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27|评论: 9

真觉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5 14:27 | |阅读模式
真觉寺

   

  因其庙中的三尊唐代石刻,真觉寺在很早以前就有名了。

  一千多年前,抑或更早些时候,有僧人云游至资威交界的宝泉山下,忽遇雷雨,急移步至岩脚洞中避雨,片刻云收雨霁,放眼望去,四周“群山环拱,如莲花聚”,山气氤氲,祥光普照,印证“花开见佛悟无生”的偈语,遂于山腰台地结庐修行,成为得道高僧,真觉寺由此肇始。

  佛有随缘之说。无数次念叨和想像中的真觉寺,不经意间就在初秋一个明朗的晴日里见面了。这个正在恢复中的古寺,给人以质朴和亲近之感。我们穿过厨房进入大殿,扑鼻而来大豆菜蔬的味道,厨工正为午饭而忙碌。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三身像,这是县志中记载的唐代文物,但穿上新衣并被玻璃柜笼罩后,很难看出它上千年历史的痕迹。几个工人在为分列四周的十八罗汉贴金上漆,那一片一片的金箔,须认真仔细并按层次地逐一贴上去,他们干得满头大汗,敬业的精神很让人感动。罗汉们喜、笑、怒、嗔,表情各一,如滚滚红尘的生动缩影。朋友的儿子忽然指着一尊撕裂肚皮的佛像,有些恐惧地问:看,那是什么?旁边的僧人笑答:这表示心中有佛。

  大雄宝殿侧也有功德箱,但端坐一旁的居士默然无语,不像走过的一些庙宇,竭力劝捐。出大殿下石阶,是一个小四合院,一对泥塑的土地公和土地婆面带慈祥地并排坐在一起,等待晾干。再出去就是山门了,一对石狮把守在那里。石狮体形健壮,线条流畅,似是唐代的手笔,虽历经风霜侵袭,仍不失其威严的气势。

  一座禅院的兴衰也与时代紧密相连。即使地处深山僻壤,即使离世独自修行,也难改数废数兴的命运。我相信真觉寺兴于大唐盛世,一如门前石狮曾经守护的辉煌。庙内残存的两块石碑,记录了清末两次重修的经历。雍正年间,峨嵋悉心禅院如卉上人见古刹胜景毁坏,遍化善缘重建;光绪三十三年,观音寺主持月空法师过此“目击心伤”,遂与徒济乐、济惠重修真觉寺。近代以来,寺庙再度毁于兵火动乱,佛殿作了农房,禅院垦为菜畦,顶礼膜拜的菩萨被打得遍体鳞伤,遗弃在荒山野地,以其慈世济人的胸怀,默默关注着众生。

  从山门下台阶,是灯杆坝,再往下,就是历代高僧闭关修行的禅关静修室。这是一个在一方天然巨石中凿出的石窟,离地近两米,洞口一米见方,里面高约1.7米,长2.7米,深2.7米。正中挖出三个同样大小的神龛,每龛刚好可供一人打坐。从洞口望出去,四围起伏如盛开莲花的群山尽收眼底。我尝试端坐其上,凝心聚神,闭目静思,除鼻息中有股淡淡的潮腐味外,一时难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洞外一丛楠竹长得生机勃勃,有一株正好沿石头边延伸到洞口,供人上下攀援。“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是法身”。不正是当年高僧们坐禅悟出的玄机。想当初佛祖因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抛妻弃子出家修道,经过六年苦行,才在一棵毕钵罗树下修成了正果。这棵树因此也获得了正觉,成了“菩提树”(菩提,即梵语觉悟的意思)。那些有觉悟又爱做好事的修行者就是我们敬称的“菩萨”(“菩萨”即“菩提萨”,“萨”指有情)。谁知佛教移植到中土后,在儒道思想的合围下,走向世俗和功利,顿悟成佛代替了累世苦修,不必忍辱牺牲,不必离家出走,只要信真愿切笃行,人人时时处处皆可成佛。易走极端的宗教变得包容万物、平易近人,面目狰狞的诸佛看来和霭可亲、温情脉脉,玄妙高深的佛法其实简单明了、一语中的。善男信女是现实的,他们烧香拜佛,是为祛病消灾、祀福延年而来,修桥补路、扶贫济困、乐善好施,也是诚心向佛。僧侣尼姑是现实的,他们诵经祷告,是为明心见性、通达极乐而往,关注尘世、珍惜眼前、广种慧根,就是慈航普度。这也许才是真正的觉悟吧?

  一条石板路弯弯曲曲通到山脚,千百年来修行者和朝拜者的足迹杂踏其间,在路中央磨出了一道锅底形的沟槽。我把自己想像成五百年前寺中的一个小沙弥,每天晨昏去山下的泉边汲水,在日复一日单调如水的岁月中拾级而上。有时,我可能就在禅关静修室下歇气,在急促的喘息中,我能让自己的心事像桶中的涟漪一样,不飞溅出桶外吗?我能把持住摇曳的心旌,不去思念美丽的“老虎”吗?在师傅的当头棒喝下,我能顿悟出禅的真谛吗?

  午饭是几样素菜,倒也可口,同行者大都按规矩吃了三碗。饭后,老年女居士凑成局子在饭厅中打起了麻将,寺中的僧人也饶有兴趣地站在一旁看我们打扑克,不时还给予指点评论。庄严的宗教与世俗的生活为邻,诵经的梵呗声与电视中奥运赛场的喝彩声交织在一起,这一切似乎都很自然,丝毫没有什么不妥。

  年轻的法慧和尚是本地人,原在浙江的一座寺庙出家,为照顾生病的父亲,几年前才回乡作了这里的主持。我料想真觉寺的香火会越来越兴旺。法慧和尚在说起他的宏伟规划时,踌躇满志,充满自信。来自安岳的石工将紫竹观音搬到了后山,另一尊释迦牟尼像也已具雏形。这座古寺如同它的主持一样,平和但不乏生气与活力。

  一条小公路通到庙后,平时少有车辆驶来,路中杂草丛生,一头黄牛带着只小牛犊在路边悠闲地吃草。迈开回家的脚步,古寺千年的历史就在身后,心绪如天空般湛蓝纯净,温热的阳光在血液中自由舒畅地流淌。走在松软的草地上,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生命气息,令人如此惬意。(文岚)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7-5-15 22:07 |
真觉寺在什么地方,下次去拜拜

发表于 2007-6-7 01:02 |

就是呀

在哪个旮旯哟

发表于 2007-6-29 11:28 |
楼主可有联系方式?我现在急需真觉寺的资料。拜托拜托!!

发表于 2007-6-29 11:27 |
楼主可有联系方式?我现在急需真觉寺资料。拜托拜托!!

发表于 2007-8-23 14:44 |
在黄荆沟,小方位就不知道了

发表于 2007-8-27 23:40 |

我去过真觉寺

真觉寺属黄荆沟镇,在去巩固的路上,到了梨儿树淹溏往了望台方向走即到.

发表于 2007-9-15 01:03 |

从山门下台阶,是灯杆坝,?????

这句话让我感觉好像真觉寺应该不在黄荆沟的吧?灯杆坝在两河镇啊!

会不会是相合村到灯杆坝下坡左边那个山上最近几年修的一个庙宇哦?

发表于 2007-9-19 08:59 |
是不是哦?我在那儿过了好多次都没去看是不是有点遗憾哦~~~~~??

发表于 2008-4-27 12:52 |
是在黄荆沟,我就是真觉寺的人.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