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行之三---石海揽奇
一直以为,神州大地,观石莫如两处。一是黄山的松石,虽未曾到得黄山,但从许多有关黄山的游记和图片感觉得出,黄山石的高险雄奇,以及苍松掩映、绵亘群山的磅礴气势。所谓“黄山归来不看石”,虽有些夸张,却也反映了黄山的确是我国观石的的绝好去处之一。再就是云南路南石林。路南石林,我曾于1990年、2005年先后去过两次,印象很深。所谓石林,其特点是:石笋、石柱、石崖、石屏林立,深涧、沟壑纵横相连。更有阿诗玛等形象别真的奇岩、异石。游人行走其间,如入迷阵,若无导游,很可能像迷失在大深林里一样,失去方向。至于兴文石海,虽然早就听说,更有我原办公室一年轻同事老家就在兴文,早有耳闻,但并未上心。这次随我们的自费旅游团前往兴文石海,也是随意随行,未有过高期盼。
我们是川南行的第三天(九月22日),在宜宾李庄吃过早午饭后向兴文石海进发的。途经长宁竹海,行进在那广袤无垠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翠竹海洋中清幽凉爽,惬意极了。可惜,同行人员中大多数都到过竹海,这次只是沿着竹海沟底数十里长的绿竹长廊穿行而过。仅此一掠,已经领略了竹海的美好,抽空还是想去一趟。
车子在川南的各等级别公路上快速行驶,过长宁,越江安,进兴文县城,再走一、二十里就进入石海景区了。其时大概是下午三点左右。旅游团选住在景区入口处的一整洁而有较大规模的旅店内,因不是公假日,费用不高,经济实惠。由于时间还宽裕,我们就买了门票进入景区了。持此票今下午可进出,明天还可进出一次。进景区,需坐观光车,每人十元。到达一景点,便停留一次。人们便匆忙下车,观赏、拍照,忙得不亦乐乎。 兴文石海景区面积70平方公里,以岩溶地貌为特色,以石林、溶洞为基础构景,地表奇峰林立,千姿百态,地下溶洞交错,洞中有洞,如谜宫仙境。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已发现大小溶洞183个,其中面积在1万平方米。 天泉洞,是兴文石海洞穴群中著名的一个溶洞,洞的上部出口有个奇特的“天盆”--大漏斗。比号称世界之最的直径330米、深70米的美国阿里西波大漏斗还大得多。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在 石海景区中心景区,地下是溶洞,地上是石林,在方圆1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表上,有典型而齐全的石芽式、棋盘式、尖脊式、石林式等奇峰怪石,构成了规模宏大的 石海景区。地面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迎宾石、七女峰、天涯望归人、石林翠竹、翠屏古塔、斜塔、石林以叠翠、夫妻峰、龙牙观瀑等。景区内还有都掌人古城遗址九丝山、凌霄山。 我们乘旅游观光车首先来到夫妻石,只见俩酷似苗家青年男女的人形石峰似手牵手,脉脉含情面对而立。人们赶忙留影照相,在欢笑声中,凡夫妻同行的都以此为背景留下了双人合影,甚至还有些夸张的亲昵动作,虽然是老夫老妻,其乐也融融。 随后观光车又把我们带到一个类似寺庙一样的地方,寺庙无特色,只是其后山上数十米高的的悬崖峭壁处,悬空搁置的古旧材木引人关注。这属于僰人悬棺一类,大家的长枪短炮,一齐遥遥地对准了目标物。我趁空沿观光道前进了几十米突然发现一座高高的人形石峰,好似宋代抗金英雄岳飞的巍然戎装像。据说此峰,被命名为“生命之根,”,那是从来时的方向看。但从它的背面看,很像岳飞,丝毫不差,这是我的发现,得到了许多同行者的赞同。我愿称它为“英雄岳飞”,不喜欢什么“之根”。
随着观光车,我们到了一个大型的坑洼地带,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大漏斗”——世界奇景。大漏斗长径650米,短径490米,深208米是号称世界最大的美国“阿里西波”规模的两倍。大漏斗气势雄伟、深盆暗底、翠竹绿树、怪石林立、坐盆观天、圆天遥遥。在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内,有小岩湾大漏斗、大岩湾小漏斗,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对天坑进行研究的地方。我曾经到过武隆的天坑天桥的地方,但就其盆体的广度和深度,那是不能比拟的。我们在此拍影留照,甚是忙碌。
观光车回程途中我们还参观了猴山,满山遍布着如毛猴形状的怪石,就犹如西游记里孙悟空在花果山与老少众猴嬉戏玩乐的情景。其间也有小形的怪石,又恰是玉兔奔突,活泼可爱。最具特色的是景区入口处左侧的绵羊山,它分布于当地饶富特色的苗寨下的坡面上。跟随曾来过石海的同行老师,来到绵羊山,满坡面挤挤挨挨,活灵活现的一大片如羊石群展现面前。或仰头,或俯首;或奔驰,或息立;或啃草,或扬鸣。形态各异、状况不一,惟妙惟肖,真是神雕鬼琢巧夺天工,生动极了。也有稍大型的怪石,如奔马突兽,散杂期间。
当天下午回驻地也是晚饭时间。第二天早饭后,我们又持昨日门票(门票可打两次空,进一次打一次空,昨天只进了一次,所以今天还可进一次)再到大漏斗,准备下到漏斗半山腰,进入石海景区的大溶洞——天泉溶洞。天泉洞,是兴文石海洞穴群中著名的一个溶洞,据说形成地质年代距今约三百万年。其空间规模和系统游览长度均居世界洞穴之首。洞体规模宏大,为多层长廊和厅状地下岩溶洞穴,洞道总长4.2公里,总面积81168平方米,总体积270万立方米,分“穹庐大厦”、“天泉明宫”、“泻玉流光”、“云步通幽”、“石观”、 “长廊石秀”、“石林仙姿”美景七个大厅。目前已探测长度为10.5公里,上下共分四层。石花、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瀑布、石梯田等洞内沉积物种类繁多,或卷或翘、或立或吊。重镶迭嵌,千态万状;似仙阙楼台,若瑶池胜景,如海市蜃楼,使人目不暇接,疑入梦景。溶洞的漏斗一端是其上游。我们由上游往下穿行。过陡坡,穿栈道。进叉洞,观奇景。走走停停,费时近两个小时到达其出口。它的大厅大得出奇,四个大厅中最大的三角厅达31000平方米,里面建有几层楼的旅游宿舍,有商店,有餐馆,有停放几十辆小车的仃车场。洞厅内可遮风挡雨,可蔽日乘凉。据说在国民党时期这里曾是重要军工厂的车间、厂房。出洞口,有我们随队的大巴等候,返回驻地用过午餐,告别了石海,又踏上了返程之路。 游了兴文石海,再也不敢言说“观石唯黄山、路南”乃尔。其实我们四川已有很多好去处。更领悟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非一闻一见或寡闻少见为满足。已非千里之远,万里之遥,他乡异国为首选。其实我们的家乡、近邻已有不少值得去亲近,去观赏的奇观妙景。省内游,云、贵、川、渝西南游,花钱不多,省时省事何乐而不为呢?有七律一首歌之:
七 律
石海奇观
神雕鬼刻兴文石,惟妙惟真圣手工。
骏马肥羊寻碧草,金猴玉兔展芳容。
苗家爱侣千秋照,宋代英雄万仞峰。
地陷一方成巨斗,洞天赏景乐无穷。 (12月9日完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