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外地读的书,这几年读书的时候趁着寒暑假放假机会,喜欢沿途在各个城市晃悠,体会到了不同城市的方方面面,也发现了内江与之的差距。回内江也6年样子了,下面我就以自己的想法来818内江的方方面面。
1、居民素质:为什么这个要放到第一个,因为家以民为基,国以民为本,为什么中国现在出国的大款越来越多,可中国人仍然得不到世界的尊重?就内江的居民素质,我不想多说,这里面既有经济原因,也有ZF引导因素,还有社会文化氛围参杂。不过这里还是要重点说一个方面,那就是思想观念的开放程度。因为我去过很多沿海城市,和当地人也有接触,回来后就感觉内江本地人的思想多半都非常蔽塞,缺乏那种敢闯敢干的精神,宁愿每天安于小茶馆和麻将馆的日子。另外要特别区分一点,这里说的思想开放是基于理性基础上的,不是那种假大空的口号。
2、政府服务部门:和其他先进城市真的差距灰常灰常的大。回内江来那么多年,听说过各种奇怪的工作方式,比如某某垄断单位职工月收入3000多,就自己出1000聘用一个人帮自己干活儿,自己则每天麻将玩耍;又比如有些乡镇单位基本就上午干活,下午很难寻见人影。当然,这两年加大了治理,情况缓和了一些,不过仍然存在。至于吃拿卡要,这些貌似是全国通病,就不一一点出了。
3、城市建设:不知道面对ZF抛出的一个又一个口号,大家是神马看法,反正我只觉得无聊。如果当年那个大企业在内江落户了,那么提这些口号似乎顺理成章。不过现在关键是内江缺乏工业和完整产业链的支撑,基本算一个空心城市。百万城市,需要的不光是城区的简单扩大,还需要能吸引人定居,而内江的工作、企业的现状大家也是看见的,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何吸引外来人口定居形成稳定的社区?而且随着各条高速路的开通,内江的区域优势其实是在降低,高铁也是基本不能指望的,个人觉得以内江的工资水平,高铁也就是一个观光旅游列车,目前很多已建城市的高铁已经因为上座率低负债累累。
4、房价问题:说起来我也算刚需一族,虽然俺还没有对象,算伪刚需。我听到的关于内江房产相关的东西综合起来有这些:一是内江是一座房价的孤岛,外面的开发商很难进来,很难拿到地,基本就内江本地的几个开发商在忽悠,而且内部形成了利益链共同体,互相抬价;二是ZF参与抬价,最明显的就是所谓赠送面积,这对老百姓来说有两个坏处,首先是赠送面积不计入产权,若干年后拆迁,你就少了那么几十平,虽然你实际是为那几十瓶出过银子的,再就是可以抬高单位房价,100平不赠送面积需要100万那么每平1万,和70平赠送30平需要100万那么每平1万4左右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游戏,ZF和开发商为刀俎,买房者为鱼肉。不过,内江的商品房主要还是以改善型住房为主,炒房的其实不是太多,而且内江炒房人是不差钱的。三是廉租房,不知道这个是怎么审核的,反正开着私家车出入廉租房小区的比比皆是,难道廉租房那块都是风水宝地,一入住立马就发达了?哎.....,只有看全国大走势了。
5、工作问题:个人觉得内江其实应该算做消费类城市,虽然娱乐业不是很发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内江基本木有大型的工厂和企业(记得当年有,哎),而且内江连自己的地方银行都没(老人说以前曾有过,垮了),相比企业工厂,内江的餐饮业那算可以,内江面享誉中国啊,2两都8元了。相比8元钱才2两的面,内江月平均收入是多少?到1500没有?还好内江的肉和蔬菜相对川内其他城市来说不算太贵,不过我想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日子过得多紧巴的。现在的现状就是内江年轻人除了当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或者垄断行业的,基本都想往外地跑了。长此以往,内江在年龄结构上也要空心了,全是留些老年人在本地,要消费没消费,问题倒是一大堆,大城市建设也就泡汤了。
6、内江当前最紧要的问题:看了其他坛友的各种说法,个人觉得没那么复杂,内江当前最紧要的还是补基础,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管你啥子新城建设、大城市建设、XX新城,都是浮云。这个基础没别的,就是老唐在的时候喊的招商引资,虽然做法有待商榷,但老唐的方向是对了的,也抓准了症结所在。只有在内江本地培指出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地方经济税收有了来源(几年内不大现实)、就业岗位有所增加、居民收入有所提高、居民消费有所增长,人文环境有所改善,才能为内江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恩,扯了那么多,其实我都是在胡说,你们就当看笑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