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26|评论: 3

苦战一年多 三台“愚公”开山凿洞引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4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苦战一年多 三台愚公开山凿洞引水

未命名.jpg
绵阳晚报-蜀龙网讯  (记者 黄志富 / 特约记者 吴功斌)三台县塔山镇石佛村2社地处丘陵,世代缺水,严重制约了村民发展致富奔小康。而经过2社的武引水渠却因一山之隔,让村民看得见用不上。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该社老党员王伯臣倡议开山凿洞,引水进村。从去年6月开始,部分青壮年和留守妇孺在他的带动下,用原始工具开山凿洞。历时1年多,在坚硬的岩石中凿通165米隧洞,开挖了1970米引水渠。被当地村民称为现代愚公,他就是王伯臣作。
  根除用水难, 老党员倡议凿山引水
  石佛村2社现有村民240余人,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
  由于2社地处半山腰。当地村民以前耕种灌溉农田,全靠60年代修建的红旗堰,后因红旗堰年久失修,沟渠长,渗漏大,致使水源枯竭,农田成了'望天田'。而流经石佛村境内的武引水渠,却因2社前有山梁后有陡坡,无法引入渠水,当地村民只有眼睁睁的看着渠水蜿蜒流向下游村组,叹息一山之隔的山梁挡住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路。
  2社缺水的现状,让退休乡干部,今年74岁的老党员王伯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要改变2社因缺水导致的落后和贫困,凿山洞引水是唯一出路。
  王伯臣的建议虽好,但部分村民认为资金缺,技术力量不够,地质结构不清楚,担心打不通,万一施工中出现塌方等事故怎么办。对此王伯臣一边联系技术部门支持,一边和村社干部分别做思想工作。他向有意见的村民表示,施工中一定会把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安全管理,只要人心齐,穿山隧洞一定能凿通。如果打不通,他充其量把几年的退休工资陷进去,再不行,砸锅卖铁,用手指拇也要将隧洞钻通'。有异议的村民见王伯臣决心大,底气足,终于消除了顾虑。在一事一议会议上,王伯臣的提议的修建红土地隧洞,引武引渠水的方案得到2社全体村民的支持。
  苦战一年, 引水隧洞全部贯通
  工程于2010620正式开工。在王伯臣地带领下,在家的部分青壮年和自愿参与施工的妇孺采用三班倒,轮流作业的方式施工。然而用简陋的工具和原始落后的凿洞方式开山引水,并非一帆风顺。原先预计工程所处的山梁内部构造全是页岩成份,但隧洞凿到106时,遇到了坚硬的连山石地质构造,村民们连续苦战了十多天,才凿进了几米。
  20112月,王伯臣与村社干部重新设计施工方案,聘请专门开山凿洞的技术人员参与施工。
  重新开工后,专业施工人员采用炸药爆破的方式,使坚硬的连山石石层迎刃而解。20118月,历时一年多的隧洞终于贯通,并顺利连接上了武引渠。清洌洌的武引渠水,终于穿山而过,流进了石佛村2社干枯的土地。
  不计得失,现代愚公身先士卒
  在石佛村,村支部书记蒲利明告诉记者,施工中,王伯臣起了关健性作用,他不但要求亲属参加凿洞,还承担了组织、安全、后勤工作,吃住在工地。为节约建设费用,他主动为施工的村民煮饭送水,购买柴油和生活用品。陆续施工一年多,村民最担心的安全事故,没有出现一例。他已经74岁了,每月有2000多元的退休工资,不需种田,也够用了,但他却身先士卒,除了自己吃住在工地,资金跟不上的时候,他就先行用自己的积蓄垫付,不计得失,个人还掏腰包支付了各项小零小碎的杂费1300多元,确保了工程圆满竣工。
  王伯伯74岁的人了,不愁吃、不愁穿,还这么起早睡晚的辛苦,他是为了啥。”44岁的村民薄绍明说,'正因为有王伯伯带头,2组不赞成凿洞的村民,后来思想都通了,都自愿出钱出力。'
  1112,记者来到石佛村2社,在隧洞口外,王伯臣和村社干部正在现场规划下一步的工程。王伯臣告诉记者,为了节育用水,隧洞贯通,引水渠建成后,还要安装U型槽,以免渠水惨漏,浪费水资源。在工程进展中,塔山镇党委、政府也多次来到施工现场指导检查。镇政府己决定向上面申请国家以奖带补政策支持,来保证下一步安装U型槽的工程顺利完成。预计明年春天育秧苗,移植玉米,就可以用上经U型槽引到2社的武引渠水了。
  日前,塔山镇党委已经将王伯臣作为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号召全镇干部职工向他学习。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11-14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洞 我就想起我大舅 ,星火8寸1组那个隧洞,比这个工程大多了,可惜我大舅完工后没多久就疾病去世了。现在那里的人那个想的起我大舅,悲哀啊。我大舅以前就是一个队长。星火8寸一队有口池塘 ,就是没来水,现在有了来水,吃水莫忘挖井人,现在的人啊!!!

发表于 2011-11-14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绵阳七旬“愚公”带领村民凿山三近两千米引水2011年11月14日07:17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我要评论(0)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http://img1.gtimg.com/cd/pics/hv1/203/93/904/58806518.jpg

王伯臣带领村民挖通隧洞,引来了清水
绵阳市三台县(微博)塔山镇,有一位74岁老党员叫王伯臣。他退休后本该享清福,可当他看到“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穷山村,他毅然带领村民,用了一年多时间,开凿山洞,挖引水渠1970米,将山对面的“幸福泉”引进村,被村民称为当代“愚公”。

凿山引水
74岁老党员学愚公
“有女莫嫁石佛山,十年就有九年旱。”一直以来,在绵阳市三台县塔山镇石佛村,流传着这样的儿歌。而在三台县塔山镇石佛村,最为缺水的是2社村民,以前靠红旗堰灌溉,但是渗漏大,没法正常灌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在江油市武都镇上游拦截涪江,启动了武都引水工程,但“武引水渠”由于一山阻隔,石佛村二社村民是看得见用不上。这一切,被从政府机关退休回家、今年74岁的老党员王伯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和村民们多次考察,冒出了一个疯狂想法:学习愚公开山挖洞,将山对面的武引水渠的水引过来。”
王伯臣的建议虽好,但部分村民认为资金缺,技术力量不够,还担心打不通,万一施工中出现塌方等事故怎么办。对此,王伯臣一边联系技术部门支持,一边和村社干部分别做思想工作。他向有意见的村民表示,施工中一定会把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安全管理,只要人心齐,穿山隧洞一定能凿通。
有异议的村民见王伯臣决心大,底气足,终于消除了顾虑。去年4月,全村通过了修建隧洞的方案。
耗时一年
近两千米水渠引水来
在石佛村二社240余人筹资10万多元后,去年6月,隧洞工程开工。在老党员王伯臣带领下,村民三班倒轮流作业。在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后,今年5月,隧洞终于贯通,并连接了武引渠,引来清水。
石佛村社群众在以王伯臣为首的党员干部带领下,用近一年时间在坚硬岩石中凿通隧洞165米,开挖引水渠1970米,用愚公精神见证了一段艰难的开山历程。
“在工程中,老党员王伯臣起了关健作用,没有出现一例安全事故。他吃住在工地,主动承担了组织、安全、后勤等工作,为大家煮饭送水,负责购买柴油和民工生活用品,他每月有2000多元的退休工资,不需种田,但他个人却支付了各项杂费1300多元,不计得失,确保了工程圆满竣工。”在石佛村,村支部书记蒲利明告诉记者。
近日,王伯臣告诉记者,隧洞贯通后要安装水泥槽,避免渠水渗漏。现在,镇政府将给予支持。11月5日,塔山镇党委将老党员王伯臣作为“创先争优”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号召全镇党员干部学习。
            吴功斌记者 姚茂强 摄影报道






http://images.ccoo.cn/bbs/20111114/2011111418321168.jpg http://images.ccoo.cn/bbs/20111114/2011111418324124.jpg http://images.ccoo.cn/bbs/20111114/2011111418343593.jpg

[
寻找致敬人物 温暖这个冬季
华西都市报2011十大年度致敬人物评选大型公益活动今日启动,欢迎读者网友推荐
2011-11-14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res/1/1/2011-11/14/003/res01_attpic_brief.jpg
    2010年度致敬人物颁奖现场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res/1/1/2011-11/14/003/res04_attpic_brief.jpg
    2010年度十大年度致敬人物颁奖典礼现场(资料图片)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res/1/1/2011-11/14/003/res07_attpic_brief.jpg

    华西都市报记者庞山岚李明宇
    再过一个多月,2011年就要画上句号,从即日起,华西都市报2011十大年度致敬人物评选大型公益活动正式启动。
    本届年度致敬人物评选由华西都市报、精神文明报、华西都市网、华西城市读本共同主办,由腾讯大成网、深圳卫视等协办。此前,华西都市报十大年度致敬人物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回首2011,许多人带给我们感动:劝说轻生男子的交通协管员朱燕,抱着娃娃执勤的“奶爸”交警张龙,拾金不昧的的哥曾文华……还有很多身边的好人好事,等着我们去发现和记录。他们平常却不平凡,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承诺,感动你我。就用“温暖”为2011年画一个完美句点吧,华西都市报2011十大年度致敬人物,等你来推荐!
    致敬人物评选传递感动和敬意
    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度过了她90岁生日;这一年,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这一年,尽管美国、欧债危机接踵而至,中国经济却保持了稳步发展;这一年,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并成功与天宫一号对接,中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这一年,也有一些遗憾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10月13日,两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但小悦悦抢救无效离世;9月2日上午,湖北省武汉市88岁的李大爷在菜场门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一个半小时后才被送医院救治,李大爷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这些令人心酸的事件发生后,“道德滑坡”、“人性冷漠”一时间引发大众热议。     我们希望,通过华西都市报年度致敬人物评选,让我们发现人世间的善和美,让我们传播那些最感动心灵的人和事,让它们化作阵阵暖流,在温暖整个社会的同时,传递感动、坚持、坚守和敬意。     前两届受关注吸引百万读者参与     自2009年底华西都市报推出首届年度致敬人物评选以来,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上百万读者参与到“致敬人物”评选活动中。在2010年度致敬人物评选中,临危不乱救下一车乘客的火车司机曹继敏、恪尽职守的反贪斗士王志强、为梦想坚守的姚启凤……他们对生活的坚持、对梦想的坚守、对他人的奉献,曾感动无数读者,在全社会掀起向致敬人物学习的热潮。     四川大学新闻系主任张小元曾如此评价:这些致敬人物,做到了普通人能够做到、却不容易做到的事,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一些平凡又伟大的人。     在前两届致敬人物的评选活动中,华西都市报跟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紧密合作,先后推选了4位致敬人物参加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火车司机曹继敏,不仅荣获华西都市报2010年度致敬人物,还当选央视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大奖。因此,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何开四,曾高度评价华西都市报年度致敬人物的评选活动,称“北有央视‘感动中国’,南有华西‘致敬人物’”。     谁曾带给你感动?请告诉我们
    时任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博士曾说,“致敬人物”不是高大全、假大空的形象,不是口号型、符号型、盆景型的人物,而是身边的、基层的、随时可见的。     回望即将过去的2011年,哪些平凡的人,曾让我们感动;哪些普通的人,曾让我们肃然起敬?是劝说轻生男子一个多小时的交通协管员朱燕,是拾金不昧的的哥曾文华……他们很平凡,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很亲切,像我们的父母兄弟,像邻家大哥大姐;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值得我们学习、致敬。     华西都市报2011十大年度致敬人物评选,我们将寻找生活中那些值得致敬的人物,通过回访等方式,展现他们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坚守,让读者重温那份感动,让他们接受来自华西都市报上百万读者致敬的崇高荣誉。     此次评选活动的候选人可以是在这一年中华西都市报报道过的新闻人物,也可能是刚被我们发现的“四川好人”,还可能是读者网友通过网络、热线和微博等方式推选的。     不论他(她)是否曾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不论他(她)是否曾做过惊天动地的事情,只要他(她)有值得人致敬的品格和精神,有值得社会提倡的道德品质,均有资格被推选为致敬人物候选人。     参与方式
    今日起,读者网友可通过以下方式推选您心中的“致敬人物”:
    1、通过电话推选:拨打华西都市报热线电话028-86969110,告诉我们候选人、主要事迹及推选理由;
    2、通过网络推选:登录华西都市网http://www.huaxi100.com或腾讯大成网,发帖讲述你推选的候选人故事及推选理由;
    3、通过微博推选:@华西都市报,或@华西都市报互动新闻,以私信的形式,推选候选人,并说明推选理由。
    扫一下!
    看2010年致敬人物典礼
    欢迎加入“魔码”体验QQ群:186513292

发表于 2011-11-1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逼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