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坏3把剪刀,3年剪出130米长卷的大邑6旬老人昨坚持只捐赠而不参赛 闭上眼,想一想,这一幅唐诗三百首长卷会给您留下怎样的印象:长130米、宽65厘米、重17公斤,23000多字,全是用剪刀一个一个剪出来后粘贴上去的!
家住大邑县沙渠镇、年近七旬的罗一心老人,花费3年心血,精心创作了一幅百米唐诗剪纸长卷,却“一心”要把它捐赠给北京奥组委。
百米唐诗剪纸赠奥运
“罗老师,考虑好了没有?是参加设计大赛还是捐赠?”人文奥运西南地区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不断地向罗大爷征询意见。昨日上午8时许,69岁的罗大爷和老伴宋婆婆一大早便从家里出发,抱着重达17公斤的诗卷,搭乘汽车来到了人文奥运西南地区组委会的办公室。展开这幅剪出来的唐诗三百首长卷,黑色卡纸剪成的隶书跃然纸上,整齐划一,极具立体感!
看到一幅如此独特的艺术作品,工作人员建议罗大爷参加中国人文奥运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这样一来,作品在得奖后不但可以被拍卖,还会被制成旅游纪念品出售。然而,罗大爷一口拒绝。“剪了3年多,为的就是能捐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参加比赛,味道就变了!”老人笑呵呵地表示,其实他的4个儿子也不太赞同他把耗费了3年多的心血无偿捐赠出来,但这是他对北京举办奥运会的一份心意,不能让坚持了3年的初衷到最后变了味!说话间,剪刀飞舞,罗大爷现场剪出了“北京奥运”四个红字!
人文奥运西南地区组委会的战略合作部部长饶刚介绍说,组委会已经接收了数十件市民捐赠的艺术品,如各式书画、盆栽等,罗大爷这幅花了3年多时间剪出来的作品实属少见,无论是从丰富的内容还是独特的工艺来看,都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而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看,饶部长为罗大爷不愿参赛感到有些遗憾,他表示将尽快把罗大爷的作品转交给北京奥组委。待其正式接收后,罗大爷便会收到由奥组委颁发的一张捐赠证书。
寒来暑往用坏3把剪刀
话说20多年前,从部队退役的罗大爷回到老家大邑县蔡场镇。因为工作需要做贴板有时要用到剪纸,自幼爱好书法的他便开始对剪纸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琢磨着如何用剪刀剪出各种各样的字体来。2004 年7月的一天,想到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他灵机一动,便有了为奥运会剪一幅作品当礼物的想法。
罗大爷说,奥运会源自古希腊,而唐诗三百首又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以古对古,相得益彰。他于是决定剪一幅唐诗三百首的长卷送给奥组委。拿定主意之后,他专程到成都买卡纸,到新津订制长纸卷,并制定了每天至少要剪400字的工作量。
“他眼睛不好,我劝他每天不要剪那么多字,可他不听,还说一定要赶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完成!”老伴宋婆婆说,罗大爷的左眼几近失明,右眼的视力只有 0.2。即便如此,罗大爷仍常常剪字剪到深夜都不愿意休息。有时因为一个字比较复杂,他常常要重剪好几次。夏天,为了不让剪好的字被风吹乱,无论天气多么炎热,他都不愿意用风扇;冬天,他满手都是冻疮,还是照样拿着剪刀、卡纸剪个不停。
“3年用坏了3把剪刀,花了5000多块钱买纸!” 宋婆婆说,虽然两人生活并不富裕,每月仅有1200多元的收入,但她觉得干什么事只要高兴就好。每当罗大爷拿出剪刀开始剪字时,她就安静地站在一旁,按照诗的顺序帮他把字排好,方便粘贴。宋婆婆说,剪好的字刚被粘到长卷上时,因为一些边角的部分会向上翘起,罗大爷又从河边捡来鹅卵石,小心地对诗卷进行打磨;并特意腾空了一间通风的房间,晾晒诗卷……
虽然觉得父亲剪纸剪得太辛苦,无偿捐赠有些遗憾,罗大爷的二儿子罗红权却表示,只要父亲高兴,做儿子的就一定支持。
实习记者 王波波
同步播报
特奥健儿鲜花献老师
(记者 汪玲)“我要把鲜花献给罗老师。”昨日,青羊区西马棚小学(青羊区特殊教育中心)的3名特奥选手回到成都,受到青羊区政府嘉奖。抱着同学们献上的鲜花,看着父母、老师赞许的眼神,他们激动不已,把鲜花献给自己的训练老师。
在上海举行的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青羊区西马棚街小学的3名选手亢雪晖、郑德成、陈星竹以顽强的毅力获得3金4银1铜的好成绩。
昨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面对记者们的提问,3名特奥健儿回答得很困难。“鲜花你们最想献给谁?”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罗老师!”亢雪晖的父亲告诉记者,这些孩子虽然有智障,但非常单纯、可爱,罗老师在训练中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他们懂得感恩。
陈星竹是3名选手中惟一的女孩,两枚银牌让她体会到了荣誉的力量。说话不是很流利的她,现在却能流利地用中英文大声地说“你能,我也能”的特奥宣言了。郑德成在镜头前总会把奖牌放到唇边亲吻,看着儿子欢呼雀跃的样子,站在一旁的郑父感慨地说,回首曾经的痛苦、失望与无奈,这还是他头一次从孩子那里体会到了欣慰的感觉。他希望全社会智障孩子的家长都和他一样,永不放弃。
又讯 昨日,武侯区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召开表彰大会,对该区特教中心学生宋鑫卓、彭雪梅、祁晨宇3名参加2007年世界夏季特奥会的获奖运动员进行表彰。3名学生这次取得了2金3银3铜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