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015|评论: 21

[旅游·户外] 民风十足的石孔婚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晚发了几篇我去年写的博文,想不到有如此多的乡亲们在关注,今天再贴一篇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川北唯一没被世人所发现的千年古寨.在此抛砖引玉,欢迎拍砖.
                                              民风十足的石孔婚宴
     石孔一个古老文明的山间小镇,这里有着千年的文化沉淀,循规问矩民风民俗特别浓厚,无论娶亲还是嫁女都要大办宴席,锣鼓喧天鞭炮齐明,村里村外整个小镇热闹非凡。
    石孔的婚礼很是讲究的,婚礼举办的日子也不是随便定的,首先,在镇上找一精通风水八卦的人,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算出个“子丑寅卯”来决定良辰吉日。
  日子定下来后男女双方在村里各找一位咨客(相当于婚礼主持),咨客一般是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且懂当地的规矩礼节,主人家当天的一切与婚礼有关大小事务都交由他安排。他不仅要接待来客,安排席位,还要管理客人送礼记帐、红包发放,按照石孔规矩主持拜堂成亲仪式等,简直是一“大管家”。
    婚宴开始,先由咨客用固定方言当众致词,大意就是感谢各位前来祝贺之类,然后,乡村吹鼓手吹奏一段曲子以示入席正式开始。入席是由咨客安排的,一般会先安排对方的亲戚亲人首轮就座,且要按对方亲属关系安排在堂屋入席以示尊重,第二轮席是本方亲属和邻居好友,如人数太多还会安排第三轮,第三轮席又叫尾席入座是自家帮衬的乡里乡邻。席桌一般是方桌,在石孔这张方桌可有讲究不能乱坐,以主人家神龛方向为上席位,上席位坐长辈或长者然后顺时针按辈份高低分别就坐。
    就座完毕,又是一阵唢呐吹奏,上菜生双手托盘上来筷子杯具纸巾,此时大家一边擦筷子杯具一边推举本桌的“酒司令”,石孔的“酒司令”是为本桌斟酒控制喝酒气氛的,推举出“酒司令”后,唢呐再次响起头道菜上来,一般是几碟糖果、炒花生或豆瓣之类,这叫“干盘子”是不算菜的。第二道是正菜,正菜共十道分别有“品碗”“扣碗”“蒸碗”“砣子碗”等等,好多我都叫不出名字,反正这菜都是当地厨倌师按祖传的手艺烹制,味道地道纯正,香飘四溢色泽鲜艳,客人吃后是赞不绝口,至于这些民间厨师为何有这等手艺,我在以后的博客再介绍。十大正菜过后就上配菜,配菜一般由炒菜、卤菜、海鲜组成。正菜是传统固定不变的,配菜是看各家的经济实力了,有些人家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是应有尽有非常显摆。最后下饭菜,一般是主人家的泡菜和一大盆清汤以及每人一小碗米饭。
    这下应该介绍喝酒了,石孔人个个海量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整个几碗,喝酒用小碗不用酒杯,且一般都是60度的散装酒,这种散装酒也是村里老酒厂土方土法自酿的,这酒度数度高劲大味辣,石孔人可不怕,偏爱喝这种酒。喝这种酒要注意防火,据说有人一边喝酒一边抽烟结果引发了火灾。
     在上到两道正菜后大家开始频频举杯,这一阶段是随意喝不用将碗里酒喝干,人家举碗你可跟着适当喝点没人劝你的,随着菜越上越多酒开始发力,脸红话多酒兴要上来。新郎新娘在咨客的陪同下向每桌席敬酒,“敬酒”时大家说些祝福的话,酒嘛是意思意思不用回敬。“敬酒”过后便由““酒司令”牵头发起劝酒,“劝酒”是石孔酒宴的重头戏,也整个酒宴的高潮部分,石孔人“劝酒”有些牵强随便找个理由就要和你喝一碗,不过你也可找个理由不喝,这个理由要说得过去,在座的大部分支持你就可以推掉这碗酒。因此,去喝喜酒家里会派个酒量高且能说会道的参加,否则,石孔有句老话醉死你不犯法。
    往往一桌酒喝下来,大家都是喝得二麻二麻的,走路是两脚发抖,说话是大声过吼,有些喝得分不到东南西北,要家里妻儿老小给搀回去,不过最后还是主客皆大欢喜。第二天回门酒照样开席,昨天趴下的今天“雪耻”机会可来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2-1-12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lol

发表于 2012-1-12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搞几张结婚照片更有特色。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12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风朴实,原汁原味原生态,方言生动幽默有趣,写得好。
好文字。
如果有现场照片就更完美了。

石孔是个好地方!

石孔的唐书记和魏国源乡长都不错!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12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孔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厚道,石孔风光秀美,人杰地灵。
大山藏明珠,石孔出贡米。
千年石孔,一品贡米。

发表于 2012-1-12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OKOKOKO...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12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1-15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ZSDSCas

发表于 2012-1-15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图无真相。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流氓有文化 的帖子

今年回家一定多拍些照片,让朋友们更地多了解石孔古镇的风土人情,分享近乎完美的原生态山寨文化.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蓬安霸天 的帖子

过几天就上传

发表于 2012-1-19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
发表于 2012-1-27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12 14: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石孔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厚道,石孔风光秀美,人杰地灵。
大山藏明珠,石孔出贡米。
千年石孔,一品贡米。

说得好,就是这文化没走出去???,形成产业链,带动地方经济,给老百姓受实惠。

     
千年石孔,一品贡米


地方干部干部有责任呵!!!!!!!!!!!
发表于 2012-1-28 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红石头 的帖子

蓬安石孔乡,有我翟姓族人一支在此繁衍并安居乐业,继而开枝散叶。借助潺潺川流,探索源头。溯源,是缅怀、是感恩,也是功利及短视社会的缓冲。三炷清香,饮水思源,这样我们才能在茫茫人海中不失落了根,把根扎得更深。作为国家的一分子,我族团结奋进,在清明即将到来的时候,广泛启动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中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可促进国家民族认同、凝聚人心、激发民族意志,可扭转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http://www.mala.cn/thread-2453446-1-1.html

发表于 2012-1-29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2-2-3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红石头先生商榷一下几个小问题:
  1:先生说的咨客应叫咨客师。
  2:婚礼的那天早饭后,咨客师要写主人家准备纸笔写婚联,是用大红纸手写的,原滋原味,写好后要张贴在主人家的大门和新郎的新房的门上以示喜庆。
  3:结婚的男方叫新郎倌,女方叫新人。
   4:新人要到新郎家时还有很多规矩的,比如男方家要安排亲友去迎接女方家的送亲客,新人进门时还要抬脚礼,抬脚礼一般都由男方家的母亲放在新人的鞋子里,有的还要举行跨火盆的仪式。
   5:新人到新郎家后,由迎亲客陪同到新郎家准备的新房内坐下,新人坐下后,男方家的晚辈要给新人端洗脸水,端去后,新人要给晚辈小礼的。
    还有很多细节的程序,先生没有说到,这些细节比较原始并延续了很多年,60、70的人大都经历过,都知道。现在很多80后,90后都不知道了,现在很多农村的人家都在城里为子女举行婚礼,这些原始的习俗有失传的可能,建议先生将这些婚俗加以整理。

发表于 2012-2-3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兄有才!你的文章和如画兄的发图相得益彰。的确是“食色性也”!!!继续发好文章;P;P

发表于 2012-2-6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辞职回家,正想找个工作。。。。求工作!求工作!

发表于 2012-2-8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P;P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