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片中讲述了全欧闻名的企业家、慈善家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罗伯特·欧文前往美国要创建一个新和谐公社,最终“失败”的例子。客观而言,发端于“空想”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大气候之下,是难以避免“失败”命运。从欧文在印第安纳州买下了3万英亩的土地,聚集了1000多人,创办一个名叫“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公社,儿童免费接受教育、社员享受免费医疗,商店供给一切生活品,到规定公社是根据“联合劳动、联合消费、联合保有财产和特权均等的原则”建立起来等等,都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严重脱节。在今人看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可能是“无根之木”,它需要建立在相当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尤其是当时的欧洲和美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社会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必然受到资本主义社会模式的严重制约和“挤压”。这一“模式”实验之初,其实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然而,在我们看来,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公社模式”,即使是一个失败的结果,仍然不能低估其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其一,这种探索和“试验”,无可质疑的是后时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的萌芽。也就是说,这个“失败”的例子恰恰为后来人和后来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一个“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宝贵经验。没有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先行实践和探索,就不可能有后来的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人类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到来。这种“失败”了的实践,是后来的社会主义成功的理论之基。
其二,在笔者看来,欧文的“试验”更难能可贵的在于,他为后人和后来者提供了一笔巨大的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一种百折不挠为人类和社会谋福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力量,不仅鼓舞了数不清的后来者,也正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承和发展的带有“启蒙”性质的基础。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是走前人从未走过的一条路,其艰难险阻无可估量,其所承受的社会压力无可估量。这恰恰需要一种拼搏、奉献和全心全意为民众和社会谋求幸福的一种信念。这种对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追求”,是一种真正的“追梦”精神,放诸于新的时代仍然不过时。
时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议和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实现国家和民族富强,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提出“中国梦”目标,如何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了当代亿万中国人的梦想。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仍然是前人所未走,仍然需要一步步坚韧不拔地探索和实践。也并不排除,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会无可避免地存在波折,会有诸多的无可避免的各种矛盾。如何科学和理性地处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道路孜孜不倦的追梦精神,同样蕴含着深远的哲理和现实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