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96|评论: 5

“一个人的村庄”,一种悲壮的留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9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个坐落在赣西北群山深处的小山村,清澈的小溪穿村而过,31座蓝砖黑瓦的木屋,依山而建,散落在狭长的山坳间,掩映在青山绿水中。
      现在,村里除了钟兆武之外,一条狗和两只鸡,是这个村庄里仅剩下的活物。
      没有他人的村落,常常寂静得让钟兆武发慌。
      每到这时,他会打开陪伴三年的收音机,调到有杂音的电台让里面的人大声说话。或者,吃过晚饭打开电视,让“声音”回到他的世界。
      每十天半个月,他还有一个期待,就是等待在外工作的两个儿子打电话回家。因山里手机信号不好,钟兆武骑车到2公里外去接听。
      就是这样,他还是不愿搬到儿子打工的县城居住;由此,儿子埋怨他有好生活却不享受。可是,正是他的留守,这个“一个人的村庄”才不至于成为“没有人烟的村庄”——他充当着这个“空心村”最后的“外壳”,充当着这个“空心村”和外界联系唯一的纽带。
      他在留守,也是在坚守;他的留守是孤独的,他的坚守是悲壮的。
      在村里闲置的土地上,他种上了水稻和旱地植物;这可能是出于一种标本式的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感情——这也是一种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标本式的表达方式:在土地上的劳作,就是对土地最大的尊重;让土地有出产,就是对土地最大的爱惜。
      正如没有理由苛责“抛下”这个村庄外出讨生活的青壮年一样,也不应该嘲笑这个老人独自留守的执拗。
       我们的城市在不断改造,不停的打造。在有些城市有的地方所谓的“打造”和“改造”,就是建了又修,修了又拆,拆了再修,其速度甚至超过被拆建筑物的砖头老化的速度——然而,这还可以美其名曰:为了城市的发展。www.hubeidaixie.com
      土地给人们的逻辑不同,在逻辑里发生的故事也不相同——钟兆武老人留守的“故事”;那些“建了又修,修了又拆,拆了再修”的“故事”。湖北代写网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6-9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6-2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