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在梓潼县宏仁乡长安村宏达养殖场看到,漂亮的圈舍,整洁的环境,100多头猪长得肥肥壮壮。养殖场老板任元帅是返乡的农民工。任元帅夫妇在北京一家养殖场养了七年猪,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今年,梓潼县被确定为全市生猪适度规模养殖试点县,县上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得知这一消息,任元帅夫妇欣然揣着10万余元积蓄返回家乡,并贷款6万多元,用两个多月时间建起了一个年可出栏1000头商品猪的养殖场。据统计,到目前,梓潼县有1000余名务工农民回乡养猪,全县存栏生猪比去年同期增长38%。 生猪养殖是梓潼农民的传统产业,目前有生猪繁育、屠宰、加工的龙头企业长林公司、旺达公司及饲料生产企业三联公司、福源公司。为突破生猪适度规模养殖瓶颈,建立了三级扩繁体系,建立了信用担保基金、生猪风险基金、防疫基金。有了信用担保基金,生猪大户的贷款最高额度为15万元。通过信用基金担保,梓潼县三家饲料加工企业向年出栏3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赊销饲料,长林、旺达、铁骑力士等四家种猪场向规模养殖户赊销仔猪。探索城乡股份合作、小区带村等多种养殖模式,确保生猪规模养殖向纵深发展。 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使全县掀起了生猪适度规模养殖热潮,一大批在外地务工的农民工揣着积蓄返乡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玛瑙镇大埝村陈兵在绵阳经营服装生意,今年把服装店请人经营,自己回乡养猪,现存栏生猪100多头;仁和镇新民村安守华在外包工,今年五月也回乡建猪圈发展规模养殖,现存栏50多头生猪。马迎乡李培健租用乡供销社闲置房屋发展生猪养殖,现存栏生猪200多头。 (冯松 黄中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