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51|评论: 0

[散文随笔] 为今天的读者重新认识胡适——“新编胡适国学文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胡适一直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说他是标志性的人物,一是他“以青年暴得大名,誉满士林”(季羡林语),不仅在哲学、史学、佛学、文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声名显赫,而且在社会活动、政治领域也是为人瞩目,被世人誉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二是他的名字在整个二十世纪都是中国现代学术领域最具争议的焦点,赞者捧入云霓,批者贬若草芥。从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名声鹊起之后,一个世纪以来,在每次学术界的风云变幻之中,他都成为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绕不开的话题。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产生过许多成就辉煌的文化大师,诸如史学界的王国维、陈寅恪、钱穆;文学界的鲁迅、郭沫若、林语堂;哲学界的冯友兰、梁漱溟、熊十力;佛学界虚云、汤用彤、欧阳渐……这些大师术有专攻,各擅所长,以深湛的研究和丰富的成果,名扬海内,成为一代宗师。和这些大师相比,胡适的学术研究显得有些驳杂和疏浅:他的一部《中国哲学史大纲》,上部写完,即成绝响;《白话文学史》也是写完上部,再无下文。至于他颇为自许的史学研究、禅学研究,也都随兴而起,无疾而终,不仅缺少系统与条理,而且那些结论的牵强与粗疏一直为学者所诟病。然而这些明显的疏失似乎并不影响胡适的地位、并不妨碍他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发展的代表人物。在20世纪50年代批判胡适的运动中,郭沫若曾经做过这样的总结:胡适是"学术界的孔子",胡适批判应该把"文化学术界的一切部门都包括进来;在文化学术界的广大领域中,无论是在历史学、哲学、经济学、建筑艺术、语言学、教育乃至于自然的各部门,都应当来开展这个思想斗争。"这样的结论,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胡适在整个中国学术界影响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  这是一个奇怪的悖论,这种悖论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被人们有意无意的忽视或者回避,这种忽视或者回避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对胡适解读的含糊和混乱:胡适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和学术研究究竟价值几何?为什么他会引出这么多截然对立的评价?在胡适去世50周年后的今天,对这些疑问的合理解答应当是今天我们重新认识胡适必不可少的前提。   这里,我们通过对胡适主要学术思想的梳理,试着为这种悖论的诠释提供一条思路或一些启发,也为今天的读者认识胡适。   今天更多的读者可以通过新近编选出版的这套胡适先生的国学文选集来了解胡适先生学术成就和开创性的思想。——“新编胡适国学文丛”之《胡适谈文学》《胡适谈史学》《胡适谈佛学》《胡适谈哲学》从四个方面展现了胡适这位文化巨匠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哈尔滨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
QY1P(S)65(R9FD04W4TY99I.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