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与前中华民国国歌及中华民国国旗歌(原创)
思考爽
各个国家的国歌绝大多数选取曲调滂湃激烈,歌词斗志昂扬的进行曲作品,特别是饱尝艰辛的国家尤盛;
另类近现代相对和平的国家选取的多是曲调舒缓优美,歌词赞颂家园的田园式作品。
====================
中华民国国歌歌词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从纯音乐角度讲,重复听了三遍(调高音量,中音量,低音量),最大的感受就是听了一曲基督教教堂唱
诗,同时,因为歌词太短,加上音乐层次递进缺乏过渡,导致节奏缓慢,对于饱经沧桑屈辱的中华民族来
说缺乏必要的振奋激励民族士气的作用。
中华民国国旗歌
山川壮丽,物产丰隆,炎黄世胄,东亚称雄。
毋自暴自弃,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进大同。
创业维艰,缅怀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务近功。
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
该歌曲由于节奏舒缓,配以钢琴女生合唱,给人以田园风光在眼前的感觉,同时相对低沉的音调给人感觉不太对味。
看一眼歌词,才明白加入了古代文人吟唱诗文式的政治心绪,虽然歌词中贯彻了中国传统文人救国的理念,并且保持了优雅文风,可惜回顾历史特别是近代,各国列强彻底打断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而真正挽救中国危亡的却是以劳苦大众为主力军,并成长为新的革命抗日知识分子。所以,歌中虽有反映中国的“民族”一词,但并未概括出全民抗争的气势。
当各位看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升起并飘扬的时候,“缅怀诸先烈先烈”在脑海中闪现出更多的是国民党将军还是中国衣杉褴褛生活维艰的普通百姓?
最后,如果去掉“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这首歌还是可以当作优美的田园诗歌听赏。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
前进!
前进!
进!!
首先,“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作为爆炸心灵前群起的低沉吼叫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同时,闪现脑海的是全中国亿万被欺压凌辱的民众,而其中也包括各类知识分子。
其次,“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国历史上特别是近代,全国各族民众最缺乏的团结之精神在此被象征中华的长城统一起来,对于当时文盲半文盲居多的国人有着树立同一精神图腾的作用;而“我们的血肉,筑成”让人以血腥的模糊印象感受到坚韧难摧的民族意志。
然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以历史白描的手法概括出中国历史上民众的暴力斗争都是以生存最底线被摧毁而爆发的。作为前段音乐较低部的高音过渡,“中|华|民|族”可谓字字超重音,“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则较重音地反映出进一步鼓舞士气的作用。
连续三个“起来”及中间“冒着敌人的炮火”的过渡及后面的“前进”排比,很自然勾勒出枪林炮雨的战场场景。从军事角度说,当战士们意志麻木或消沉的时候,当将官们撕声裂肺被隆隆炮声镇压的时候,心中只要想起祖国就有可能想起“义勇军进行曲”,在那短暂的拼命时刻,口中心中只有“起来起来起来前进前进冲冲冲”。这时候,“三民主义”在哪里?“青天白日”在哪里?此时,我们只要最贴近实战的血雨腥风。如此鼓舞斗志和士气的短语,比之国民党党国党旗歌,的确更能展现中国军人最尚武强悍的一面。
从音乐方面讲,全歌由低沉递进到明亮到字字铿锵到爆发到具体展现某一实际场景到结束,可谓层次紧凑,节奏分明,使人很容易痛快淋漓体会到:在一种被压抑的情感中经历痛苦挣扎后彻底爆发的情感。实际上作为一曲斗志昂扬的曲调,义勇军进行曲已经超越了国别民族的范畴,让人久久为之激动难忘。
从政治方面讲,由于“中华民国”的国歌国旗歌中明显硬塞进过多的政党因素,很难让大陆百姓接受,即便是从民主的范畴讲,难道中国的国歌不是应该歌颂民众驱除党派色彩的吗?所以中华民国国歌国旗歌中的政党因素可说是非常反民主的!作为国民党的信仰者,这两首歌实在不足以激励斗志:当悲伤来临时,反倒更有哀怨的情调;但每当处在逆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都能充分坚定每个人奋斗的决心.这也是大陆人整体表现得更铁血,且对台湾人总是咄咄逼人的音乐武器.
最后,如果让近13亿大陆民众屈从于“实质控制台湾,但已经国际不承认,内乱不断,处在分裂边缘的国民党信仰的”中华民国,那才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非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