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刀客是一个记者的笔名。他原来是《达州广播电视报》的主编,后调往达州电视台工作。今天晚上得到一个消息:他及他的家人被德阳点将。于是,举家迁往德阳,继续他歪歪唧唧写文调笑世情的刀客生涯去了。
结识此人缘于网络。当时,我在本地一论坛里指点江山,还应邀为凯迪社区原创基地版块写了几篇情色帖子,同时转发在该论坛。于是,该刀客撰文《芙蓉花开,令人发呆》,对我及文章进行评论。大意是说我行文大胆,让他这个五尺男子都要羞涩地遮眼才能阅读。读完此文,我火冒三丈,在论坛里对他进行猛烈还击。
正式接触此人是2005年应邀前往《达州广播电视报》接受他的采访。电话里,我提到言语尖刻回击他一事,他说没有什么,这让我觉得此人蛮好,见面后,发现他说话细声细气,斯文有礼,后来将其评为达州美男之一。
我的一篇网络帖子《今生不嫁达州郎》因为被拍砖众多,被该报转载。后来回忆起,该人还曾经通过信箱向我约稿过,只是没有热烈地回应,因为我确实不是能在正规媒体上写那些狗屁文章的料。
后来,还与之有过多次接触,觉得他是一个热血青年,在主流社会里,算青年才俊。
由于本人批评《达州广播电视报》写虚假新闻一事,我们的联系渐渐地少了,以至没有联系,关于他的消息都是朋友转述于我,在我的心里,他是我的一个朋友。
此后,他调往达州电视台,又亲自创办了一个达州影视频道,还颇有收视率,个人能力可见一斑。所以,德阳的主要领导点他前去搞老本行,那是很有道理的。
从某种角度讲,达州刀客投奔德阳,说明达州的新闻环境不值得他留恋。难道整个四川乃至中国的新闻环境就值得留恋吗?人才的流失与流动情况可以体现出地方主政者在与体制交锋中开辟出的一个社会环境对主流价值观的追求。
很多人都在失望中焦急地等待着良性变革。
静静地凝想中国所有新闻工作者所走过的艰辛道路,呈现的格局是什么?恰如我刚才对这个报料人说的那样:
在中国,没有新闻,只有软广告。
你我沉浮在人世间,早已经被社会及现实磨平锐气。剩下的是对自身环境与待遇提高的追求,难道我们还在追求真理与正义吗?
达州是块热土,风土人情及地域文化与重庆极其相似,可惜没有将它划为重庆,否者达州刀客会离开家乡前往异地发展与生活吗?此时,我的心里对这个社会的极端表现又生出诸多的感慨,但是能说吗?能写吗?
哎,杜焱大哥,今生恐怕难以再见了哦!祝你顺心如意!
(图片为天静,2012年7月20日摄于门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