是农民,因土地征用而转为城镇居民,90%以上的家庭没有固定的收入,靠门面出租或做点小生意或打工来维持一家老小的基本生计,还有一部分是城镇低保户。现在物价上涨,门市和住房租金也不断上涨,我们每年需用2万多元钱去租住房和门面,这对我们弱势群体老百姓来讲是不可想象的,生活质量较拆迁前每况愈下。4年多了,看着这个烂尾工程,我们的心里酸酸的,眼巴巴地苦盼早日搬进新居的愿望越来越渺茫,我们一家老小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哟?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字里行间道出诗人郑板桥同情民意疾苦,关注民生的一片真情。从中央到地方层层领导都在讲“倾听民声、关注民生,为民做好事、为民办实事”,市规划和建设局今年2月5日在巴中日报声称“出台措施,解决征地拆迁遗留问题,使存在的问题件件有处理意见,事事有着落。”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强调“要用改革发展的办法解决征地拆迁中出现的困难,各级领导要有敢于负责、善于负责、勇于负责的精神,做好做细做实征地拆迁还房工作,让群众满意,让人民满意”。然而,我们被拆迁房的合法权益和基本生计却长达4年之久得不到保障,在万般无奈之下,我们只好联名先有礼有节地向市委、政府领导反映这些情况,敬请领导换位思考,念在我们这些弱势群体多次因无奈、失望、叹息却又充满希望、眼巴巴苦盼住进自己的家的份上,迅速派员调查、督促,妥善解决好此事,我们相信市委政府领导会“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们强烈要求开发商:迅速开工、还我住房、还我门面、支付过渡费,让我们尽快领到过渡费、住进我们自己的家。 附:巴中市商贸园后河街被拆迁户签名(略)
2007年10月31日 编辑注:回复在第6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