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东 愚公了不起,已经九十高龄的人了,竟然要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山!而且,说干就干,带着子孙上山,凿石头,挖泥土,再用簸箕运到渤海边——忙得不亦乐乎。 天帝听说了这件事,很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两座山背走了…… 初中教案上说:移山的成功证明,愚公不“愚”。 不“愚”吗? 用一辈子的时间,再搭上子子孙孙无数人的一辈子,搬走两座方圆七百里的大山,仅仅是为了方便出行,目的是不是太小了?成本是不是太高了? 几千年来,似乎没有人怀疑这项宏伟工程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我一直没想好,如果天帝不出现,这件事该如何收场。也许,直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愚公可怜的后代们在冀州之南、黄河之北移山。 一个人的生命多么宝贵!如今,时代变了,新人类争分夺秒,奋斗奔忙。每个人都在选择最有意义的事情,都在更科学地分配自己的时间,这样才会获得更高的效率,取得更大的成就。 如果现在有人效仿愚公移山,除了在“基尼斯”上留一笔,这辈子还会收获什么? 否定了愚公移山这个举动,这个故事只剩下了一种精神:不畏困难,乐观向上。 这种精神已渗入我们的血液,使我们常常热血沸腾。而恰恰是这种感性的冲动,导致我们丢失理性,忽略技巧。 此时非彼时,现在不拼体力,拼智力。 前些日子,我教一个老外中文,讲到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他想了半天,忽然问:愚公为什么不移民呢? 小聪明,大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