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高速公路铺筑发展坦途 一座跨江大桥通向新城未来
境内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一直让深居内陆丘陵地区的蓬安,难以尽情张开发展的羽翅。南大梁高速公路的建设让蓬安人转瞬间抓住了发展新机遇:今年春节后,蓬安嘉陵江二桥、环城大道、凤凰城综合旅游项目等一系列重点工程相继摆上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县城周围的锦屏、河舒、相如三镇即将捆绑在一起发展,河西那片沉寂多年的土地一下变得热闹起来。
新任镇干部的新思考
河舒镇是进出蓬安县城的重要门户。南大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出入蓬安的进出口就设在河舒镇桃花村。一个月前,辛通元从蓬安县兴旺镇党委书记调任河舒镇党委书记。这段时间,他除了带着镇干部到工地上与施工方协调相关征地补偿事宜、到河舒工业园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外,坐下来的时间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从外地进入蓬安的交通瓶颈打通后,作为蓬安县城门户的河舒镇该怎样融入“两化”互动发展中?
18年前,24岁的辛通元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到河舒镇工作。那时,血气方刚的辛通元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终于有了回报家乡父老的机会,在乡村间穿行、在田间地头奔走,辛通元恨不得将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全部“倒进”土地里,用知识和技术引领老百姓致富。这期间,辛通元的工作岗位几经变动,但他一直没有离开过乡镇。18年后,因组织的需要,他再次回到最初工作的地方——河舒镇。
结合蓬安县委、县政府“两化”互动工作的长远规划,针对河舒镇今后的发展,辛通元心里有了自己的初步打算:以南大梁高速公路通车后带来的便捷交通条件,进一步提升桃花村农家乐的品位与档次,将其建成蓬安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和样板村;对接河舒工业园,加大对辖区内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为助推工业企业发展输送人才,让更多的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加大河舒豆腐的品牌包装与宣传,以此为平台,将河舒建成名副其实的“豆腐城”。
新型工业园区的新布局
胳膊肘里夹着一个公文包,一头花白的头发,刘明先是蓬安县经济局企业服务中心的一名干部,现已到退休年龄的他对河舒工业园的发展情况了如指掌,园区内的哪一家企业是从哪年引进的,占地多少亩,生产什么产品,产品又销往什么地方……诸如此类的问题,他都能向记者回答得一清二楚。
据刘明先介绍,河舒工业园2007年启动建设,主要聚集的是轻纺和食品加工企业。随着南大梁高速公路蓬安段的开通,以及蓬安环城大道的建设,蓬安的区位优势今后会更加明显,更多的招商引资企业也将纷至沓来。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如何通过工业的集中集群发展,促进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如何通过城镇化的聚集效应,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依托?如何通过协调推进“两化”互动,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同步、不协调的问题?这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重点考虑并积极付之于行动的问题。在注重规划和完善各种配套服务功能的前提下,今年春节过后,蓬安规划建设的两大专业工业园——冶金工业园、轻纺食品工业园建设全面提速。
对于新型工业园区的布局,蓬安县委书记袁菱在年初主持召开的一次工业经济专题会议上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围绕培育壮大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轻纺服装等产业集群,邀请专家团队,对园区进行科学定位,完善园区发展规划体系,根据园区发展需要,编制好物流、通信、医疗、金融、餐饮等配套服务规划,完善园区综合配套功能;发挥南大梁高速公路蓬安段年内通车的优势,坚持招大引强的导向,加大优势包装与推介,加强与知名企业的协调联系,重点引进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财源型、就业型、环保型项目入驻园区。
西进,开启蓬安“两化”互动新旅程
南大梁高速公路年内通车,蓬安将从此结束境内没有一条高速公路的历史;环城大道启动建设,从南大梁高速公路至南充,半个小时的车程即可到达;蓬安嘉陵江二桥建成后,实现河舒、锦屏、相如三镇的抱团发展,河西新区渐渐进入蓬安老百姓的视野。
一条高速公路开启了蓬安发展的新旅程,一座桥建成后即可将蓬安的城市规模扩大20平方公里。
便捷的交通拉近了蓬安与南充的距离,蓬安将“两化”互动更长远的目光放在了文化旅游上。
挖掘历史文化,以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奉上一盘精美的文化旅游大餐,凤凰城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在精心策划中即将拉开大幕;围绕周子古镇、百牛渡江、漫滩湿地三大亮点,蓬安旅游部门聘请国内相关专家已启动策划、规划、设计工作;相如故城南大门建设工程、相如客运码头到相如街道办油坊沟村水泥路建设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即将完工;以碧溪乡吕家山村为中心的新农村示范区、长梁乡优质柑桔示范园、碧溪乡观光农业示范园、利溪现代农业示范园为重点的“一区三园”,建设成为“两化”互动中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
一曲《凤求凰》,让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千古传唱,美丽的故事赋予了蓬安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交通建设为纽带,文化旅游为推手,蓬安紧紧把握推进发展的崭新机遇期,在城与镇的同步演进中,开始演绎“凤与凰”的新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