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56|评论: 20

央视征集新楼名称,网民力挺“大裤衩”(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7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央视征集新楼名称,网民力挺“大裤衩”(图)
网友建议:
大裤衩(现用名,遮羞的就是大裤衩,大裤衩里中央一套.刚刚地!,维护“裆”的嘛)--反对,叫"大裤衩",那裤衩里 的人成什么呢, 呵呵
蹲马桶
开挡裤
空洞
魔方(各角度看都不一样)
鸟笼(南方人把“大裤衩”就叫“鸟笼”)
鸟腿(与“鸟巢”(国家体育场)、“鸟蛋”(国家剧院)相呼应)
鸟嘴(正好和鸟巢交相呼应)
扭曲
首都大裤衩
天窗
天机
斜门
央酷
央视大裤衩
姚裤衩(因为只有姚明的裤衩才有这么高大)
中央大裤衩
中宣部蹲点单位
浪莎大厦(外墙体的网格像是女人的网眼丝袜)
大裤衩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大裤衩”大楼
坐落在北京国贸CBD商圈的中央电视台新楼,确实让繁荣的北京东部增色不少。本来清一色的高低写字楼,中间出现了一座斜跨着的大楼,尽管相比国贸三期等新楼它矮了不少,但引人注目的程度却丝毫不逊色。然而与这座备受瞩目并获得不少好评的宏伟建筑相左的是,它的一个流传度最广的俗称“大裤衩”引发了争议。

“大裤衩”是不是难听?记者随机采访了约30位北京市民。约20位市民表示,“挺好的,没必要改”,而其中4位表示“确实难听,而且不雅”。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北京籍贯的受访者更乐于接受这个名字,而来自南方等地的市民则觉得别扭,但“一时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名字,应该会有更合适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1.jpg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5-7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科幻!~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求真相 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从5月16日晚上,到17日早晨,我N次地注意到了央视新闻频道的N个新闻节目后的N次天气预报里的美丽女主播的前胸。我吃惊地发现,在她的前胸上印有触目惊心的某内衣品牌的商标字样,硕大而醒目地覆盖在她胸前。

  以我20多年看电视的经验,这在央视是绝对没有过的。细心的电视观众一定注意过,在比如足球的电视转播中,主持人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上的商标经常会被贴盖住,除非你恰好是赞助商。所以,央视的美丽女主播的胸前商标,绝对不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惟一的解释是,央视的某些频道、某些栏目挖潜、创利已经到了不管不顾的地步(并且,是绕过广告部的内部创收)——他们已经武装到了胸脯。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Case。毕竟,这只是在天气资讯里的小把戏。(但转念一想,天气资讯的收视率可不低啊)

  作为一个从事媒体的人,我熟知什么是所谓的“新闻合作”与“有偿新闻”。这些东西在那些比较市场化的地方媒体上,也许人们会见怪不怪。但央视做为国家电视台,追求商业利润、搞“末位淘汰”的做法本就备受非议,而在新闻频道里公然搞这样的动作,而且最近有集中上升的趋势,这就值得我们关注和警觉。

  与此类似的,你如果最近常看央视的新闻,也一定注意到了它为国外大片的鼓与呼——而且,不是在综艺节目里,不是以广告的方式,而是以正儿八经的新闻出现的。从《加勒比海盗2》到现在正公映的《达芬奇密码》,宣传造势的力度都是我们的“国产片”与“小制作”无可比拟的。《达芬奇密码》尤其还列出了看点的一、二、三、四、五。好家伙,让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央视何尝在新闻里,为我们的国产电影做过如此慷慨的高密度的报道?这种只为好莱坞大片“偶一为之”的做法,是能用“为大众服务”来解释的吗?

  当然,这还不是最严重的。以上两个事例,只是佐证在央视这样的国家电视台,已经有了这样背离了我党的新闻原则的商业行为逻辑,佐证了如果我们不监督和指出,有偿新闻就会蔓延到央视这样的地方。

  事实上,真正让我注意到央视新闻的“不对劲儿”,是在今年4月上中旬,央视连续地毫无理由地报道“北京房价上涨的消息”。我本人住在北京的通州,在我们小区的旁边有一大片高档别墅区,几十幢别墅边同道路、喷泉等配套设施建成三年了,似乎还一幢都没有人入住,那里已经变成一片死城。更让我注意到的,同样是我们小区隔壁的一个普通商品住宅区,换了几个对外名称和开发商不说,就是最近接手的一家比较有实力的销售商也要撒手撤退,原因据说是因为眼下这家开发商的资金链又断了。

  我每天上下班,看见通州遍地的小区开发,我怀疑北京的购买力能不能支持它们不断膨胀的房价(我2002年买房的地段,房价从当年的2千多一平涨到了眼下的4千多一平)。身边的迹象,让我相信也许今年年末,就会面临北京房价的下跌。而就在这时,我几次看到央视新闻里“房价上涨”的新闻,我注意到,这些新闻不是来自政府的相关部门,或者说它们没有来源或者来源不详,这在央视的新闻操作中,绝对是扎眼的。我感觉,那是房产开发商的利益在说话——如果真是这样,那对弱小的买房人来说,是多么大的不公正。

  于是,我在网上进行了一下搜索,发现注意到央视这一举动的当然不只我一个人。有两篇文章叫《近期央视为何连连发布房价上涨消息?》和《注意,央视挺房价了》,分别是由网友bengao和aspyun撰写的。他们的房产知识显然在我之上,我把他们的文章考贝如下:

  近期央视为何连连发布房价上涨消息?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house/1/26629.shtml

  经常收看央视节目应该会发现,最近央视的很多新闻类或经济类栏目都在播报这样的消息:第一季度房价上涨数个百分点。

  频率之高,实在超乎寻常。只要在黄金时间收看央视新闻或经济类栏目,这样的消息肯定会撞入你的眼球。

  且不论无数个房价上涨信息的真实性,“房价同比上涨或下跌数个百分点”这样的信息,其实对于分析目前房产市场走势根本没有多大的参考意义。

  但为何央视连连发布这样的消息呢?其意图很明显:为房价上涨或不跌论造势!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房产市场一直处于数年以来第一次的冰冻期。在这种非常时期,房产商和持币待购者都在经受的时间对于信心的考验。阳春四月,阳光明媚,可房产市场却在继续走向阴霾和寒冬,处处可闻房产商资金链断裂的不幸消息,而持币待购者似乎也看到房价下跌的一线曙光。

  央视作为中央政府的喉舌,在中央政府控制房产投资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布这样的消息并非是一种悖逆的行为。毕竟,能左右央视舆论方向的除了中央政府之外,房产商及其相关利益集团的能力亦不可小视。

  注意,央视挺房价了

  http://story.stuus.com/archives/2006/7160.shtml

  今天上午,调台的时候不上心翻到了央视一台,一个新闻引起我的注意。

  新闻说中国的房价正在上涨,并以两个城市为例,它首先说北京的房价又上升了多少多少,我当时想,你丫的不知道上海的房价正在跌啊?我这念头刚闪过,就听到它说到上海了,让我佩服得说不出话来的是,央视用一个词(请注意,不是一句话)说上海房价下跌,然后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上海房子成交量大涨,最后的结论是成交量比同期还是什么的上升了百分之三十多,市民的购买力还很强。

  很明显,央视在暗示观众,上海的房子成交量上升,说明有购房需求的人还很多,所以,房价还会涨。

  我感兴趣的不是央视定律是否会体现在未来的房价上,而是:政府屡屡信誓旦旦地表态要控制房价,情真意切的安抚百姓“我们一直在关注你们的切身利益”,而央视却时时跳出来挺一把房价,这个双簧唱得很好的。这让我想到安乐死,让人在满怀希望中甜密地死去,连死前的抽搐动作都没有。

  在此,我无意探讨北京房价的走向问题,我也并不是完全赞同上述两个网友的观点。我所关注的是央视近来在新闻操守上所表现的值得怀疑的地方。

  我不妨直接表述我的怀疑和观点:我不可能握有证据,但根据我所看到的和我的思考,我怀疑央视的部分频道和部分栏目或者部分新闻从业人员在违背起码的新闻道德,违反党和国家的新闻纪律和原则,我怀疑我所见到的那些反常现象是有偿新闻的结果。我尤其不能容忍的是他们可能为房产商的利益和意志操纵做帮凶,房价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新闻媒体怎可不严谨而公正?央视做为国家电视台,它的一举一动(尤其是新闻)联系着国家信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公信力。它的部分栏目和部分工作人员的不良做法,会直接危及国家、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我表明了我的怀疑和观点,我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给予关注和调查。(倍魄,写于2006年5月18日)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3.jpg

中央电视台有偿新闻节目报价单
作者:锐笔飞刀 提交日期:2009-3-17 20:41:00 http://blog.tianya.cn/blogger/smilies/icon_confused.gif | 分类: | 访问量:364

  中央电视台有偿新闻节目报价单
  
  一个朋友的朋友在央视工作,向我拉广告,才得知央视有偿新闻报价单:
  
  CCTV-1新闻联播:10--15万 具体根据选题定
  CCTV-2 全球资讯榜 经济信息联播 第一时间 等 :4--5万根据选题定
  CCTV-4 《中国新闻》3万 结合对方情况制作资料片10分钟左右(资料片不播出)
  CCTV-7 《聚焦三农》新闻 3万 专题15分钟播出三次 10--12万(农业方面) 看选题
  CCTV-10《探索发现》8-10万 看选题
  CCTV4《走遍中国》10万左右一级,5级起 《适合政府宣传旅游方面》
  
  晚会( 费用取决于明星阵容)
  CCTV3 激情广场 95-150万
  CCTV4《同乐五洲》180万起 《中华情》350万起
  CCTV7 《乡村大世界》90-120万 《聚焦三农》特别节目 90-120万
  
  怪不得人家过节烧篝火,央视过节烧大楼,因为央视太能挣钱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4.jpg


是CCTV2搞新闻敲诈?还是CCTV1做有偿新闻?
  
——对天基权公司的“3.15行动”为何又戛然而止?(4)

     翻炒两锅馊饭 成就了“领先世界”的建国以来最大保健骗局
    说穿了,天基权的两大支柱产品“量子检测仪”和“激光治疗仪”不过是翻炒了上世纪末留下的两锅馊饭。其“量子检测仪”和所谓“量子医学”,它们的开山鼻祖威廉在
1996
年就被美国
FDA
起诉
9
项欺诈重罪,之后逃离美国。而在本世纪初,天基权在中国把一名自称“留美博士”带回的“量子共振检测技术”进行“产业化”
,翻炒美国小骗子的一锅馊饭
,至今自称已领先世界。
    低强度激光血液照射治疗也是上世纪末进入中国。2003年9月,《东方早报》发表了一篇“激光治疗骗局横行上海6年”的报道,开始让世人认识它的真面目。报道称:“近年来,一种被称为‘激光输液’的疗法正在上海市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迅速兴起,从心脏病、肺炎到老年痴呆、骨折、精神分裂等,几乎‘包治百病’”。2004年又有“南方周末”的报道“‘激光合并输液疗法’依旧横行”
http://www.southcn.com/weekend/tempdir/200403110084.htm )再次对“激光照射治疗”做了揭露。
南方周末的报道称:“据国内最早从前苏联引进这种仪器的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王铁丹教授介绍,通过激光对血液的照射,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并对与之相关的一些疾病也有近期疗效。
“但同时也有许多激光医学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这种疗法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研究不充分、治疗机理不清楚、临床病例缺乏科学严格的观察,特别是对‘激光血管内照射’的照射功率、时间、疗程、适应症和禁忌症乃至最佳波长、远期疗效等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1995年4月,国内26位激光医学专家曾在北京为此召开专题研讨会,决定成立8个病种的‘攻关协作组’,对银屑病、哮喘、脑梗塞、血管性突发性耳聋、缺血性乳头病变、恶性肿瘤疼痛、心律失常和精神病的激光照射治疗进行临床研究。但迄今为止,这8个‘攻关协作组’没有一个完成了研究项目并得出结论。”
正如CCTV2曝光天基权视频所引用的专家话语,相关试验不了了之。
    在光源和照射方式上,“激光照射治疗”有过几次重大的变化。最初,国外是利用低强度氦-氖激光体外照射抽出的血液然再回输病人体内,这带来很多不安全因素。国内引进时,改为用导光光纤做成的粗大针头把激光直接导入血管进行照射。但这种粗大的针头也难以为病人所接受,就有人把它改为用光纤导入鼻腔血管壁薄的部位进行血管外照射,这就避开了许多不安全因素。由于照射时会发出红光,病人通常称之为照“红鼻子”,虽然没有观察到明确疗效,但这种红鼻子在上海一些基层医院曾经很流行。
上海的陈晓兰大夫
最后总算弄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假激光治疗总是屡打不尽,是因为背后大把大把的商业利益。出于医生的良心,陈晓兰多次向国家相关部门举报。在时任全国人大代表的李葵南的坚决支持下,终于把这些激光骗术统统赶出了上海医院的大门。但是,陈晓兰破了医院的“潜规则”,丢了工作,一段时期全靠亲友接济度日。

   
最初,激光光源是成本高、体积大的真空管氦氖激光器。改为成本低、体积小、波长相近的半导体激光源后,有人更省去了导光光纤,直接把半导体激光器放进了鼻腔,成为现今的天基权包治“三千多项健康指标”的“激光治疗仪”。也就是说,天基权不过是翻炒了早已被陈晓兰搅馊了的另一锅剩饭。没有疗效,天基权就不顾公众健康,无资质采血,用显微镜来伪造“当场见效”。
激光医学专家组成的
8个“攻关协作组”花了9年时间没有观察到的疗效,天基权每次用半小时就能“制造”出来,这还用多加解释吗?
稍微思考一下:按照他们用显微镜观察的结果,半小时鼻腔照射就能改变全身每一滴血液的红细胞排列?半小时内全身的每一滴血一定能流过鼻腔,并在流经鼻腔的短短过程中接受足够量的激光照射?稍有点头脑的人都不会相信!真要是全身血红细胞有如此大的改变,吸氧面积将大大增加,人的主观感觉就应该大不一样,应该有从一个空气不流通的屋子走出来,到富有新鲜空气的旷野的感觉。还用得着显微镜来验血证明吗?
    说天基权制造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保健骗局,那它不够格。因为两千多年前,就有保健骗子徐福用一个长生不老草,把“千古一帝”秦始皇都给忽悠了。甚至有人考证出来:这个骗局创造出了今天的日本民族。这才真正算得上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保健骗局。之后,用炼丹术把皇帝老儿骗个团团转的,历史上屡见不鲜。天基权至今还没有把当今天子给忽悠了,所以在保健欺诈史上恐怕还排不上号。但是,说天基权制造了建国以来最大的、甚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保健欺诈骗局,恐怕一点也不过分。
美国西雅图时报2007年11月18日发表了关于“量子医学”开山鼻祖威廉的系列调查报告。指称他逃离美国后,从匈牙利布达佩斯继续导演了“美国最大胆的保健欺诈”。然而他只不过是利用医护人员、偶像明星进行欺诈销售,没有见到任何政界、学界人士介入骗局,更没有“大胆”到去美国参、众两院给议员提供“健康服务”。
天基权充分利用了中国特色,除了从它的鼻祖那里学到的、利用一些医护人员销售、偶像明星代言外,竟能让中科院副院长兼学术道德(!)委员会主任、中国最顶尖的北京大学的校长许智宏为它站(央视)台宣传;能让原深圳市市长、市委书记为其出谋划策,担任高级顾问;能连续四年渗透进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两会会场,用量子骗术和假治疗仪器为两会代表提供“健康服务”,“免费体验”到两会会场去了;现在又能叫曝光它的党中央官方喉舌CCTV向它认了“熊”,这在建国以来的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难道不是绝无仅有的吗?不知道下面图片中这两位接受过这种“治疗”,并当场验血“证明”了疗效的两会代表,今天看到“原天基权员工自曝销售黑幕”的视频,心中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你们能怪一些老百姓把两会改称“2会”吗?(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各界一旦发现中央电视台工作人员有违反新闻职业道德、搞有偿新闻等不正之风行为,可立即向中央电视台举报。对所有举报、投诉,中央电视台都将及时查清事实真相,给予回复。如情况属实,将根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对以中央电视台名义进行诈骗活动的组织或个人,中央电视台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监督电话:010-68506639010-68511147(传真)

  通信地址:北京市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监察室

  邮政编码:100859

发表于 2013-5-7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干瘪

发表于 2013-5-7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建议央视新楼在上河城复制个出来,那才叫景观,东面火烽山,西有桂博园,南面凌云山,北有嘉陵江.

发表于 2013-5-7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郎 发表于 2013-5-7 17: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建议央视新楼在上河城复制个出来,那才叫景观,东面火烽山,西有桂博园,南面凌云山,北有嘉陵江.

对了,还有一个五面山...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5-7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大裤衩多少钱骑士?我可以买不?

发表于 2013-5-7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郎 发表于 2013-5-7 17: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了,还有一个五面山...

你也太有才了

发表于 2013-5-10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个。

发表于 2013-5-12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本来就是个大裤衩

发表于 2013-5-12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卵巢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5-12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大楼修的很有个性,大裤衩的名字既形象更好记。

发表于 2013-5-12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视大楼叫”牛逼",人民日报看了之后说道:“草,牛逼是吧!我也盖个新楼,“名字就叫”艹尼“
  所以央视大楼和人民日报大楼:一个叫牛逼,一个叫艹尼!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