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426|评论: 35

近看西充

[复制链接]

热心会员

发表于 2013-3-22 09:54 | |阅读模式
http://www.cnncw.cn/pdf/ncrbnew/res/1/20130322/7391363909756500.jpg
古楼桃花是西充的特色景点。



     从南充出发,不到半小时车程便到西充。  未进西充、站在迎宾大道放眼望去,一片片巍峨的楼群拔地而起,千姿百态;走进西充,十里长街流光溢彩,文化广场树木成荫。置身其间,仿佛游弋在波峰浪谷之间或是在五彩缤纷的花园行走,处处流露出文化韵味的格调。历史与现代的折叠,经济与文化的共生,自然风光的秀美与现代潮流建筑完美的结合,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怎么都不能称西充为“小城”了。
  往昔的西充是一座寂寞的西部小城。这里,曾经演绎过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叱咤风云的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折戟凤凰山,悼念他的诗文历代传颂;忠义诚信的汉将军纪信诈降诳楚,舍生取义,终使刘邦脱逃,而他自己却被项羽活活烧死。正是靠历史传承下来的忠义、勇敢和诚信,才造就了西充人铮铮铁骨,多彩风韵。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悠久的历史,必然生长出灿烂的文化。戏称“苕国”的西充自安汉建城已2200余年,留下了无数小城烛照后人的记载。别看西充县小,幅员面积仅有1100余平方公里,然而绵远悠长的历史文化使西充光耀千秋。新世纪以来,西充用新的理念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个性,让城市获得凝聚力和感召力。从实施旧城改造开始,短短几年时间,西充城市面貌和道路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一个蕴涵自然、人文、历史、山水的生态园林城市,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城北,又将崛起一座现代化的新城,这是集行政、文化体育、科研教育、商贸休闲、生态宜居为一体的西充城市副中心。参加建设的各路建设大军,你追我赶、奋力拼搏,打破了这里多年的沉寂与荒凉。西充人以“忠、勇、信”的浩然气魄,更解放的思想,更开放的姿态,大手笔、大动作唱响了改善民生的重头戏,奏响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生态经济强县的主旋律,用汗水和智慧谱写历史新篇!
  如今,西充人不再沉醉于历史的回忆里,而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潮中,怀着对幸福、文明、和谐的希冀与追求,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生命内容与文化内涵。
  西充人迎着灿烂的阳光,依然承接着先人的血脉,勤劳、智慧、勇为、风骨挺拔,自强不息。这座城市也将不断以她孜孜以求的生态文明,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添彩!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3-22 12:32 |
很好的抒情文章呀。

发表于 2013-3-22 13:05 |
:):):):):D:D:D:D:D:D:D不错!不错!!

发表于 2013-3-22 13:13 |
:victory:

发表于 2013-3-22 16:21 |
大家看怎么样 我认为很好.

发表于 2013-3-22 16:54 |
不错不错:)

发表于 2013-3-22 18:30 |
:lol:lol好贴。!

发表于 2013-3-23 17:41 |
很会修饰啊

发表于 2013-3-23 21:37 |
虽然文章内容华而不实,但是如果我还没结婚的话,还是有可能把这篇文章推荐给生长在外省的女朋友看的。:lol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3-24 07:01 |
元芳,你怎么看?
发表于 2013-3-24 08:21 |
文笔很不错!
但愿西充:城如其文,景如其文,人如其文!
祈福家乡,祝福西充!

发表于 2013-3-24 08:53 |
:):):)

发表于 2013-3-24 10:51 |
文采很好!!!

热心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18:09 |
 
探访川北岁堂山
古柏“五兄弟”生死与共 古代石窟炼丹人犹在
http://www.cnncw.cn/pdf/ncwbnew/res/1/20130414/7941365927477921.jpg
古寨门与“五兄弟”
http://www.cnncw.cn/pdf/ncwbnew/res/1/20130414/99891365927477984.jpg
王天秀老人手抱一棵古柏树
http://www.cnncw.cn/pdf/ncwbnew/res/1/20130414/60191365927477984.jpg
在清虚洞口清虚洞内的石灶
http://www.cnncw.cn/pdf/ncwbnew/res/1/20130414/33091365927478000.jpg


      4月10日,阴天,下午5时许,西充县岁堂山楠竹林,喝着谢明雍泡出的绿茶。爬了一下午的山,身体疲乏,口干舌燥,待茶稍微凉一些,便一口气喝个底朝天。  68岁的谢明雍是岁堂山下一个村子的老村干部,现在是一名护林人。
  这原是一个林场,在上个世纪中下叶,在这里劳动的人差不多绿化了整个山头,也留下了这片密密麻麻的树林。
  马桑树柱头的传说
  古庙两根中柱是马桑木。马桑是灌木,高约一两米,当地口耳相传,在远古时代,马桑本来也可长成大树,只因得罪了二郎神,被罚再也长不高
  身处岁堂山中,喝着茶不免谈起山中的一些传说。
  多年前,西充县计划将岁堂山和一脉相承的万年山连片打造成“百福野趣度假基地”。“百福”,即“百福寺”,车上岁堂山,便止步于寺旁。
  根据记载,百福寺殿堂始建于隋,明永乐三年重修,为西充县遗存年代最早的叠梁式斗拱建筑,1983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昨年春节后升级为“省保”。谢明雍说,庙中有两根中柱,直径大约60厘米,是马桑木。马桑,在农村或山上随处可见,被称为“马桑子”,落叶灌木,簇生,枝小而脆,高约一两米。庙中的这两根马桑中柱,为何这般粗大,而且还作为承重的柱子呢?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远古时代,天上有10个太阳,地上像火烤一样,二郎神便爬上高大的马桑树引弓射箭,一连射下九个,在刚打算射落最后一个时,马桑树突然折断,二郎神摔了下来,狼狈不堪的他就怒骂马桑树:马桑树,万丈高,你把老爷绊一跤,罚你二尺五寸就弯腰。从此,马桑树就长不高大了。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关于马桑树长不高大的传说有多个版本,但是表达的都一样——原本是很高大的。“湖北恩施一带传说,古时有个秀才一时内急,便蹲在马桑树下方便,随手将帽子挂在马桑树枝头上,可是大解完后发现树已长成两人多高帽子无法取下,就抱怨说:你就不能低下头弯下腰?马桑树的命运就被一个呆秀才改变了。”
  有趣的是,记者记忆中,儿时,位于仪陇老家的老人在山坡上劳作时,内急了真的会选择蹲在马桑树下方便,而马桑树叶叶面光滑,则是现成好用的“卫生纸”。
  谢明雍说,传说归传说,马桑树能成为柱子,可能是因为在古时生存环境好,没人砍伐,自由生长几百几千年,终长成了大树。
  古柏“生”五子
  据传,匪乱侵扰时百姓全都躲进寨里,用滚石将寨门外坏人赶跑。如今,古寨门上一个树兜孳生出的5棵古柏树根裹着土壤,保护着寨门不垮塌
  在古庙旁的悬崖边,有18棵柏树错落排开,首尾相距不足百米,柏树树干高大粗壮,挺拔参天,大的胸径将近一米,需两人合围。这18棵树,无一例外,身上都挂着“西充县人民政府”的保护牌。
  在古庙的另一边,是几间农房,房前有棵桂花树,树干直径约30厘米,上也挂着县政府“古树名木”保护牌。房里住着的叫王天秀的老人,白发苍苍的她今年已经73岁了,她说,这棵桂花树在她53年前嫁来时还是一棵小树,如今长成“古树名木”了,而院子前20多米外的这些古柏,好像没有长大。
  给记者当导游的是西充县仁和镇党委委员刘旭。岁堂山、万年山一带处于仁和镇境内。他介绍,据林业部门测算,树高均在26米左右,树龄长的有1000余年,短的也有700多年。记者从林业部门获悉,古柏像这样成批地存在,在我市几乎没有。当年,该县计划打造“百福野趣度假基地”时,曾组织人力考证、编写了一本《百福野趣度假基地》的小册子。据《百福野趣度假基地》记载,这些柏树有唐柏、宋柏、明柏。
  在古柏上方的山坡上,有一道由大石块砌成的石门。刘旭说,这是“北福禅关”的西寨门,古时岁堂山上建有山寨墙垣和寨门等禅关设置,兴建于宋,完善于明。山寨是寺院重要的防护设施,所以被称为“禅关”。如今,东西两道进入禅关的寨门已被毁,只留下依稀可见的痕迹,东西寨门完好幸存。谢明雍说,以往每有匪乱前来侵扰,当地百姓就会躲进山寨,然后关闭寨门进行抵抗。
  据《百福野趣度假基地》记载,到了元代,百福寺等“毁于兵燹,尽以灰烬”。当地还有一种未加考证的说法,相传张献忠曾侵扰这一带。这些都能旁证,寨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的稳定。
  走上寨门,一些被踩松动的沙土会沙沙地落下,而大多数的土壤,被手腕大的柏树根裹着而不至于流失,树根是寨门右上角崖边的柏树伸出来的,柏树上也挂着县政府保护牌,记者细看,发现这棵与周边4棵柏树共生于同一根树根。镇上林业人员说,一般情况下,柏树分枝生长少见,而像这样从树兜处分成几株,更为罕见。5棵树根须相连,犬齿交错,像一张网似的,将寨门旁的石头、泥土“网”住。刘旭感叹,如果不是柏树的保护,寨门或许早都垮塌了。
  这几棵古柏被当地人称为“五兄弟”。相比于下面18棵,“五兄弟”传奇不止一件。刘旭介绍,据说“五兄弟”生死相连,砍掉其中一棵,另外4棵都不得活。
  犹见数百年前炼丹人
  峭壁悬崖上,横陈着一个条形石窟,洞中石壁上凿出来的石灶、石水缸仍完整保存着,北宋仁宗年间,中进士第后不得志,何群归隐洞中炼丹济人
  出西寨门,于林间穿行,来到了一片几乎密不透光的松林,300亩大的松园里,嫩叶已经长成,青松压岭。1996年,刘旭就来到仁和镇工作,10多年来,每年夏天,他都会带着家人躲进松林避暑,温度适宜,微风阵阵,松涛时有时无,悠然入梦。
  顺着山坡,慢慢爬上山顶,这里被当地人称为“癞子顶”,由于雨水冲击,山顶植被稀少,蓑草一丛丛。下得山顶,来到“滚牛坡”,感到下山难于上山,这里坡度陡坡面长,犹如下华山。
  下得滚牛坡,便来到岁堂山东南侧当湾处,这里有一道峭壁悬崖,高超过30米,宽120多米,岩间有个横陈的条形石窟,上顶山崖下临深壑,石窟长约14米,高约2米,最深处近8米。据《百福野趣度假基地》记载,这就是北宋进士何群修道炼丹的青岩洞(也称清虚洞)。当地也称此为“水帘洞”。据清光绪时的《西充县志》记载:“青岩洞,治西30里。崖下有洞,飞泉如瀑,当门面下。宋何群修道处。”
  北宋仁宗庆历3年(公元1403年),何群中进士,但未得派任,后入太学,为学长,提出改革“以赋取士”弊政,被逐出太学。后回到老家,归隐岁堂山中号安逸居士,在青岩洞中煮石炼丹,以济世人。
  记者通过在岩壁上凿出的小孔,攀岩而上,进入洞中,看见洞中石壁上凿出来的两口小石灶、一口石水缸仍完整保存着,洞边水滴滴答落下。站在岩边,看着山下,小山一个接一个,山顶葱郁苍翠,山间天地黄绿相间。
  脑中似乎想起这个场景:安逸居士石桌上、石洞地下堆着一些矿石,而他正拉着风箱给石灶鼓风,将火势吹旺,希望炼出丹药,济世度人。

发表于 2013-4-15 12:49 |
百福有百福,美景思归人。

发表于 2013-4-16 21:04 |
这文章要把人笑惨 晓不得些这文章的人自己心里有何感想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7-18 08:07
写的很好!!西充家友家居!全体员工支持,西充未来的繁华,打造魅力西充!!!
   鹤鸣渔村,前行200米!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9-9 20:56
美丽西充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5-29 17:28
一条古楼~紫岩的公路迟迟动不了工,不知是什么原因?望相关领导牢记宗旨和职责,让古楼人民真正富起来。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5-29 17:28
一条古楼~紫岩的公路迟迟动不了工,不知是什么原因?望相关领导牢记宗旨和职责,让古楼人民真正富起来。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