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忙于做几件“不做就没得饭吃”的事情,所以逛论坛就少了一些。偶尔抽空空来一下,也只是瞅一眼,不是无话可说,“五毛党”、 “美分党”、“带路党”……统统的不是,选边站队,没那喜好,业余网评,看官莫笑。 木业、林业、森林,经济、环境、生命,太大太沉重的话题。关注与呐喊、解释与辩论,近日的盐坛,类似电影《阿凡达》般的一幕关乎经济与社会、关乎保护与发展、关乎环境与生命的大戏正在上演。然而生活不是电影,“正义得到伸张邪恶得到惩罚,然后王子与公主永远的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这些,很多时候仅仅只是存在于虚构的文艺作品之中——况且,所谓的正邪,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辩得清楚的。 保护环境,那是肯定应该的;发展经济,那也是肯定应该的。当他们发生矛盾冲突时,简单的选边站队似乎是不容易的。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这家园里生活着富人也生活着穷人,富人们早先前已经挥霍了资源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所以他们更希望保护环境,所以他们见不得穷人也挥霍资源追赶他们的富裕,因为穷人们试图的挥霍将破坏的是富人与穷人共同的环境。打个比方:面对一堆食物,饿得发慌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抢过来填饱肚子,因为不填饱可能马上就会死掉;酒足饭饱的人首先想到的是那些食物质量如何?营养如何?会不会有可怕传染的病菌等等。或者,他们自己并不想吃,但他们可能也会反对饿得发慌的人拿去吃,因为如果吃出人命了他们可能也要受牵连,至少要出点“衣木板片”。 当“落后就要挨打”、“经济决定一切”已经成为“硬道理”时,落后的一方不惜牺牲一切也要追赶发展,就相对可以理解了。 说到底,经济该发展的可以发展,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需要的是平衡的问题,不是孰重孰轻的问题。树该砍的可以砍,“合理间伐”与“乱砍乱伐”之间,是“度”的问题不是“质”的问题。因环境破坏慢慢被折磨死,总比没得吃的马上饿死要好一些。在这一点上,我不是完全意义的环保主义者。 现在的情形,究竟是在“合理间伐”还是在“乱砍乱伐”,暂时没有足够多的事实真相能够支撑正确的判断。我乐观地相信眼目下的事实还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我也乐观地相信舆论的声音能够阻止后者。 当“经济发展的指标已经成为衡量地方官员是否能干的主要指标”时,当“在媒体的监督下才能揭露毒牛奶、毒胶囊”时,当“在舆论的压力下才能挖出杀人犯”时,当“再多的热点关注也抵不住CCTV的百字消息”时……我只能为我暂时还有饭吃、暂时还活着而庆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