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15|评论: 2

三台: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 涪江号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5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a.jpg 2a.jpg 1a.jpg 在涪江流域(绵阳至重庆合川)木船航运时代,每当逆江而上或者船过险滩的时候,船工们就得拉纤。为了协调步伐和鼓舞士气,船工们就在号子声中掌握行进节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逐渐形成了“涪江号子”。
随着行船水情的变化,船工们会吟唱不同的号子,许多号子往往是船工在航行中触景生情而即兴创作的。他们就像行走在涪江的行吟诗人,大量使用赋、比、兴的手法编唱着号子词。“涪江号子”大致可分渣渣号子、滩坪号子、交架号子、拖浅号子四种。渣渣号子:又称投水号子,指启动船只时的张纤活动;滩坪号子:即风平浪静时的平水号子,节奏轻快、悠然,大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意;交架号子:在最为危险,最需齐心协力、竭尽全力的时候所用;拖浅号子:船搁滩时的号子。四种号子中,尤以交架号子、拖浅号子最为高亢、激昂,力度和节奏感极强。
1957年后,改革运输工具,炸暗礁、平滩涂,小“火轮”代替了大木船,“涪江号子”逐步结束了它作为冲流闯滩号令的作用,于80年代中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现在会唱“涪江号子”的人越来越少,年龄最小的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它正以历史最快的速度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涪江号子”高度濒危。
历史价值:“涪江号子”词一般是船工们将各地风情、古迹传说、神话故事、船工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加工提炼而成。一是描述涪江两岸的风土民情,古迹物产。二是反映船工们战滩斗险的劳动风貌及凄苦悲惨的时代命运。三是表达船工夫妻真挚的情爱及调侃异性的诙谐情趣。
艺术价值:“涪江号子”是涪江沿岸船工们拉纤、摇橹、推桡时唱的歌谣,它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劳动歌谣形式。“涪江号子”大量使用赋、比、兴的手法编唱号子词。一首“涪江号子”不仅是一首韵味无穷、美妙无比的诗,而且是一首雄壮威武、气势磅礴的交响曲,音乐化了的涪江号子……那种石破天惊般的高亢激昂,让人荡气回肠,它使血液像江河一样奔腾,塑造着一种“人定胜天”的特殊艺术形象。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2-5-15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发表于 2012-5-20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顶起···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