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不仅是旅游胜地,同时也是美食王国,大理三道茶,历史悠久,回味无穷,还有特色小吃乳扇、饵块、大理酸辣鱼,在古城的小摊边,在某个意境悠远的餐馆里,在饱览美景的同时,还可以在大理享受一次饕餮盛宴。
菜品:
1)腌螺蛳:
大理洱海盛产螺蛳,白族喜食螺蛳,吃法有多种多样,其中腌螺蛳就是一种独特的吃法。清代檀萃在其中名著《滇海虞衡志》中,说:“滇嗜螺蛳已数百年矣……以姜米、秋油调、争食之立尽,早晚皆然”。另据〈〈本草纲目〉记载:“螺蛳处处湖溪有之,江、夏、沔尤多。大如指头,而壳厚于田螺。憔食泥水。春月,人采置锅中蒸之,其肉自出,酒烹糟煮食之。”
2)大理砂锅鱼:
大理砂锅鱼是大理地区特有的传统佳肴,流传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云南一直享有盛名。其特点是用具独特,配料讲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烹制“大理砂锅鱼”的砂锅是祥云村生产的祥云土锅,用这种土锅煨肉,质鲜肉美,不腥不腻,隔夜不馊,空锅烧至滚烫,不裂不坏。所用鱼系洱海里特产的弓鱼。所用配料讲究,有时达15种之多,鲜腊珍品都有。加工好的砂锅鱼,香气浓郁纯正,别具风味。
3)大理酸辣鱼:
酸辣鱼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在大理民间,几乎家家会做。而酸辣鱼之所以闻名,主要离不开大理洱海的鲫鱼、水、白木瓜。只有这“三项指标”绝对正宗,那这道菜的味道才可能绝对可口。
酸辣鱼,第一吃的是酸:白木瓜的酸夹着木瓜特有的果香与微甜、辣,使得酸辣鱼有无尽的悠长回味:要说第二,那当然吃的就是干辣椒面与糟辣椒搭配而成的辣和酸了。活水煮鲜鱼,吃起来绝对地爽口。
4)大理生皮:
大理生皮是一道独特的美味。生皮,白语又叫“黑格”,即生的猪皮和猪肉。逢年过节或者日常小聚,白族人总会以凉拌生皮作为自己的招牌菜和特色菜。
大理一般盛行吃生皮的地区有洱源、鹤庆、大理市周边乡镇等几处,其中洱源的生皮为上品,选材与制作都特别讲究。最地道的生皮是生的,没有经过任何熟化加工。吃生皮的地区多温泉,猪杀后,一般用松毛烧掉毛,然后用热水洗尽。这样猪皮金黄,肉质细嫩。
5)白族土八碗:
白族红白喜事宴客中的八大碗是白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集中表现。宴桌是八仙桌(正方形的大理石雕花桌),一般8个人为一桌,菜肴上8个,俗称“八大碗”。
土八碗荤素搭配和理,肥而不腻,素而不淡,营养丰富。炸、酥、炖、煮齐全,有蒸有氽,色泽鲜艳多彩,突出白族饮食酸辣口味特色。
6)洱海弓鱼:
洱海弓鱼产于云南大理,又称“工鱼”,正式名称为大理裂腹鱼,因其能以嘴衔尾跳跃出水面、形象如弓而得名。弓鱼喜欢逆水上游,而且还决不回头,
丽江天气,游不上去时就弓着腰把自己射向前面,以致于能沿着苍山十八溪游上苍山顶。弓鱼体形不大,每条约二至四两重,其肉质嫩软而细腻可口,且籽多刺少苦胆小,味道特鲜美。洱海周围的白族乡亲将其赞美为“洱海花”。现因资源破坏等原因,已濒临灭绝。
前人对弓鱼称赞很多,侯允清纂《邓川州志》记载:大理“惟工鱼为多,其色如银,狭长如鲦,无鳞少骨,味鲜美,产洱海中”。《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中也记述有:弓鱼“出洱海,如鲦而鳞细,长不盈尺。”因其肉多脂肥厚,入口即化,明代四川籍学者杨升庵品尝后推崇备至,称之为“鱼魁”。清代学者师范曾为之吟下“内腹含琼膏,圆脊媚春酒”的诗句。
7)弥渡卷蹄:
卷蹄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美食,素以色鲜味美、食法多样、易于贮存而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喜爱。其中尤以弥渡县一带所制最为有名,故又称“弥渡卷蹄”。
卷蹄食法多样,蒸、煮、单食或配菜烹制,皆味美可口,佐餐下酒最相宜。而且贮存时间越长,味道越美。
特色小吃:
1)白族饵块:
饵块为云南特有,是昆明最著名的名特小吃之一,也是大理地区常见的传统食品之一。
饵块用优质大米加工制成,其制作过程是将大米淘洗、浸泡、蒸熟、冲捣、揉制成各种形状。一般分为块、丝、片三种。制作方法烧、煮、炒、卤、蒸、炸均可,风味各异,久食不厌。
2)喜洲破酥粑粑:
喜洲粑粑因源于大理喜洲镇而得名。分甜、咸两类。民间常用上下底火烤制。
3)邓川乳扇:
邓川水草丰茂,白族、汉族,家家户户都养奶牛,故有“乳牛之乡”的称誉。以牛乳制成的“邓川奶粉”,是云南省最优质的奶粉,而身着白族衣服的大嫂卖的邓川乳扇,是家喻户晓的名特食品。
乳扇携带方便,造型特殊,食用也方便,烤、炸、凉吃均可,甜、咸都适宜。乳香沁脾,酥脆泡松,是下酒好菜,也是名特小吃。
4)巍山粑肉饵丝:
火粑肉饵丝是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一道独具特色的小吃。相传,当年皮逻阁曾用它招待大唐使节,从此名声大振,被誉为南诏故地饮食文化的一大品牌,目前仍是南诏古街上最具特色的名小吃。
火粑肉饵丝百吃不厌,关键在于它的做工精细,选料考究。最地道的选料要用巍山有名的“黄皮谷”米,制成的饵丝色泽洁白,口感细软甜润,而且不脆不粘。
5)云南木瓜水:
木瓜水的性状有点像果冻,但比果冻口感软滑。传统的容器是铝盆,凝结好的木瓜凉粉在太阳下盈盈晃动着凉爽的波光。木瓜水以大理的“冰粉”最具代表性。
对白族姑娘说:要一碗木瓜水。于是白族姑娘取一个吃饭的小碗,用一把汤勺,舀起一勺木瓜凉粉搁在碗里,最关键的步骤是用汤勺打碎碗里大块的凉粉,只见白族姑娘绣花的衣袖在阳光里舞动,汤勺与碗和凉粉以及清脆的“挞挞”声浑然一体,让人眼花缭。
6)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白族称它为“绍道兆”。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一种饮茶方式,属于茶文化范畴之内。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
如对
丽江自助游、结伴游、小型会务、自驾游、住宿感兴趣请联系
【
丽江橡树园】网址:
www.xiangshuyuan.cn/
为您提供诚信的
丽江自助游一站式服务
Q Q:2472972609
电话:150122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