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次的回答 昨日我在阳台上的栀子树上发现了一条大青虫,虽说它的真名叫大青虫,但在我们这儿还是习惯叫它“毛毛虫”。我叫来女儿,从树上把粘着毛毛虫的叶子摘了下来,放在女儿面前。女儿看到一条足有手指一样粗的、肥肥的、绿绿的虫子一动不动的紧紧贴在叶子上,便拍着手叫道:“妈妈,好大的虫子,它叫什么?”,我答道:“毛毛虫”。 女儿接着问:“它叫什么呀?” “毛毛虫!” “它叫什么呀?” “毛毛虫!” …… 就这样女儿大约问了近五十多次,我也答了近五十多次。我明白女儿现在正处在认知阶段,她是想多问几次,直至确定自己今生都记住了它的名字时为止。 忽然想起一个关于乌鸦的美丽传说,那是世人皆知的“反哺”。曾经无数次为这个传说而泛起潮汐般的内疚与悲凉,那是为风烛残年的父母,为自己没有绕膝尽孝。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整整半个月没有与远在百里之外的乡下母亲通过电话了,平日自顾忙着所谓的事业,愿意把闲暇时光花在上网聊天、斗地主上,却忘记了问候妈妈,忘记了妈妈也曾像今天的我这样对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厌其烦的回答五十次、甚至一百次。 “妈妈,是我,你还好吗?”我拿起了电话哽咽着问。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怎么哭了?”电话那边传来母亲焦急的询问声。 “没什么,就是想问问你还好吗?” 母亲还是不放心的说“我能有什么?能吃能睡,只要你好比什么重要!” 只要孩子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这也许是天下所有的母亲(我和妈妈)对孩子朴实无华的爱吧!我之所以记下今天的事,无意于长大成人女儿看到这对我心生敬意,我只想让自己打开电脑想打游戏时记得给妈妈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听说能听到花开的声音之人是心存爱之人,让我们闭上眼睛听听花开的声音!听听母亲的声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4 20:35:3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