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一个纯净的思想境界。让凡人看不见也摸不到。现在很多人都谈佛,信佛。去寺庙烧香,拜佛。也有很多人想成为佛,也想死后去西天极乐世界,免受疾苦。
人。具有肉体和思想,以真实的形体存这个自然当中。为了维持“形体”和“思想”的正常消耗,就要有平常的衣食住行来供养。供给与消耗达到平衡的时候人就没有烦恼,当供给与消耗不能平衡,就会产生烦恼。那么让这种烦恼消失的办法就必须要让供给和消耗达到平衡,主要的办法就是减小思想上的过渡消耗。这种意愿和方法可以理解为佛。
有句话叫,开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
这就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看待事情的长度和深度。打个比方,我们看一个板凳。没修禅的时候看,他就是个板凳,用来坐的。
修禅以后再看。几十年前他是个木头,几十年后可能被烧毁变为灰。哪里是什么板凳啊。
再往高修,从新看这个板凳。我能知道这板凳的前五百年和后五百年是什么样。但是又有什么用呢,他只不过是个板凳而已,我无法改变他的历史和未来,那我只有尊重他的存在,不管他变成什么样。对于我来说,他只是个板凳而已。何必自寻烦恼去思考这个问题呢?
这就是无知,有知,悟知的一个过程。对生活感悟高低影响看事情的深远程度。
现在的社会很难看淡,遇到事情还是迷惑,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去经历和感悟。那么如何能真正看淡?必须要经历从开始到结束这样的过程,有些人能自己感悟,有些人需要别人指引才能感悟。当你看清很多事情以后,自然就看淡了。到那时候你就成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