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摇钱树 1972年,彭山县双江乡(今江口镇崖墓出土了稀世珍品——东汉摇钱树。树高90厘米,座高45.3厘米。 该摇钱树由铜树和陶座两部分组成。这株摇钱树集“西王母”、“牛朗织女”神话传说中的人、神、钱、树、禽、鸟于一体,熔仙丹、灵芝、音乐、舞蹈、杂技于一炉。图案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反映了人们幻想长生不老的一种愿望,是当时人们丰富想象力和智慧的晶。1996年,“‘人与神’中国文物精品展”在英国、德国、法国、丹麦、瑞士等国巡回展出,展品有300余件,由四川省博物馆选送的彭山江口出土的汉代摇钱树处于展厅中央显著位置。它绝妙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浓郁的东方神韵与历史空间感,倾倒了众多的欧洲人,令他们流连忘返,国外的新闻媒介也对此作了极高评价。这株摇钱树在出境时,被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评估定价为1500万人民币。 1998年4月,正在日本举行的东京、福田、名古屋等5城市巡回展——“商代三星堆文物展”,日本客人特邀四川博物馆带去汉代摇钱树参展,称出土文物中最知名的文物就是神树,并坚信汉代的摇钱树是神树的发展与延续。这次展览轰动全日本,日本天皇及政要在观看后,对这些精妙绝伦的展品赞不绝口,对中国历史及中国文化给予了很高评价。 铜树 铜树在主干上分杈5层,杈枝作成扁平面,分左右两枝插在主干上。主干的顶端立一朱雀,雀前立一人,将传说的“蛤蟆丸”置于朱雀口内,朱雀目、曲颈、展翅、衔丸、翘尾。尾饰铜钱3枚、翎眼若干,作开屏状。冠与背用一铜钱相联。在朱雀的正前方为常(传说是帝俊的妻子),人首蛇躯,曲尾下垂,双手高举一轮满月,月中饰蟾蜍。 朱雀之下为5层枝干,从上到下的4层是相同的8组图案。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的正中,为头戴方胜的西王母,端坐于龙虎座龛中,龛前饰铜钱4枚,仙鹿5只,其中两乘鹿人为西王母护龛,其下又饰玉兔和青鸟各一。下部画面的4枚铜钱间有牛郎、织女。牛郎一手牵牛,另一手和织女共执一物,作正面侧身,相视而立。近枝梢处有二仙人坐于席上,一抚琴,一伴唱。 最下一层枝干也分上下两部。上部中间图案与其余4层相同。此处西王母头戴华胜,左侧一侍者双手捧物,一人持灵芝,一人跳长袖舞,一人跳丸,一人表演叠案“反弓”杂技,一人执幢。右侧有玉兔执杵捣药,一人执灵芝,一人持环状物。其后有一青鸟,作曲颈、展翅、尾状。下部饰铜钱6枚,三仙人作轻歌漫舞状。 陶座 陶座座身下大上小,圆足中空,横剖面略呈椭圆形。器表上部浮雕二独角神兽,成叠蹲状。下部饰钱纹授带图案。上一神兽双目出,头直伸向前,出座表,背负满饰钱纹用以插钱树的空心圆柱。下一神兽,双眼圆,曲颈向下,嘴衔近圆足处的系钱绶带。陶座表面施绿釉,略有剥蚀。 秘戏图 发掘于江口汉代崖墓的石刻浮雕《秘戏图》,是个人对自然人性的充分展示,被誉为“天下第一吻”。 文教卫生 彭山县2001年被国这体育局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强身健身活动在全县形成气候,特别是中老年体育活动更为突出。开展的活动主要有:歌舞表演、健身秧歌、自行车骑游活动、老年健身操、棋类比赛、练健身拳、太极拳、太极剑、彭祖五步功、游泳等。彭山多年来致力于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使全县提前6年实现初级卫生保健达标。2003年又被列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首批试点县,农民参加率8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