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783|评论: 14

[原创]春游黑竹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1 14:47 | |阅读模式

[转帖]春游黑竹沟


  [原创]春游黑竹沟
  文章提交者:teienke 加帖在 甜蜜旅程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春游黑竹沟
  
  “发掘自身潜能,挑战身体极限,摆脱世俗烦恼,骑行无边旷野,让心灵回归自然,让生命之花绽放……”
  哼着我们自编的队歌,蹬着心爱的山地车,我们几位车友兼“色友”按计划于周末从大渡河畔的峨边县城出发了!下午两时我们便在朋友的祝福声中列队、雄赳赳出了县城。逆流而上,春风和煦,沿岸垂柳依依,莺歌燕舞,让人充满对春天的向往!心情愉快,骑行速度也快!下坡时我们还不时挑战同行的越野车,也向河对岸成昆线上飞奔的列车喊“加油”。强劲的山风在呐喊,绿色的田野在招手,村舍在微笑,溪水在欢唱!路人投来惊羡的目光,三三两两放学的孩童更不时伸出拇指大呼小叫:“Hello”!50公里的上坡我们只用了不到四小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不时有野鸭出没的水库
  (一)好客的彝家
  当我们风尘仆仆赶到黑竹沟镇时,殷勤好客的老邓夫妇早已杀好了大公鸡,准备了风味饭菜。寡言少语的老邓递烟倒水,忙里忙外,而他退休在家的老伴却不时与我们说笑几句。不一会儿一桌香喷喷的彝家饭菜便摆上老邓自制的石桌。“公鸡烧土豆、①约粑、②志麴,豆渣汤……”这简直就是一桌丰盛的彝汉全席了!借着有些昏暗的灯光,早已饥肠辘辘的我们顾不得彝家礼节,自已先围桌而坐。“彝家无酒不成席”,先用碗盛满了酒,在一阵“兹莫格尼”声中开始给自己接风洗尘,也预祝此行一帆风顺!
  由于一时疏忽,竟然“坐“错了方位,端上来的鸡头正好朝向鄙人,“看鸡头,观吉凶”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便落到了我的肩上。其实论职位、论辈份都轮不到本人,谁叫自己要自封“联络官”呢。不过我心里清楚,无论我选择坐何方,主人要让你观吉凶,鸡头总会朝向你的!几番推辞不脱,只好恭敬从命。表面上镇定自若,内心却是七上八下,担心万一…… 按照操作规程,先掰开上下鸡喙,再小心翼翼地撕去下喙软骨上的嫩肉,众人都屏息偎了过来。一切准备就绪,我双手高举,虽然手有些发抖,我还是努力对准头顶的灯光,软骨正中细小柔嫩的顶端向内两次弯曲朝向本人,似在点头躬腰,按彝族风俗,这真是一个难得的吉兆!“大吉!”我不禁脱口而出!情到浓处又不自觉地举起了酒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大山里有这样的生活俺也知足啦
  风卷残云,大腹便便,贪吃的“八戒”也会自愧不如,脸颊红润,与“关公”相比也毫不逊色。抹抹油嘴,趁头脑还清醒,试着给老邓提起早就谈好的“AA”制的事来,可纯朴的老邓说我们彝族哪有“AA”制的说法?唉,“现代文明”什么时候才能吹进小凉山的村村寨寨呢?
  (二)漫漫征途
  第二天清晨,6:30分,我还在“春眠不觉晓”,老邓却在楼下把我叫醒了。小旅店条件有限,我们只好又到老邓家洗脸刷牙……匆匆收拾了一下,我们即到街上准备了一天的口粮:每人买了5个包子,5个馒头(注:我们估计到山上没有卖吃的。)后到小镇的一家面店,每人吃了三两面,同行的赵老师提议再来一两"抄手",众人一想到中午起可能就要啃干馒头,便没有反对。
  八点过从西河镇出发,一路上坡,到依乌电站取水口,短短七公里的行程,海拔却上升了500米!带路的老邓说共有8个“回头旋”呢。上车不久就气喘吁吁,衣服也是像“T”台上的模特一样一脱再脱,本来就不甚雅观的将军肚又因撑了太多的东西,只好暴露在晨曦中,但愿早起的绵羊不会嘲笑咱人类衣不蔽体吧?
   还好,火红的太阳虽然老早就高挂在蔚蓝的天幕上,却迟迟没有发出灼热的光芒。山风习习,野花飘香。远方山峦叠翠,空山鸟啼。新修不久的碎石路平坦宽阔,少有车辆,正是骑行的天堂!也不知绕过了多少山腰,翻过了几座山梁,不觉间来到海拔1800米处,不知是哪位同伴一声高喊:“快看!杜鹃!” 我等闻听,犹如运动员被注射了兴奋剂,精神突然为之一振,只见漫山杜鹃,一簇簇,一丛丛,洁白如仙子,火红如朝阳,星星点点,满山遍野,层林尽染。还未进黑竹沟,我倒被不期而遇的花仙子迷醉了,还等什么,快扑进她的怀抱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山花烂漫
  一路拍照留影,留连忘行。17.5公里的行程,我们用了差不多3小时,梦中的黑竹沟终于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黑竹沟“探险”
  在沟口外东森集团竹叶山电站职工宿舍安排好住宿,我们背上干粮就出发了。本来还想带瓶水,可老邓说沟里到处是矿泉水,何必秃头打伞―多此一举?还是减轻点负担吧。我们一行四人说说笑笑,沿着以前森工局伐木时修建的公路继续往里走了大约两公里,终于来到了神秘的黑竹沟口。
  没料到的是这是却是个火热的工地。面积达1700平米、预计能停400辆小车的停车场正在紧张施工。河对岸绿树丛中隐没的成片小木屋,红瓦绿墙,显得格外迷人。而小溪上正在架设的一座小木桥,小巧玲珑,新颖别致,据说还是专门到日本请的专家设计的!国内目前还没有同类型的小桥呢。不远处充满民族情调的“游客接待中心”,雕梁画栋,耀眼夺目。紧邻的一座宾馆装潢考究,也即将完工营业。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充满彝族风情的接待中心一角
  据说黑竹沟景区今年“五一”节将正式对外开放。没想到我们一时兴起,竟拣了个天大的便宜,节省了数十元人民币。真是应了一句古话: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看来昨晚的鸡头确实起了作用哈。
  沿竹叶山电站取水口右行,过一座小石桥,我们正式走上了黑竹沟游山小道。小道宽近1米,石片铺路,整洁平坦。沿溪两岸逶迤而知,或上或下,有的地方坡度较大,行不多远就感觉两腿发软,气喘吁吁。还好小道都建在原始密林中,潮湿的空气中氧气含量极高,让人忍不住深呼吸,想荡涤尽胸中的尘埃。临崖近水一面均有木质扶手,供游人凭栏远眺。行不多远还设有座椅、亭子供游客休息,很有点像《桃花园记》描写的情趣。
  以前从未有过在原始密林中穿行的经历。只见有的乔木高大挺拔,直插云宵。而有的藤本植物虽然自身底气不足,可为了争夺宝贵的阳光和生存权,也就“厚着脸皮”顺势攀沿而上,欲与参天古树试比高!有的植物更绝,干脆就寄生在巨树上,摆出一副“奈何我哉?”的无赖架势。有的大树像饱经风霜的耄耋老人,树干布满了“老年斑”,千疮百孔,连树枝上都长满了下垂的苔藓,他佝偻着背,弯着腰,捋着自己长长的胡须,慈祥地看着儿孙晚辈。大树底下更是“乘凉”的好去处,各种低矮的灌木、箭竹、菌类以及无数不知名的植物,构成了一幅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完美乐章!一切显得是那么古朴、恢弘、不露点滴斧凿痕迹,简直是一幅妙手天成的山水画。在这难见天日的密林里,冷杉、桢楠、珙桐、水青树、连香树及各种槭树互为依托,形成了一个异彩纷呈各显风采的珍稀树木植物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原始密林
  我们似乎是漫步在一个充满幻觉与遐思的童话世界里。这里的千年古树或伸展、或斜垂着横七竖八的枝桠,由于密林湿度很大,这些枝桠甚至树干以及树下的大小石块都被橙黄泛绿的青苔紧紧地包裹着,形成了许多千奇百怪、栩栩如生的动物塑像。如嫦娥奔月、飞马腾空、小猴戏水、母子情深、饿虎扑食、龟兔赛跑、孔雀开屏等等,不一而足,有幸置身于如此美景中,你怎能不陶醉?
  一些大树虽然倒下了,树枝折断了,但却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化作肥沃的黑土默默地滋润着大地,不求索取,不为回报,更不为“生前”的恩恩怨怨而患得患失!只为它深爱的大森林的繁荣昌盛奉献着最后的一丝“光和热”,其高贵品质多么值得万物之灵的人类好好学习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随处可见的千年古木

  春天的黑竹沟是花的海洋,也是杜鹃的盛会。各色杜鹃争奇斗艳,有的洁白如雪,有的火红如日,有的小如金菊,有的大如牡丹,就像那盛妆的彝家少女参加“甘嫫阿妞”选美比赛,让人目不暇接,让咱“摄友”都成了色盲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俏也争春
  据说黑竹沟有各色杜鹃36种之多,还有无数奇花异草,真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改学生物,让咱在这植物宝库里就像一个目不识丁的看门人,真是惭愧之至!无颜见众花仙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美景一瞥
  路沿溪行,水随山绕。走得热了,不时传入耳畔轰鸣的溪水,便成了有声的诱惑。黑竹沟的水呀,清彻见底,简直可以细数水下微小的沙粒!要是四大洋的海水都来自黑竹沟,我敢保证世界上再也没人遇到困难时会说“比大海捞针”还难了!此时大家口渴难耐,先掬她几口矿泉水再说。有个同伴还不过瘾,干脆将头埋进了水里学“牛饮”!好爽!好几次要不是同伴阻拦,咱就要学那西方人在这天然浴场里裸泳啦!真要那样,众山神该不会降罪吧?
  溪流曲曲折折,时隐时现。有的地方急流飞溅,惊涛拍岸,形成无数白色的漩涡。站在岸边,一不小心,随时都有跌落溪涧被冲走的担心,让人挥之不去!由于长年冲涮,无论什么样的石头,大如房间的磐石、小如拳头的鹅卵石、青石、砾石、花岗石……都被磨去了棱角,变得光滑圆润,少了唯我独尊的傲气,多了一份平等相处的和气!没了巨石的遮蔽,小石子在激流下会无处藏身,而没有了小石子的垫底支撑,再大的石头也会根基不牢,肯定会被摔得头破血流!是啊,在万物进化发展的漫漫征程中,谁又能离得开谁呢?
  在大小石缝间或奔涌或舒缓流淌的溪水,发出一路欢歌,就像大自然演奏的经久不息的交响曲,怎能不激起你内心的共鸣,又怎能不涤荡你的世俗杂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沁人心脾的激流

边玩边赏,边走边思,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阳春的黑竹沟,由于正处于北纬30度附近的亚热带地区,雨量丰沛,植物生长极为茂盛,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各色山花次第开放,奶白、洁白、浅紫、深蓝、粉红、火红…..让人目不暇接;古木新芽,嫩黄、淡绿、翠绿、深绿、深褐……层次分明,再高明的画家恐怕也自叹弗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恐怕只有油画才能表现大山的色彩吧
   在游山小道尽头,有一小亭,亭下有一深潭曰“黑龙潭”,雪白的溪水从高处飞流直下,在这里形成一个深不可测的“回水沱”,溪水也因此而变成了墨绿色。据说这里有条暗河直通东海龙王殿。相传龙王派谴了一只八角怪兽潜伏在这深潭里,凡是身上沾有腥味,杀戮过多的人途经这里就会被怪兽拖进潭里并送给龙王享用!而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的采药人途经这里则会受到怪兽的款待。看来这怪兽还很有灵性呢!幸好我乃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虽也不小心踩死过蚂蚁之类的生灵,想来仁慈的龙王会宽恕我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传说中的黑龙潭
  四公里的游山小道,我们用了三个多小时,要不是导游催促,我们不知还会逡巡多久呢。游完小道,我们感觉还不过瘾,一致决定沿小溪继续上行。小心翼翼地绕过“黑龙潭”,因担心遇上不速之客,我悄悄准备了一根结实的“手杖”,开始还有一小段“胡志明小道”,虽然也需要躬身弯腰钻荆棘丛,跳溪涧,跨古树、手脚并用攀石壁,可毕竟还有人迹兽踪,后来小径全无,几次冒险从塌方的斜坡上爬过,下面就是几十米深、令人胆寒的深渊呀!再后来又踏着急流中摇摇晃晃的石头跳过“哗哗”作响的溪涧,几个回合下来,汗流浃背,心生怯意,还是知难而退吧。当我们勉强到达位于海拔2100米“三箭神泉”诞生地时,虽感体力尚可,可意志皆无!2.8公里的“探险”也值得我们回去大大炫耀一番了。见好就收。“探险”也不能太冒险了吧,毕竟世上还有人在为我们提心吊胆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猿猴过此也心悸!
  后来从有关资料得知:黑竹沟方圆百里,海拔最高点马鞍山主峰为4288米,最低点仅1233米,地貌高差巨大,沟壑纵横交错,原始森林密布,灌木丛生,野花飘香。珍禽野兽出没林间,奇异的山峰,岩洞比比皆是,沟里不时烟云腾起,雾气缭绕,寂静的山林给人一种莫名的压迫感和神秘感。里面有猿啼狐叫的恐怖谷、命悬一线的落魂崖、瘴气袭人的催命关,还有谈虎色变的夺魂桥……像我们这样一群“土八路”,赤手空拳,帐篷睡袋皆无,只凭一时之勇,想挑战号称东方 “百魔大”的黑竹沟,岂非痴人说梦?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游山小道
  下山的路轻松不少,大家荤七素八地说开了。导游老邓告诉我们:前不久听说有两女一男进山“探险”,结果有一个女的再也没有出来。原来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兴致,他竟然那么沉得着气!有个同伴逗趣说那个女的肯定是被“猪八戒”背去当“压寨夫人”了!后来我们又饶有兴致地向老邓打听有关黑竹沟的传说。据他说当地彝人把黑竹沟称为“斯豁”,意为“死亡之谷”,沟内沼泽暗流密布, 常年云雾缭绕,视线极差,毒蛇猛兽众多。加上传说中的瘴气,令人谈沟色变,我们此次沟口“探险”,其实根本就未识庐山真面目啊!
  同伴中有人曾在县志办工作,于是由他主持把大家道听途说的各种有关报导进行了汇编:有说解放初期胡宗南残部30多人仗着武器精良,准备穿越黑竹沟走近道逃窜西昌。谁知一进入黑竹沟就不见了踪影;有说 1976年四川森林勘测大队三名队员失踪于黑竹沟,发动全县人民寻找,三个月后只发现了几具骨架。而有据可查的是:1991年6月下旬,川南林业局设计工程小队的7名队员,及17名民工正在沟内作业,突然浓云密布,雷声滚滚,大有蔽日遮天之势,众人被困,幸好发现得早,才未酿成伤亡惨剧。
  在峨边当地传播较广的传说还有一个:50年代中期,以彝族头人黑彝木干为首的武装叛乱分子多人在我围剿部队大兵压境的态势下,黑彝木干穷途末路,但他依仗地形熟悉,窜入黑竹沟负隅顽抗,而我方却束手无策!好在他弹尽粮绝,只得出逃,最后才在峨边、马边、美姑三县交界的大风顶鸡公山密林中被击毙。
    后来我又向老邓打听有关彝族美女甘嫫阿妞的传说。他说彝族传说大都是祖辈口传的,少有文字记载,他也只是听说而已。故事大致是这样的:明朝嘉靖年间,彝区火史山下的山寨出了个绝色美女,名叫甘嫫阿妞,美名传遍彝区,也传到了朝廷封疆大臣达治的耳中。他是个色中饿鬼,于是强送聘礼迫甘嫫阿妞为妾,阿妞誓死不从,为避免亲人及整个寨子遭殃,阿妞只好逃进了荒无人烟的黑竹沟。可她终未逃出魔掌。在得悉自己的心上人木嘎为营救自己战败身亡的噩耗后,她决然剁下一节手指送给探监的弟弟以明志,后自缢而亡。
  ……
   听罢传说,让我们唏嘘不已。传说也罢,史实也罢,我们看到的却是黑竹沟神奇瑰丽的一面。多情的黑竹沟啊,你怎么就不能庇护一位为了纯洁的爱情而誓死不渝的柔弱女子呢?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不对,应该是先孕育了一片生机勃勃、同生共荣的“低等生物”,然后才养育了这一方人。没有这方神奇的山水,哪会养育出小凉山像“甘嫫阿妞”这样有血性的美女?哪里又会有如此之多神秘的传说?
  美丽神奇的黑竹沟,你带给我们遐思无限!让我们好好利用大自然赐与峨边人民的这一瑰宝吧!
  山是有灵性的,你善待她,敬畏她,她也会回馈给你最姣好的容颜,最温柔的拥抱!珍惜她吧!
  第二天清晨下山时,对面山上有不知名的鸟叫声为我们送行,一唱一和,山鸣谷应。我们愉快地进行了70公里的自行车追逐赛,虽然走得匆忙,但我们一定还会回来看你的―――美丽神奇的黑竹沟!
   ① 彝语,彝族一种用苞谷、大米混合制作的成饼状的食物。
   ② 彝语,彝族一种用苞谷制作的类似汉族用糯米、酒曲发酵称作“醪糟”的食物,味甜,有一定酒精含量。
  欢迎转载!
  联系QQ:107702857 电话:13540570299
               2007-4-2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7-8-6 15:34 |

好漂亮

 

[em03][em03][em03]
发表于 2008-2-9 11:32 |
[em06]

发表于 2008-4-5 15:01 |
[em02][em02]

发表于 2008-4-9 20:00 |

楼主的文笔很好,配的图片也非常漂亮!只是可惜没有看到骑山地车的照片!

发表于 2008-4-15 01:01 |
[em02]
发表于 2008-4-21 19:44 |

楼主是认了真的,感谢对峨边黑竹沟的宣传,请大家多转载,支持峨边黑竹沟旅游开发。

发表于 2008-4-22 00:36 |
[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8-5-30 22:27 |
支持哈。

发表于 2008-6-12 20:07 |

    黑竹沟风景区遇上楼主这样的旅游者如知音相遇!黑竹沟向你展示了卓越风姿,楼主意领神会了!

发表于 2008-6-26 18:12 |

如果要进山找到向导哇?

发表于 2008-8-12 07:42 |
94 84

发表于 2008-8-28 16:58 |
[em03]
发表于 2008-8-29 09:44 |
美景,美图,美文。[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8-9-5 20:58 |

真想去看。。。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