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章丘市实体经济基础较好、优势明显,近年来章丘市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助推,章丘是如何发挥这一优势的?
江林:章丘自古享有“铁匠之乡”的美誉,工业基础雄厚。打铁的人认实理,我们认为,壮大实体经济是建设富强章丘的基础。近年来,章丘在对产业体系进行重新梳理的基础上,实施了旨在做大做强章丘实体经济的“三大行动”。
这三大行动是什么呢?其一是“四大主导产业提升”。目标是做大做强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力争使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稳定在80%左右;其二是“四大新兴产业培育”。通过政策扶持引导等手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制药产业,力争使其在“十二五”末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10%以上;其三是“四大优势产业振兴”。加快技术设备升级,改造提升铸锻铸造产业、起动机械产业、建工建材产业、印刷包装产业,力争“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
这样,我们的目标也随之明确,就是通过实施“三大行动”提升发展成效,培植百亿航母、十亿板块、亿元群体。
经济导报:我们注意到,这“三大行动” 实施的对象大多通过招商引资而来,对待此类企业,切实有效的服务必不可少。那么章丘市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企业提供了怎样的服务?
江林:我们从政策、资金、技术、环境等方面入手,形成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动力。以大项目建设为主攻方向、第一抓手,为项目建设提供最优质的“保姆式”服务。
为此,章丘今年专门召开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对接会,以实行市级领导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责任制为突破点,挑选36家骨干企业、24个重点项目和18 个签约续建项目,具体落实到市级负责人头上,所有市级领导实行“一岗双责”,通过现场签订责任状,把包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要求写得明明白白,确保大项目快开工、快建设、早达效。
经济导报:章丘拥有数千家占据全市经济半壁江山的配套型和服务型中小企业,但是现在中小企业正普遍面临各种各样问题的困扰,章丘是如何扶持其健康发展的?
江林:中小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就不再细说了。要想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必须积极探索支持、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强化扶持引导、优化发展环境,为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为此,章丘今年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大力实施“122”工程,积极筹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新兴产业服务中心,并实行“章丘市中小企业服务补贴券”,鼓励企业购买服务中心签约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
同 时,从财政分别拿出1000万元和5000万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工业经济发展过桥资金,专门用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员工培训等,章丘论坛。
随着推进农村现代金融制度改革,章丘引进了交通银行、华夏银行等商业银行,成立齐鲁村镇银行和同晟担保公司、鑫海担保公司及恒通小额贷款公司,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担保能力,累计为企业担保贷款3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