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251|评论: 55

蓬溪又“抢人”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8 21:01 | |阅读模式

    今年蓬溪又扣了助残费,每人147元。对象是除退休职工外的所有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公务员,教师,事业干部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人等。钱是扣到了人头,但是却没有给个人开发票。要说关心、帮助残疾人是应该的,可是蓬溪这么强行扣未免让人不太想得通。请问政策依据何在?执行的又是什么标准?简直是瞎搞!!!!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21:02 |
请大家关注,也请有关部门重视。

发表于 2006-8-18 21:21 |

哈哈~~~~~~~```

这点都是少的老哦~~~你们的那一万准备好了没有啊?

发表于 2006-8-18 21:06 |

我们也被扣了,不知道要扣到何年何月啊!!!!!???难道说现在在农民手中收不到钱了,要在我们身上找损失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22:14 |
  反正我们这里有几个人是不会交的。以前单位还差我一万工资没给呢,我拿那张欠条他们又不要。反正现在的政府是爱进不爱出。涉及到这些东西,他们就拿我们当干部;要是提拔或者是搞福利,从来没我们。有没有看领导干部患政绩“饥渴症”,干部职工遭遇借款寒流 啊,不知道是哪位兄弟发上去的,有脾气!!!

发表于 2006-8-18 22:11 |
国家法律法规何在?请上级领导多多关注.[em02]

发表于 2006-8-18 22:07 |
楼主说的事情都是事实,请版主将此事转叫相关部门,认真调查.,欢迎各新闻单位到蓬溪来明查暗访[em04]

[推荐]网吧专用机箱推荐(超实用!)

[推荐]网吧专用机箱推荐(超实用!)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22:25 |

一万???我一个月500多,哪来钱??实在没办法,我就向单位领导借,保证欠帐不赖帐。或者领导给我担保,我还可以贷款几十万,把我们单位的任务全完成了。

发表于 2006-8-19 15:36 |

尽管是助残行动也不应强行实施。此类行经实在不理,不法,不德,希望上级有关单位能够查实。我也经常策划公益类的社会活动,也不乏爱心捐款活动,但都只是很好的去倡导捐款,效果还是不错的,而且每次捐款后,款项接受单位都是如数出具发票的。

[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6-8-19 17:51 |
有没得相关依据嘛,如果有省级的文件,嘿嘿,那就不要在此说这个事了哈.

发表于 2006-8-19 14:16 |
蓬溪还真是个多事之秋啊!不知有关方面作何感想?

发表于 2006-8-19 14:16 |
七楼的朋友说的好,政府集资、摊派、捐资,把我们每个人都想的到。可提拨、升迁、重用、奖金、福利、子女安排等可就没有你我的份喽!那个时候,他们就只想得到有钱人、身边人、亲戚、朋友、同学、同事、战友、铁哥们了!

发表于 2006-8-19 14:30 |

说得好,顶!!!!!

[em02][em02]
发表于 2006-8-20 08:51 |
管他对不对,先顶一把再说!


第6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不得不管盘闲事 于 2006-08-18 10:08:42.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发展也要顺民心合法度
8月11日,在四川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诞生地——蓬溪,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该县个别领导置国家的有关金融法规于不顾,漠视干部职工的客观困难,强制要求全县除教师之外的所有干部职工按照县级5万以上、科级2万以上、其他职工1万以上的标准,借款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蓬溪的借款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蓬溪,干部借款成为街头巷尾、茶坊酒店,甚至机关办公场所的热词。群众议论最多的是借款,公务人员热烈讨论的也是借款。国内主要媒体新华网《反腐论坛》、人民网《强国论坛﹒反腐倡廉讨论区》、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群众呼声》和《麻辣杂谈》、四川在线《天府时评》及其各位读者,也以极大的热情关注此事。各位网友纷纷发表评论,呼吁有关监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出面制止,劝诫蓬溪的有关当局迷途知返。
蓬溪的借款事件,暴露了我们的个别领导干部法制意识的欠缺。1998年7月13日,朱镕基总理签署的第247号国务院令明确规定,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或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都属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不管蓬溪的创新投资促进会是否在民政部门登记,它只是一个民间组织,只要没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其经手数千万元借款的行为就是非法的。其吸收的款项从一开始就不受法律保护,如果今后有什么损失自然由参与人自行承担。2004年2月18日,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明确规定了对类似问题相关责任人的纪律处分条规。正如网友和气能生财所说,蓬溪的这次借款,其实就是对蓬溪干部职工政策理论水平的大检验。是按政策办事,还是按少数人发热的头脑办事?是对制度负责,还是对少数头脑发热领导人的盲目冲动负责?
蓬溪的借款事件,也暴露了我们的个别领导干部发展观的功利性。正如网友荷叶莲花藕斗斗所说,发展既不能一味等待观望、坐享其成,也不能不顾客观实际盲目冒进。蓬溪的发展和建设,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办到的,必须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并不是要把全县干部群众口袋里的票儿拿来全用光,也不是把蓬溪的所有资源都耗尽,关键是要通过我们的宣传工作、组织工作,通过一系列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全县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形成为发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良好局面。自古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如果为政者没有群众的支持,要发展谈何容易。除非是把全县4亿多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搞完耗尽,也除非是怨声载道、民怨沸腾,到时只能落个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
蓬溪的借款事件,也暴露了我们的社会表达机制的缺失。尽管街头巷尾和网上舆论反对声不断,但没见蓬溪的有关部门站出来说明情况,化解民怨。据蓬溪的朋友说,这几天有关领导天天找职工谈话,从原来泛泛而谈地要求借款,到现在人人过关似的要求职工填写入会申请书,申报向中国工商银行贷款的方式和额度,催收借款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我真不知道民众的意愿该算什么?也不知道蓬溪的个别领导干部权为谁用、执政为谁?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789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楼主| 发表于 2006-8-25 21:22 |
蓬溪还真是个多事之秋啊!不知有关方面作何感想?

 楼主| 发表于 2006-8-25 22:33 |
QUOTE:
以下是引用pxzc在2006-8-19 14:16:00的发言:
七楼的朋友说的好,政府集资、摊派、捐资,把我们每个人都想的到。可提拨、升迁、重用、奖金、福利、子女安排等可就没有你我的份喽!那个时候,他们就只想得到有钱人、身边人、亲戚、朋友、同学、同事、战友、铁哥们了!

发表于 2006-8-27 12:29 |
看来蓬蹊班子该动了。

发表于 2006-8-27 10:40 |

悲哀的现状

发表于 2006-8-29 11:01 |
特别提示: 本帖只代表 不得不管盘闲事 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作者本人或 强国社区 联系。
   
 
 
领导干部患政绩“饥渴症”,全县干部职工遭遇借款寒流
[不得不管盘闲事] 于 2006-08-11 17:35:19上贴

领导干部患政绩“饥渴症”
干部职工遭遇借款寒流

今天,川中蓬溪发生一件咄咄怪事。该县以县委、政府的名义召开动员大会,要求全县干部职工(教师除外)个人借款助推蓬溪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此次借款不分家庭经济条件好坏,只论职务级别,要求全县1000余名干部职工借款3000万元。其中,县级干部借款5万元,科级干部借款2万元,一般干部职工借款1万元。为增加借款的吸引力,该县开会说,借款期限为3年,到时还本分红。其中,第一年的红利为8%,第二年的红利为9%,第三年的红利为10%。
为使借款合法化,该县相关部门钻政策空子。由民政部门批准设立创新投资促进会,采取行政手段要求干部职工个人向基层工会委员会写入会申请,并由县委督查室和县政府督查室具体负责专题督查。
据知情人透露的信息,该县今年先后开工建设了城河治理、国道318线改道(即修建绕城公路)、上游工业园等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而作为革命老区的蓬溪,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干部职工的工资福利本来就欠账太多。许多干部职工上有老、下有小,一人工资三人吃饭,外搭子女还要读书,平时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为继,真不知道这类群体该如何应对这次借款?
[em01][em01][em01]

发表于 2006-8-29 10:59 |
第66条回复: 参与讨论 推荐 收藏
作者:不得不管盘闲事 于 2006-08-18 10:08:42.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发展也要顺民心合法度
8月11日,在四川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诞生地——蓬溪,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该县个别领导置国家的有关金融法规于不顾,漠视干部职工的客观困难,强制要求全县除教师之外的所有干部职工按照县级5万以上、科级2万以上、其他职工1万以上的标准,借款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蓬溪的借款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蓬溪,干部借款成为街头巷尾、茶坊酒店,甚至机关办公场所的热词。群众议论最多的是借款,公务人员热烈讨论的也是借款。国内主要媒体新华网《反腐论坛》、人民网《强国论坛﹒反腐倡廉讨论区》、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群众呼声》和《麻辣杂谈》、四川在线《天府时评》及其各位读者,也以极大的热情关注此事。各位网友纷纷发表评论,呼吁有关监管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出面制止,劝诫蓬溪的有关当局迷途知返。
蓬溪的借款事件,暴露了我们的个别领导干部法制意识的欠缺。1998年7月13日,朱镕基总理签署的第247号国务院令明确规定,未经依法批准,以任何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或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都属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不管蓬溪的创新投资促进会是否在民政部门登记,它只是一个民间组织,只要没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其经手数千万元借款的行为就是非法的。其吸收的款项从一开始就不受法律保护,如果今后有什么损失自然由参与人自行承担。2004年2月18日,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明确规定了对类似问题相关责任人的纪律处分条规。正如网友和气能生财所说,蓬溪的这次借款,其实就是对蓬溪干部职工政策理论水平的大检验。是按政策办事,还是按少数人发热的头脑办事?是对制度负责,还是对少数头脑发热领导人的盲目冲动负责?
蓬溪的借款事件,也暴露了我们的个别领导干部发展观的功利性。正如网友荷叶莲花藕斗斗所说,发展既不能一味等待观望、坐享其成,也不能不顾客观实际盲目冒进。蓬溪的发展和建设,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办到的,必须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并不是要把全县干部群众口袋里的票儿拿来全用光,也不是把蓬溪的所有资源都耗尽,关键是要通过我们的宣传工作、组织工作,通过一系列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全县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形成为发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良好局面。自古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如果为政者没有群众的支持,要发展谈何容易。除非是把全县4亿多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搞完耗尽,也除非是怨声载道、民怨沸腾,到时只能落个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
蓬溪的借款事件,也暴露了我们的社会表达机制的缺失。尽管街头巷尾和网上舆论反对声不断,但没见蓬溪的有关部门站出来说明情况,化解民怨。据蓬溪的朋友说,这几天有关领导天天找职工谈话,从原来泛泛而谈地要求借款,到现在人人过关似的要求职工填写入会申请书,申报向中国工商银行贷款的方式和额度,催收借款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我真不知道民众的意愿该算什么?也不知道蓬溪的个别领导干部权为谁用、执政为谁?


谢谢您的阅读, 您是本文第 3789 个阅览者 关闭窗口
[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em02]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