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38|评论: 0

高贻森林亲历游记:石韵洞趣太姥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7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贻森林亲历游记:石韵洞趣太姥山扳指算来,至今我已游过泰山、庐山、普陀山等不少名山。泰山的雄伟、庐山的秀美,武夷山的大王峰、雁荡山的大龙湫,佛宗道源的天台山、海天佛国的普陀山,“山因革命而高,地因人杰而灵”的井冈山、“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九华山,都深深地嵌入了我的记忆之窗。
春光明媚。经杨家溪漂流和嵛山岛观光之后,我游览了太姥山。游罢此山,觉得民国时期福鼎县令陈廷桢所题写的“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上天有穹洞,入地多幽窿;胜景无穷致,游人思来重”一诗,比较准确地道出了太姥山的神韵。
在陈廷祯的诗中,写到了石,写到了洞。的确,太姥山的石,其形不俗,其韵动人。在游步道中行走,如同走在一幅超凡脱俗的图画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观赏,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岩石,让我倏然间毫无由来地想起曾在邮票上见过的河北省武强县的木版年画,风格古朴而稚拙,表现出独特的刀味木趣和笔情墨意。河北与福建,相距万里之遥。年画与岩石,风马牛不相及,但两者在神韵与情趣方面,或许又存在着某种相通的东西。此外,游过太姥山后,我明白了看山看石即是品画赏图,不光要观看其形,更要感悟其韵、其意、其境。“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你想象着那岩石像什么,就像什么,没有也不需要什么标准答案;你感受到什么特别的韵致,也不妨对此韵细加体味,因人而异,无可无不可。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