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893|评论: 9

自贡大安区23名代课教师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0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们见证知识改变命运,曾为自己教书育人而沾沾自喜。他们艰难生活,白了双鬓,粗了手脚,为乡村基础教育苦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也穷了一辈子。

 

 

自贡大安区23名代课教师何去何从

 

 

《法律与生活》新闻半月刊记者  西    实习生 

代课教师,他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因贫困招不到公办老师或公办老师不愿去的乡村。代课教师没有事业编制,更没有享受到公办教师待遇,他们总希望自己所付出的青春能换来“转正”二字。从十几元到450元不等的工资,大家都默默地坚守乡村基础教育。2005年,因四川省自贡市地区乡镇划分,牛佛、回龙、庙坝三镇从富顺县规划给了大安区。其中,23名乡村代课教师面临着“清退”。他们的年龄均在45岁以上,执教25年至31年之间。这些教师担忧他们的后半生没有着落,多次向当地政府反映,结果不了了之。

78日,炎热的午后,这些教师向记者讲述了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事。

 

 

“那里有我的学生,孩子们需要我”

 

 

50岁的李泽文,在课堂上为100余名乡村孩子侃侃而谈,但面对记者,显得有些拘谨,他不停地用一双苍老的大手来回搓着自己的膝盖,不时望望坐在身旁的老师们。

加入代课教师的行列并不是李泽文的本意,只为父亲受辱,到现在他还记忆犹新。

一天,李父到集市卖竹,交易很快达成,但对方要求写领条。因不识字,李父便请他人代写领条,他不知道这张领条写的内容是什么?待去领钱时,可对方看了看条子,不禁哈哈大笑,说:“这张条子不能把钱给你。”问对方笑什么,对方告诉他,这张条子上写着:今欠李某卖屁股的钱多少元。

父亲因不识字受到前所未有的羞辱,李泽文得知后,懂得了越穷越要读书的道理,他不能让同样的遭遇发生在无知的农村。1978年,李泽文高中毕业后,面对家人的阻挠,毅然来到牛佛镇群星小学任教,当上了所谓的教师,这一年,李泽文20岁。

28年的代课生涯中,李泽文无数次为学生修理桌椅,为的是孩子们坐得安稳,他不计其数地爬上教室房顶,修补砖瓦,只为在雷雨季节,孩子们能专心听讲,不用担心外面下大雨,教室下小雨。中午累了,就在地上铺一张木板躺一会儿;饿了,就吃早晨从家里带来的冷饭。每天往返4次,每次30分钟的乡间小路,不管是烈日还是暴雨,他依然提前到校,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常人无法理解,李泽文拿着微薄的薪水,还能坚守岗位。

“因为那里有我的学生,孩子们需要我。”李泽文红着眼眶说。

家人曾鼓励他去参军,这样不仅前途好,还能有剩余的钱贴补家用,但李泽文没有去,他放心不下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

   “乡村孩子很淳朴,每天往返家与学校,免不了大汗淋漓。他们喜欢和‘臭味相投’的我谈心。每到学校放假,我也习惯到教室转转,那怕看看空空的教室,心里也舒坦。”李泽文说。

 

 

林老师为生计而远走他乡

 

 

抱着一摞荣誉证书和一本《教师资格证》,林启清仔细地聆听着李泽文的故事,也勾起了他的回忆。

19757月,林启清高中毕业后,来到回龙镇优胜小学任民办老师,19848月,在富顺县教师进修校中师函授毕业,并在第一次民师整顿中,获得了任用证书,在23名代课教师队伍中,他的代课时间最长,在三尺讲台上经历了30多个春秋。

但他也曾放弃过“教师”这个行业。1998年暑假,42岁的林启清向富顺县教育局报名参加“民转公”教师考试,但因年龄问题,他被拒之门外。

“那一刻,我欲哭无泪。”林启清哽咽着说,“每月27.5元的工资怎能贴补家用?绝望让我想到了放弃这个职业。”

一气之下,林启清登上了开往昆明的火车,投奔他曾教过的学生。学生向他承诺,将把自己在昆明的4个门面交由他打理,并将库房中的农药品全部赠予林老师,让他卖了赚点钱。在火车上,林启清如坐针毡,每当想到学校的孩子们时,他不禁流泪。火车带走了林启清,却带不去他心系学生的心。

到达昆明后,学校校长打来电话:“林老师,学生离不开你,你回来吧!”

一句“学生离不开您”,这位代课老师不顾众人的劝说,马不停蹄地赶回学校,重新站在了他熟悉的讲台上。

“乡村民办教师,都是‘包班制’,既上语文,也上数学,还要兼任其他学科。上完一周30节课,有时嗓子说不出话,就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写到下课手都酸痛,吃饭拿筷子也没了力气。”说到这儿,林启清抹着眼泪说:“我们在学校不如公办教师,在农村不如农民,自己到底是什么人,我们也说不清楚。”

代课教师中流传一句话:我们不比公办教师付出的少,为的就是能有“转正”的一天,看到公办教师拿上1000元的工资,而属于他们的那份,仅仅是人家的九牛一毛,那种滋味简直叫人难以忍受。

 

 

面临“清退”,何去何从

 

 

欧芝春与王行高是一对夫妻,也是同行,都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出了青春。他们所教授过的学生有的是博士,有的当干部,有的做了企业家。但这些精神上的成就丝毫不能缓解他们现实的窘迫。为了学生,他们一家四口分居多年;为了学生,他们债台高筑。曾为自己的孩子读书而四处借钱,却遭到“你借钱,你的工资什么时候才能还清”的冷言。而现在,他们又面临着代课教师被“清退”的尴尬境地。

据欧芝春介绍,代课教师与公办教师有着天壤之别的待遇。以2007年为例,在同龄同级的前提下,公办教师工资1800元/月,另加福利待遇,包括:医保、社保、住房补贴,而代课教师每月仅有450元/月,有大专文凭的已从去年9月调整为500元/月。

“为了乡村基础教育,家贫了,为了学生,起早贪黑,每天用结实的大牛仔包,扛着学生的作业本回家批改,直到深夜还不能休息。”欧老师流着泪说。“被清退后,我们老无所依,又上哪儿自谋生路?”

27年来,他们夫妻俩倾注了全部精力,欧芝春几乎每学期都会晕倒在办公室和讲台上,但她从没因为自己的身体而耽误学校的教学进度。王行高放弃了在四川路桥公司每月底薪900元的工作,回到月薪只有几十元的村小任教。

“我们并不伟大,只想把所学的知识教给学生,让农村的孩子摆脱没有文化的艰难,了却我读师范专业的心愿。”王行高说。

从如花似玉的姑娘变成老太,从帅小伙变成了老头。对父母,他们没尽赡养责任;对家庭,他们没有足够的钱贴补家用;对子女,他们未给孩子提供相对好一点的生活环境。

针对大安区23名乡村代课教师所反映的问题,79日,记者走访了该区相关部门。

大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开友称,因当地师资力量薄弱,大安区先后招聘录用了80名代课教师。对目前23名代课教师反映他们年龄偏大应“转正”的事情,陈副部长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已多次开会研究准备解决。记者追问研究结果和解决办法时,陈称不清楚,具体情况要问大安区教育局。

据大安区教育局人事股股长李玉常介绍,大安区目前有139名代课教师,分布在牛佛、回龙、庙坝三镇,产生的原因是区域调整划分形成的,原大安的代课教师早已妥善解决。针对目前2345岁以上的代课教师所反映的问题,李玉常说,区委、区政府形成了两点意见,一、采取富顺县原先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处理办法或方案,二、替代课教师购买养老保险。

据称,今年7月初,有代课教师不满当地政府购买养老保险的方案,找到区委、区政府,要求解决其后顾之忧。政府考虑到他们过去对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慎之又慎,怕伤害代课教师们的感睛情和利益,故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相关解决办法。

对此,李玉常进一步向记者解释购买养老保险的方案。他说,45岁以上的代课教师,区政府打算为他们购买养老保险。按规定,教师们应提前支付10年的保险“门坎费”,大约23万元。但这笔款,是政府全额支付,还是与代课教师们一起分摊,政府尚在商讨之中。

据了解,自贡市富顺县的代课或者民办教师连续工龄在25年以上,符合条件的都转成了公办教师,真正享受到了同工同酬。然而,从富顺县划到大安区的此类教师至今还没有享受到这一待遇。这23名老教师到底否能“转公”,实现同工同酬的愿望,本刊将继续予以关注。

 

 

何时让代课教师“名正言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严隽琪等13名政协委员提交了联名提案:呼吁尽快研究制定合情合理的相关政策,将代课教师纳入师资管理范围,对不同情况和条件的代课教师制定妥善的处理办法。

该提案产生强烈反响,引起众多媒体关注。严隽琪等委员说,我们必须在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与发展的前提下,周密计划、稳定过渡、妥善处理农村代课教师的问题,绝不能一蹴而就,搞“一刀切”。

严隽琪等委员指出:多年来,代课教师没有纳入我国教师管理范畴,但在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极为短缺的现实背景下,大量代课教师实际上已成为支撑我国中西部贫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重要力量。

基于国情,他们认为:认可代课教师的身份、地位及其历史贡献。立足于我国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必须承认代课教师在较长时间内还应存在并继续发挥作用的现实,杜绝不切实际的“一刀切”清退行为,教育行政部门也应承认代课教师作为“教师”的身份,将他们列入我国师资体系,将其作为一个教师群体,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和地位。

与此同时,严隽琪等委员还呼吁:国家应尽快出台管理办法,将代课教师纳入师资管理范围。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改变当前对代课教师管理的“真空”状态,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与管理办法,特别是要制定代课教师聘用标准、考核办法、辞退制度等;努力提高代课教师的待遇水平,使其与当地公办教师同工同酬,至少应达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努力改善代课教师的生存状况,逐步将一些长期代课(如教龄在20年以上)教师的医疗、养老保险等纳入社会统筹;明确规定各地、校聘用代课教师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聘期、权利和待遇等。

加大对代课教师在职培训的投入。代课教师在岗期间应享有与公办教师相同的教育培训机会,将代课教师的在职培训纳入当地的教师培训计划,将代课教师的培训经费列入政府财政经费预算,使代课教师有效提升专业素质,达到纳入公办教师队伍的合格标准。

增加农村教师编制,将合格的代课教师转正为公办教师。有关部门要研究增加农村教师编制,杜绝“有需无编”和“有编不补”等情况,根据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偏远地区的地理环境、生源状况和实际需要,设置农村教师岗位,每年安排一些编制,将在教学中兢兢业业、已取得大专学历和教师资格证的优秀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在招聘新教师时,也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聘用合格的现有代课教师,使这部分合格甚至优秀的代课教师,能够得到公办教师的正式身份。

    为教龄较长的代课教师做好养老保障工作。很多代课教师长期做教学工作,在当地农村教育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为孩子们付出了长期、艰辛的劳动。应尽可能为那些教龄在15年以上、经过培训仍难胜任的代课老师安排在教育系统内转岗;为教龄20年以上的代课教师补办规范的医疗、养老、失业保险,根据其长期低工资的事实,至少按当地实行最低工资标准的年份开始予以补偿;为教龄20年以上、已到退休年龄的代课教师安排退休,给予必要的退休金,或根据其教育水平和当地师资需求安排返聘。

 

 

图片说明1、向记者反映情况的部分老师2、在讲台上辛勤耕耘32年的林启清老师说起转公的事,难过得流泪3、欧芝春老师向记者诉说她的教学生涯;4、教师们在执教中的荣誉证书

图片见逸西新闻:http://blog.sina.com.cn/yxxwdc

图片见逸西新闻:http://blog.sina.com.cn/yxxwdc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7-8-4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道不.教育局的网站,他们当官的都不会开.因为他们不懂电脑.还有拿的电脑证都是下面的人帮助的,[em05]

 [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7-8-4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7-8-4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8-4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基层的同志,往往在最艰苦的环境下承受了最困难最差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却为山区没有老师的地方带去了孩子们最需要的知识和文化。

发表于 2007-8-4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5][em05][em05][em05][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7-8-4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7-8-4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法治人民记者在2007-8-4 15:09: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7-8-6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支持一下[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9-4-15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我也觉得很心酸, 我的母亲是一位民办老师,在92年的时候被人整了下来,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就让她下岗了,当时我才几岁,记得我去听我的母亲讲课的时候,她那么努力认真,关心学生,可是黑暗的地方领导弄得我母亲下岗了,这些社会的败类和垃圾,就是在四川三台,很多有能力的老师不得不被上面的领导压迫。到现在国家所谓解决我母亲的养老保险的问题,她教育学生17年,被无缘无故下岗,现在国家要求个人一次性缴纳三万八千四百元保险费,而每个月的退休待遇只有可怜的390元。

请大家评评理吧,如果母亲当时没有下岗,她也是公办老师了,为什么当时就能随便让她下岗呢,现在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个人出将近4万元的保险金,请问一个下岗的乡下大妈能有那么多钱来买吗?国家到底是有没有心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说地方政府违背了中央的文件在压迫他们的人民?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