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率团访问四川的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瑞麟向媒体回应援建绵阳紫荆民族中学被拆一事的时候说,港方将收回援建学校的200万港元,并将其回拨到特区政府设立的四川重建基金,四川方面表示尊重港方决定。
林瑞麟告诉记者,在绵阳紫荆民族中学拆除前,绵阳方面并未主动向港方进行通报,港方在获悉此事后,是不同意拆除的。在获悉学校被拆后,特区政府已向四川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四川方面表示,绵阳在未征得特区政府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拆除学校不符合川港间援建项目的安排,将严肃跟进此事,并展开进一步调查。
绵阳紫荆民族中学原名为绵阳民族初级中学,在汶川大地震中教学楼严重受损,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援助200万港元,特区政府资助200万港元,绵阳市政府投入重建资金256万元人民币,在原址复建教学楼2937.1平方米,2010年3月底投入使用,并更名为绵阳紫荆民族中学。2012年5月19日,新教学楼即被拆除。记者日前在绵阳采访看到,中学原址周边已经建起大片商业设施。
绵阳方面对于香港方面参与援建的绵阳紫荆民族中学被拆一事的回应是,原先校区狭小,再建一所标准化新校区。而网友却曝料是绵阳市政府曾和万达公司签署协议,后者在未来两年中将投资60亿参与当地旧城改造,打造绵阳万达广场。
这事看起来很复杂,人们议论也很多,几乎到了鸡一嘴,鸭一嘴的地步。其实真要说起来一点都不复杂,香港特区政府参与援建的中学,在使用一年零两个月后即被拆除,主要是绵阳市政府看中了这块地的商业价值,要在原址上兴建大型商业设施。这才是关键。援建中学建筑寿命是短了些,但短归短,如果不是香港捐建的而且捐助方还较真儿要将捐款收回的话,拆也就拆了,哪里会弄出这么多麻烦来?由此不得不让人想到,地震灾害后人们自发的爱心援助是否同样被某些人肆意糟蹋?也许真的是得到得越容易,越不会珍惜吧。
经过这些天的议论,现在人们心里已经有了是非曲直,四川方面也批评绵阳拆除教学楼是错误的。作为接受过方方面面援助的地震灾区绵阳,这回也以另外的形象曝光在人们眼前,总之不是什么脸上有光的事情。事已至此,是是非非也就不需要多去说它了。就目今而言,我以为绵阳方面首先应该积极面对这件事,再去敷衍塞责就没意思了,譬如“万达绵阳公司‘擅自拆除’的,已经通报万达集团,作出严厉的批评,万达也作了深刻的检讨。”这种话不说也罢,说了会越描越黑,继而令人生厌。
倒是另外一件事情值得我们“以管窥豹”一下,那就是受捐者如何使用善款才不会伤害人们的爱心。这么些年来,我们似乎献了不少回“爱心”,尽管有时候直接从工资里扣的,但每年至少一次“一日捐”,林林总总加起来钱也不会太少了,但除了四年前地震的那几次“特别捐款”有过捐款证书以外,其他的从来没人告诉我捐的钱到哪里去了,给谁用了,怎么用的,更甭说“收条”一类的凭据了。当然,我们这点小小的捐款细如蝇头,不足道哉。但是,大众的捐款去向还是应当说明才好。这一方面需要建建立有效机制,另一方面就是需要有点特区政府那样较真劲儿,违反了捐助初衷就得追回捐款,如果一味地顾及情面恐怕只好当冤大头了,而受捐人还会以为反正是天上掉下来的横财,根本就不会爱惜。这种思维的形成尚待时日,但无疑是值得期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