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曾对顺庆区舞凤街道办九村贾家湾内一座弃土场内出现“堰塞湖”,时刻威胁山下群众安全一事进行了报道,时隔两年,同一地点安全隐患再次发生。7月4日上午,该村六组村民报料,称“堰塞湖”被填埋后,导致泄水口改道,使山水冲到群众聚居的地方,如果长时间下大雨,就可能导致山体滑坡,威胁着山坳下100多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山水改道 滑坡隐患威胁百人安全
7月4日上午11时许,根据村民的报料,记者来到市政府新区市政府办公楼一号楼背后的一个弃土场,只见数平方公里都是成山的弃土。
“修建弃土场之前,这里地势并不高,下雨天山水就会顺着排水沟(呈东西走向)流入右侧的水库,对我们山下的居民影响不大,后来有了弃土场,弃土不断堆积,地势被抬高近20米,阻断排水沟,形成了当年的‘堰塞湖’。”村民张勇胜说,后来政府排除了堰塞湖的险情,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旦下大雨,山水改道,顺势冲向北面,流入山坳下的顺庆区舞凤街道办九村六组的白鹤林湾。
在当地一座名叫王家大山的山脊与弃土堆之间就是当年“堰塞湖”,现场看到,虽然里面积水不多,不过正西和正北方向的护坡都是由疏松的弃土堆积而成,积水无法从呈东西方向的排水沟流走,就与雨水一道沿着北面被冲垮的沟渠顺势流向山坳下的白鹤林湾。
“我们山下还住着20户100多人,山水顺势而下可能带来的山体滑坡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安全。”张勇胜担心地说到。
记者跟随当地群众一起,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白鹤林湾。
一路上不断有泥土被雨水冲下,道路两旁也出现了多处滑坡点,淤泥掩埋部分路段和排洪沟,许多树木被连根拔起。山腰上地势较为平坦的路段则完全被山水淹没,大家只有涉水前行。
不敢睡觉 村民连夜挖沟排水
白鹤林湾紧靠山脚的村民郭树林夫妇正在一间瓦房里忙碌,郭树林不断用盆舀水,妻子则在一旁不停用扫帚清扫家中的泥水。“这几天晚上,我们根本就不敢睡觉,山水哗啦啦地在屋后流个不停,全家都害怕屋后山体滑坡,把我们的房子冲垮。”郭树林说,一旦发生山体滑坡,他家第一个遭殃。最近两年只要赶上下大雨,这样的情况就会出现。
“我们家背后也出现了滑坡,早上我跟父亲才把垮下的泥土清理了。”在张勇胜将记者带到他家屋后,记者看到部分山体脱落的痕迹清晰可见,山体表面很多植被的根已经裸露在外面。“昨晚我们都不敢睡觉,我还喊了一些劳动力连夜挖沟排水。”九村六组组长张怀顺说。
在郭树林家门口,一名7岁大的孩子正坐在椅子上嚼着一包方便面。郭树林说,这是他孙子,由于村里的井水被污染,早上就没水做饭,没吃的,大人就饿一顿,孩子呢就干吃方便面充饥。
在村民张德林家外,就是白鹤林湾20余户人的饮水井。在井口看到,井水浑浊,水面上有不少漂浮物。“井水根本没法吃,除了这口公用井,很多居民自己打的井也被污染。”张德林说。
当地政府 送饮用水并转移群众
“接到群众反映后,我一早就在这里监测滑坡隐患点,并将情况及时汇报给了街道办领导。”舞风街道办九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占彪说,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转移山脚下的村民和解决大家饮水问题,目前村上已经挨家挨户通知了村民注意防范。
“我们已经派出了街道办安办工作人员和所有驻村干部,对辖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面排查和全天候监测,要求将灾害隐患点附近群众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同时联系消防部门对饮水困难地方进行临时供水。”顺庆区舞凤街道办党工委书记赵国力表示,街道办正着手实施九村六组白鹤林湾20余户群众的搬迁工作,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中午13时许,九村村支书李沛才组织干部为每户居民送来了饮用水。“道路狭窄湿滑,消防车开不进来,所以街道办统一调来了55桶矿泉水,每家两桶,作为应急用水。”李沛才说,在没有解决饮水问题之前,街道办都会及时给村民送来饮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