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16|评论: 8

川剧剧目对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30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班超手捧黄金印,

红梅树挂绿琵琶。

一捧雪二度梅三添香四进士五树联芳千秋剑,

六合缘七人贤八阵图九连灯十全大美万寿山!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7-1-30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兄台:

   “五树联芳”似应为“五桂联芳”。

 楼主| 发表于 2007-1-30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指教!

发表于 2007-1-3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说,楼主所列者并非对联。仅仅是一些数字化的剧目堆砌。

因为,对联要讲、而且必须讲词性、对仗、平仄和粘连等。

仅从词性看,毛病就很多,如“班超”(并列结构人名)与“红梅”(偏正结构物名)、“金印”(偏正结构物名)与“琵琶”(连绵池,并列结构物名)、“度”(这里是量词)与“人”(名词)等多组都不成对偶关系。此外,就恕不一一列举说明了。

59谨书已见,望方家教正。

发表于 2007-1-31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山山小兄台:

    要学对联,亦难亦不难。

    可从最基本的学起。〖笠翁对韵〗是较好的启蒙读物。只要经常读(硬是要读出声),两三个月即可初步体会到声韵、平仄、虚实、对仗的一般常识。

    对联习作可由浅入深。对联字数可由少到多。至于许多制联手法的运用,则需要熟能生巧,不可贪多求快。

    本人在去年春节制作“川剧剧名征联”网上揭破“联底”并作适当“点评”时,见你有一跟帖对“对联”表示极大兴趣。最初以为你为“联家”或至少为熟悉制联者。以后再见你的一次跟帖才知你是南充一位13岁的川剧“场面”学员(且尚在读书)。对你的印象是少年持重、敏而好学。以后本人也一直在网上注意你的帖子。本人在此不是妄下赞语,那样会“捧杀”年轻人。借此机会希望小兄台以学业为主,把“制联”仅作为一种业余爱好。这样才对你今后的事业发展有好处。

    以上管见,供你参考。

发表于 2007-2-1 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佩江阳渔樵先生,诲人不倦的精神!

发表于 2007-2-1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高腔四大本”的剧名入联,颇有创意,未免牵强,倒也有趣。

发表于 2007-2-1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刘山山在2007-1-30 20:54:00的发言:

班超手捧黄金印,

红梅树挂绿琵琶。

一捧雪二度梅三添香四进士五树联芳千秋剑,

六合缘七人贤八阵图九连灯十全大美万寿山!

"三添香"应为“三天香”

 楼主| 发表于 2007-2-2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众位指教,在下获益匪浅!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