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40|评论: 0

[中小学生学习手机报] 中小学生手机报12.12

[复制链接]
mox

发表于 2011-12-12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12月12日
农历冬月十八  星期一

【热点导读】


◆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广征民意
◆中国留学生22.6%为高中生
◆成都五年内将派三千生出国
◆警惕!7家长连接诈骗电话
◆《小明你还好吗》爆红网络
◆伤自尊!迟到生被拍照示众
◆孩子给词语找"婆家"增词量
◆历史沉钩:古代大牌稿酬高
◆教师手记:英语课增趣四法
◆原来如此:月全食历史传说
◆微型解语:四大名著的"他"
◆好书推荐:<和父亲去旅行>


本报订阅:发送903到10658678即可定制,3元/月!
读者互动:投诉乱收费、体罚等不良现象,请编辑短信内容发送到106586789030

=============================================
★教育要闻★

关注: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广征民意,为期一个月
-------
就校车安全问题,国务院法制办11日正式公布征求意见稿,以保障就近入学,大力发展公交,重点支持农村校车服务为总体思路。公众可在2012年1月11日前对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建议。

据了解,草案涉及驾驶人资格、校车服务提供单位、监管方式、校车使用许可、校车通行安全、校车资金来源、法律责任等方面,除此以外,还对校车赋予了3项优先权:校车运载学生时,交通警察应当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校车可在公交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交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校车需在道路上停车上下学生时,后方车辆应当停车等待、禁止超越等。

>>公众可通过以下3种方式提出建议:

1、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http://www.chinalaw.gov.cn);
2、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2067信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邮政编码:100035),需于信封注明“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字样;
3、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xcaq@chinalaw.gov.cn

★每周互动-读者发言★

目前,在征求意见稿中,有规定校车驾驶人应有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资格,年龄不超过60周岁;行车途中不避让校车的,将处500元以下的罚款;出现严重安全问题的,将吊销其办学许可证,有关负责人2年至5年内不得从事学校管理事务……就校车安全问题,你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你又怎么看待校车享有特权这一举措?本报欢迎你畅所欲言,每周五将选登部分读者回复,“每周互动”期待你的参与!

互动方式:请编辑短信内容发送到106586789030

=============================================
教育部:高中生留学已占中国留学生总数22.6%
-------
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留学输出国之一。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10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就达28.47万人。据《2011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目前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占我国总留学人数的22.6%。

警惕!7名学生家长连接诈骗电话
-------
“你好,我是小学的老师,你儿子在学校里突然昏倒,被送到川大华西医院急救,需要家长马上签字进行手术,请你立刻赶到医院。如果来不及,我可以代你签字,但你得往医院账户里打住院费……”近日,家住成都的刘女士突然接到自称儿子“老师”的电话,心急如焚的刘女士立马驱车赶往医院,可到了医院,却没找到“受伤”的儿子,医护人员告诉他:“你可能被骗了。”从12月6日下午到7日上午,已有7名儿童的家长来找孩子,并且都就读于同一所小学。后经证实,电话全都是骗子打的。提醒:家长接到这样的电话要保持冷静,先联系学校或医院方面进行确认,不要轻易汇款。

5年内,成都武侯区将派三千学生出国
-------
日前,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正式将武侯区确定为全国首个“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实验区”。据了解,武侯区计划在5年内派出300名教师、3000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接纳100名外籍教师、1000名外籍学生到区内任教和学习。

“小明”有了成长主题歌:<小明,你还好吗>
-------
最近,一首名为《小明,你还好吗?》的歌曲爆红网络,短短几天,点击率高达30多万,引发许多80后一代的共鸣,歌中的“男主角”不是别人,正是陪伴着许多人走过学生时代,出现在几何题、物理书、英语课文里的“小明”。创作者徐誉滕认为,“小明这个名字这么普遍,但形象却又十分模糊,小明就像是每一个一路成长起来的普通青年。”有意思的是,此歌MV开始前的一段夸张独白,出自周星驰的专职配音石班瑜的嗓音。

=============================================
★图片新闻★

伤自尊!海口一中学迟到者被拍照示众
----------
“不仅罚站还拍照,耽误我们上课,还伤了我们的自尊心。”近日,海口市第十四中学的学生向海口网反映称,学校上个月出了新规,对迟到的学生进行罚站,并拍照张贴,太丢人了。

记者来到了海口市第十四中学,在校保安室,亲眼目睹了学生被罚站的整个过程,约有30名迟到的或没有穿着校服的学生,在值日老师的指挥下站成一排(如图)。多名被罚站的学生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只要迟到就会被罚站,即使是下雨也要打伞站在校门口。据了解,除迟到外,学生不穿校服、染发、烫发、男生留长头发等行为都会被罚站。

一位老师手持相机在给被罚站的学生拍照,有学生不敢看镜头,微微把头低下。有学生称,老师拍照后会将照片贴到大门外公示。对此,学校老师否认,称拍照只是给班主任看,并通知家长,希望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好学生。

=============================================
★学习园地★

中学化学:气体制备口诀
-------
气体制备首至尾,操作步骤各有位,发生装置位于头,洗涤装置紧随后,除杂装置分干湿,干燥装置把水留;集气要分气和水,性质实验分先后,有毒气体必除尽,吸气试剂选对头。有时装置少几个,基本顺序不可丢,偶尔出现小变化,相对位置仔细求。

小学生满分作文:我喜欢的水彩笔
--------
我有一盒水彩笔,它的盒子很漂亮,打开盒子就是小巧玲珑的水彩笔了,别看它们身材小,但是很好用。

外盒正面,湖蓝色的底子上画着两只可爱的米老鼠,它们正向着我们招手。米老鼠前边站着一只唐老鸭,看起来它高兴极了。右边还有一只睡着的小狗,看它睡得多香啊!最下边有一只米老鼠正在开高级的小汽车。侧面的粉蓝底子上写有不少英文字母,还画有米老鼠弹琴和米老鼠唱歌的样子。反面的图案和正面的图案是一样的,只是多了几个英文字母。

拿着长方形外盒上面的扶手,再轻轻的按住开关就能轻而易举地打开盒子了。里边装有十二支水彩笔,各是柠檬黄、金黄、浅绿、翠绿、浅蓝、深蓝,还有粉红、桃红、大红、紫色、褐色、黑色。每支水彩笔的笔杆上都印有不同的米老鼠图案,如米老鼠上街,米老鼠过生日,米老鼠变魔术……

我喜欢我的水彩笔,因为我能用它们画出一幅幅和平的五彩世界,画出我的梦想。

=============================================
★专家坐镇★

游戏拓展词语量:让孩子不再“失语”
-------
细心的家长和老师会发现这样的现象:面对美丽的景色,动人的场面,感人的事件等,我们的孩子心情激动,有的却“无话可说”。性格内向的孩子,眼睛扫来扫去,快速地搜集信息,嘴巴却不愿说话;性格外向的孩子,则情绪变得亢奋,伴着肢体动作,嘴里发出夸张式的感叹,如“哇噻”、“好美哟”、“好感动”之类,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表述。

通常情况下,孩子掌握的词语量越多,他对外部信息的反应就越灵敏,其思想表达也越顺利;孩子掌握的词语量越少,则对外部信息的反应就越弱。词语量贫乏的孩子,经常出现思维受阻现象。

下面特别介绍一种有趣的积累词语的方法,叫“我给词语找婆家”。具体做法是:比如周末家长要带孩子去公园或某地玩耍,去之前,家长与孩子共同设想,玩耍时可能会看到什么样的景物,碰到什么样有趣的事情。想好后,家长则问孩子:如果要把刚才设想的东西说出来,可能会用到哪些词语呢?这时家长鼓励孩子从教材或其他书本里挑选6-10个词语,写在纸条上,放在衣袋里。到目的地玩耍时,看到有与自己所选词语相似内涵的景物或情境时,就用这个词语说一个句子。说出了一个恰当的句子,用了一个词语,就算“嫁”出了一个“女儿”。这样直到把纸条上的“女儿”“嫁”完为止。

=============================================
★教师手记★

英语课增趣“四法”
-------
英语课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非常枯燥。整节课下来,往往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本人总结了一些办法,即通过为课堂增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是歌曲增趣。歌曲向来是学生喜欢的项目。比如在上课前,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合唱一首英语歌曲。这些歌曲可以是幼儿园时期的歌曲,也可以学习一些比较好学的校园英语歌曲,甚至是流行英语歌曲。当然歌曲不仅可以应用在课前,更可以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只要适当即可。

二是故事增趣。在组织教学中,适当添加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英语故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讲授apple(苹果)一词时,就可以给大家简要讲述一个关于苹果的英语故事:有一段时间,美国学生经常在老师的课桌上放一个光鲜的apple,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但是后来,一些学生就希望老师吃了自己给的apple之后,对他们的作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个好分数。因此这些送老师光鲜apple的学生就被称作为Apple-polish!(光鲜的苹果)久而久之,凡是拍马屁的行为就被叫做Apple-polish!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不仅记住了apple这个词,同时还了解了Apple-polish这个富有寓意的日常用语,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学生兴趣普也遍提高了。

三是小组活动增趣。比如在单词复习课上,我们就可以开展小组竞赛活动,更可以让学生分别代表一些字母,组建单词。在对话练习中,可以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分组练习;在情景英语练习中,可以让学生模拟场景,进行现场的表演。

四是肢体语言增趣。比如我们在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时,就需要有感情地朗读。特别是人物对话部分,就必须要求学生体会人物感情,并表达出来,甚至要通过夸张性的肢体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
★科学图闻★

气候变暖食物减少致成年北极熊残杀幼仔
----------
据外媒报道,在近日召开的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年度会议上,环境摄影记者詹尼-罗斯公布了一幅惊人的摄影作品。图片显示,一只成年北极熊正在用嘴将一只刚刚被它杀死的北极熊幼仔的尸体从海水中拖到浮冰上(如图)。据罗斯介绍,她的这幅作品拍摄于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的奥尔加斯特里泰特水域。

北极熊通常捕猎海豹为食,但是在非常饥饿又没有找到海豹时,它们就会努力寻找其他替代目标,甚至一些体形较大的北极熊会以同类为捕猎目标。罗斯解释说,“这种同类间的捕食现象时有发生。然而,根据观测的数据,这种现象现在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气候变暖,海冰大规模消退,这就造成了北极熊被困于食物短缺的陆地之上。食物短缺的季节越来越长,北极熊同类残杀的现象也就越来越频繁。”

=============================================
★教育副刊-醒脑语录★

>>“中国不缺中国制造,中国缺中国创造;中国不缺历史,中国缺反思;中国不缺人才,中国缺想象力;中国不缺教育,中国缺童年;中国不缺‘德’,中国缺‘德行’;中国不缺‘心眼’,中国缺大智慧;中国不缺知识,中国缺常识;中国不缺解释者,中国缺提问者;中国不缺刀柄,中国缺刀锋。”(新周刊)

>>马和牛赛跑,牛肯定输,但这不能够证明牛的无能,而是安排这种比赛的人的无能。而教育者们只看到马的速度,却没有看到牛的力量。(人大附中副校长王金战如是说)

>>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套用之:评判一所大学,看它选择向谁颁发荣誉。(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生前的话)

>>不要盲目地反对进步,但要反对盲目的进步。(意大利西拉俱乐部的座右铭)

>>当年只要求孩子学习再学习,努力再努力,而不顾人伦天理,坚决反对女儿交往异性,时至今日虽悔悟自责,然女儿青春难再……(成都一母亲印发“自责名片”为博士女儿征婚)

>>如果你想成功,全世界的人都会来帮你!(成都读者138****4197)

★读者有话说:如果你有什么原创语句,或是让你印象深刻的“醒脑语录”,不妨与我们分享,每周一将选登部分“醒脑语录”与大家共勉。

互动方式:编辑短信内容发送到106586789030

=============================================
★教育副刊-原来如此★

知道月全食成因,那么历史呢?
-------
12月10日的月全食,不管你有没有看到,反正我没看到!据了解,这是继2001年1月10日之后,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月全食,整个过程持续约五小时。

人类对月食的观测记录以及研究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代,一些伟大的学者对包括月食在内的各种天象进行了长期的观察,这些人没有什么仪器,仅仅用简单的测量和超牛的大脑就能估算地球、月亮和太阳三者的尺度及相互之间的距离。下面,我们从“月全食”的历史和传说角度来做更深入的了解吧。

古时候,人们不懂得月食发生的科学道理,像害怕日食一样,对月食也心怀恐惧。外国有人传说,16世纪初,哥伦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买加,与当地的土著人发生了冲突。哥伦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个墙角,断粮断水,情况十分危急。懂点天文知识的哥伦布知道这天晚上要发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来,就不给你们月光!”到了晚上,哥伦布的话应验了,果然没有了月光。土著人见状诚惶诚恐,赶快和哥伦布化干戈为玉帛。

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月食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记录,其次是中国公元前1136年的月食记录。月食现象一直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早在1881年前,中国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就弄清了月食原理。

公元前4世纪,亚里土多德从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而推断地球是球形的。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和公元前2世纪的伊巴谷都提出通过月食测定太阳一地球一月球系统的相对大小。伊巴谷还提出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同时观测月食,来测量地理经度。2世纪,托勒密利用古代月食记录来研究月球运动,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在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前,科学家一直通过观测月食来探索地球的大气结构。最早的月食记录是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记录。

=============================================
★教育副刊-知识问答★

1、《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是:
A、冼星海;B、聂耳;C、田汉;D、郑律成。

2、英国著名科学家、历史学家、汉学家李约瑟说:“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源于道教。”四川有丰富的矿藏,为道士们炼丹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火药的发明即与炼丹有关。中国首个与火药相关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君山古硝洞遗址群”,在四川省:
A、乐山市;B、南充市;C、江油市。

3、一百年前,中国人自己拍出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该片的摄制地是:
A、上海;B、北京;C、天津。

4、下列哪位皇帝是著名的花鸟画家?
A、宋徽宗;B、唐玄宗;C、李后主。

注:答案见最后一页

=============================================
★教育副刊-微型解语★

四大名著里的“他”
--------
古汉语系统里,“他”是形声字,本作“佗”,本义是负担。古、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男性第三者,此外还表示指称,相当于“其他的”。这也就决定了,“他”无论在古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里都不能包打天下。那么四大名著里的第三人称又如何呢?

《三国演义》里用得最多的第三人称是“彼”,如“彼若尽提兵而来,樊城空虚,可乘间夺之。”这个“彼”指的就是樊城守将曹仁。古人称呼他人,有时用名,有时用字,称字属尊称,称名则显得有些随便。小说里提到刘备、诸葛亮一般都称玄德、孔明,提到曹操一般则称操,罗贯中的爱憎可见一斑。古人还好以姓氏加公作为尊称,小说里最著名就是关公。以官职称呼也是古人的习惯,像称曹操、诸葛亮为丞相,刘备为刘豫州等。

《水浒传》中,“他”也频繁出现。此外,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第三人称。古人有号,梁山好汉多是草莽,雅号几乎没有,绰号却人手一个。于是乎,小说提到宋江,往往说及时雨,提到卢俊义,往往说玉麒麟。这也许是《水浒传》称谓的一大特色。小说人物谈话时提到某人,一般用“此人”或“这厮”。“此人”就是这人的意思,较为平淡。“这厮”相当于这家伙,甚至更为恶劣,说明说话人对这人态度很反感。

《西游记》中除用“他”,有时还用“那厮”。“那厮”和“这厮”一样,都是蔑称。

有学者专门统计了《红楼梦》中最常用的第三人称,“他”、“他们”、“他家”和“其”占据前四位。有趣的是,“黛玉葬花”一回《葬花词》几次用了“侬”字。“侬”在旧诗文里是“我”的意思,而在南方方言里是“你”的意思,在古代吴越还用来称“人”。

也许您会问,为何四大名著里没用“她”这个称谓呢?“她”是五四学者刘半农发明的,是专用于女性的第三人称。

=============================================
★教育副刊-历史沉钩★

古代大牌写手稿酬多高?
-------
《隋书-郑译传》有一则故事:郑译为皇上拟诏书,有人戏称他“笔干了”,郑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此后,稿酬就有了“润笔”的称谓。南宋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到唐代,润笔已成了文人约定俗成的写作收入。名列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文章写得快而且华丽,请他代笔的人众多,因此,家里“金帛盈积”。

曾任北海太守的唐代书法家李邕(yong,一声),文章也一流。朝廷中的达官贵人和各地寺庙,纷纷拿着金钱请他写文章。李邕一生,这类文章写过八百篇,“受纳馈遗,亦至巨万”。但他好尚义气,爱惜英才,常用这些家资来拯救孤苦。《新唐书》说,自古以来,因写文章获钱财之多,没人可以比得上李邕。

唐代宪宗年间,李愬雪夜出兵奇袭蔡州,这就是史上有名的淮西战役。淮西报捷后,韩愈为之撰写碑文,却把功劳记在了另一位大将韩弘身上。韩弘喜出望外,拿出五百匹绢赠韩愈。李愬部将石孝忠极为愤怒,冒死推碑。

按《中国物价史》所记唐朝开元盛世时物价,绢一匹值200文,米一斗值13文。五百匹绢,大致相当于7690斗米。又按《中国度量衡考》所记,当时一斗米约有13斤。现在买13斤普通大米,需要多少钱?算算不难知道,韩愈此篇只有1505个字的碑文,每个字就上百元。

明代的润笔,初期为个别现象,至中后期则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清代的润笔之风更盛。

清代的郑板桥晚年所写就的妙文《板桥润格》,更是对自己作品的润笔明码标价,他自定润笔费标准、拒收礼物,且作诗说:“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纸三千,任渠话旧任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其六亲不认,只认现银的姿态确实是惊世骇俗的。据考证,郑板桥写下《板桥润格》的乾隆中叶,每两银子约合五百文,每斗米价值六十文。也就是,郑氏每作一大幅,可买米五十斗,即一千斤米左右。

=============================================
★教育副刊-开心一刻★

刚打电话问同学在哪儿,同学答:“在麦当劳。”
我说了句客气的套话:“嘿,哥们儿吃什么好吃的呢,我都闻到香味了。”
同学回答:“正在卫生间排队呢!”


★教育副刊-好书推荐★

《和父亲去旅行》内容简介:感动2300万台湾人民的三代父子情。这不是一次旅行,而是一次和父亲最好的交流。回忆30年前,父亲带我一起去旅行,感受父亲如山般沉默的爱;如今30年后,我带儿女循着当年的路走,开启另一段父子旅行。在父亲还走得动的时候,陪他去旅行吧。父亲越来越老了,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还有多久?子欲养,亲不在,何不带上父亲去旅行?

★答案
1、A;2、C;3、B;4、A


>>温馨提示: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的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
>>发送频率:每周三刊(周一、周三、周五)。

四川手机报 四川移动主办
编辑:莫雪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