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763|评论: 13

惨不忍睹 冕宁老熊咬死村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8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儿讲述父亲失踪经过


  
http://www.lsrb.cn/res/1/20111101/18971320109105483.jpg

  死者76岁高龄的母亲抚尸恸哭


  


  派出所干警初步勘验尸体


  文/图特约记者陈云庚

  10月30日中午12时,记者接到冕宁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刘翔的电话:“冕宁县彝族聚居乡森荣乡曹家村6组一村民被老熊咬死”,赓即乘车从冕宁县城沿省道乾冕路赶赴26公里外的事发地点,以证实这一消息。

  失踪3天找到遗体

  蓝天白云下,在南河河床一片开阔的滩涂上,稀疏的白杨林树叶黄落飘零。林中空地,躺在担架上的死者已被装殓。担架周围黑压压地挤满了前来奔丧的人,低回凄苦的挽歌撕心裂肺。

  “死者是我们组上的看山员,名叫阿说阿拨,现年只有47岁,死得太年轻了、太悲惨、太可惜了!”,接待记者的曹家村6组组长阿都木加沉痛地说。

  “阿说阿拨看护我们组1180亩集体山林已经有8年了,组上每年只给他600斤大米作为巡护山场的费用。他这个人忠厚,公正,勤快,在村民中有权威,说话分量重,所以大家都服他,要不然也干不了这么长的时间。你看,这片山林从山脚到山顶,长势有多好!”

  在令人窒息到心疼的抽噎声中,阿说阿拨23岁的幺女阿说阿别莫断断续续地讲述事情发生的经过。

  阿说阿拨是27日“早上公鸡叫”就起床的,临走时只对女儿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去看山了,中午回来吃饭”。为了巡护山场,阿说阿拨多年来早已形成一天吃两顿饭的习惯:早上鸡叫起床去山上转一圈,中午回来吃“早饭”。饭后再到山场去转悠,黄昏回家吃晚饭。

  “那天一早跟爸爸分手,直到今天才见面!”,采访中,阿说阿别莫反复念叨这句话,双眼空洞无神。

  阿说阿拨育有一子二女,按照彝族习俗,已婚的大女儿和儿子早已分家另过日子,他本人和年近八旬的老母及未成家的幺女生活在一起。

  27号那天,由于正值农忙,阿说阿别莫和76岁的奶奶吃过早饭就去点油菜去了,中午没有回家,晚上擦黑回家时,没有见到阿说阿拨的身影。恰好,曹家村5组阿说阿拨家一位远房亲戚去世了,祖孙俩以为他去奔丧了,就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28号中午,尽管农忙,心尖的阿说阿别莫特意回家等候父亲。一直到下午4点钟,阿说阿拨仍没回家吃饭,阿说阿别莫这才打电话到老人去世的亲戚家询问父亲的情况,亲戚家回答说,从未见到阿说阿拨的影子,阿说阿别莫这才警觉起来:“是不是山上的老熊伤到他了?”。

  “今年夏天,与我们同一个乡的马厂村一组村民布合哈角莫(音)告诉我说,她在山上捡香菌(野生松茸)的时候,曾经看到过一大一小两个老熊”,阿说阿别莫的担心不无道理。

  于是,阿说阿别莫请全组的父老乡亲和亲戚帮忙上山寻找父亲,当天有八九十个青壮年劳力参与了搜救行动,直到天黑才无功而返。阿说阿拨失踪的消息不胫而走,29号这一天,附近马厂村、牦牛村的乡亲和阿说阿拨远在河里乡“舅舅家”的亲戚约有200多人参与到搜救队伍中来,仍然没能找到阿说阿拨。

  “找人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老熊折断的树枝,树身上的抓痕,留在泥地里像人手心印一样的足迹”,参与搜救的马厂村1组村民日施木果回忆说。

  事发现场惨不忍睹

  “究竟是哪一个最先发现遗体的?能不能把现场的细节说一说?”

  “他的女婿叶中华最先找到阿说阿拨,我去帮你把他叫来”,阿都木加组长说。

  30岁的叶中华其实也跟岳父同村同组,所以很熟悉阿说阿拨的巡山路径。

  “昨天没有找到老丈人,我们晚上商量,把各方面的信息汇集拢来分析,以便今天有方向。日施木果告诉我们说,27号那天上午八九点钟,有两个去黑山嘴山沟捡山核桃的妇女听到远处传来‘喑喑呜呜’的闷沉沉的咆哮声和恐怖的叫声,尽管声音持续的时间很短,再加上听人说山上有熊,两个女人吓得不敢再捡山核桃,匆忙逃下山”,叶中华说,目光呆滞,表情木讷。

  “那两个女人是我们组上的,一个叫阿加合基姆(音),一个叫吉尼呷呷(音)”,站在一旁的日施木果补充。

  叶中华回忆,他们从两个彝族妇女见山核桃的黑山嘴山沟朝上爬,进行“地毯式”的搜索,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只能限定在“喊得答应”的范围内。黑山嘴山沟里是一片适宜老熊生活的硬杂木林,树木主要为苦槠、青冈、香樟等。在一棵饭盆粗的丝栗树下,叶中华发现了老熊用折断的树枝做的窝,上面有老熊坐卧过的痕迹。

  山路陡峭,体力消耗很大,再加上焦虑和恐惧,嘴里又涩又苦,为了休息和镇定,叶中华坐下来抽了一支烟。

  “从黑山嘴往上大概走了一公里左右,大概是十点半钟左右,我突然发现一棵山杜鹃树上倒挂着一个人,头只剩一个骷髅了,红红白白的,红的是残存的皮肉,白森森的是脑壳骨和牙齿。我只在电视里看过这样的情景,当时又担心老熊还在附近,手脚都是软的,不听使唤。我大声喊起来,附近过来两个小伙子,我们才敢走上前去看。经过仔细辨认衣服裤子,才敢确认是我老丈人。老人家死得好惨噢,头皮、耳朵、眼珠都没有了,整个脑壳的肉就只有下巴和后脑勺上还有点残存的皮”,心有余悸的叶中华说着,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

  “现场留有老熊的脚印吗?”,记者问。

  “前两天下雨,好像脚印都被雨水破坏了”,叶中华机械地回答。

  由于害怕破坏现场,叶中华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打电话报了警。经过公安的同意,他们才在中午12点半左右把阿说阿拨的遗体抬下山来。

  恐慌民众无所适从

  采访现场村民们面色凝重,心情沉痛。除了对阿说阿拨的惨死表示同情而外,人们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

  日施木果告诉记者,现在正是农忙时节,老百姓想要上山砍点竹子编家什,捡点干柴做饭都不敢去:“哪个不害怕遇上老熊?”

  阿都木加也说:“我们知道老熊是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捉它杀它都要犯法坐牢的,但是,老熊现在已经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到底是把它赶走,把它消灭,还是把我们搬走,我们就等政府一句话!”

  许多村民纷纷表示:“阿说阿拨不遭都已经遭了,也只怨他的命。村里谁家都有老人小孩,要是我们农忙去了,老熊下来伤害到他们怎么办?”“政府该划保护区就划保护区,该派人保护我们就派人保护我们,至少得挂个安全牌牌说这里有老熊出没!”

  下午18时半,回龙派出所干警一行3人在教导员任晖的带领下来初步勘验尸体。任晖解释说,他们当天参加执法资格考试,下午4时半才考完,所以来迟了。回龙派出所对阿说阿拨尸体的初步勘验结果为:头颅残存四分之一的皮肉,部分颅骨缺失,残存颅骨有明显咬痕,右腿有抓痕,左腿有5个洞,结论是“野兽伤害致死”。

  派出所征求死者家属意见,死者家属均表示,事实很清楚,没必要报请刑警和法医进行尸检,就是“老熊咬死的”。

  其实,在森荣乡境内,老熊咬死人的事件绝非只有这一桩。

  本报将作追踪报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走村串户调查 冕宁老熊咬死村民!

被黑熊扯掉右耳耳廓的俄木吉克

http://www.lsrb.cn/res/1/20111103/27981320283490749.jpg
被黑熊抓瞎左眼的俄木尔火
俄木有生胸前黑熊的抓痕
因熊致残的兄弟俩(左为俄木吉克,右为俄木尔火)


  文/图  特约记者  陈云庚

  10月30日在曹家村采访“老熊咬死村民”事件时(详见11月1日《都市凉山》头版《惨不忍睹冕宁老熊咬死村民?!》,记者了解到发生在森荣乡境内的“老熊咬人”事件绝非这一桩,与曹家村毗邻的呷伍村在短短两年内就发生过1死4伤的惨案,“连老村长都被熊咬伤”。

  在呷伍村支部书记穆杰和村长俄木克姑的全程陪同下,记者在31日这天走访了“熊口余生”的4位伤者和死者家属。

  呷伍村1组:咬伤4人,兄弟2人致残

  从曹家村6组出发,沿乾冕路向西南继续前行4公里就是呷伍村。呷伍村位于牦牛山东麓,三面环山,东北面向冕(宁)回(龙)河谷。呷伍村正好位于“U”形的冕回河谷底端,乾冕路在此处蛇盘蚓曲地穿过村子,由河谷地带跃上莽莽苍苍的牦牛山。

  “从2007年7月到2009年7月,短短两年内我村就发生4起老熊伤人事件,造成1死4伤的严重后果。仅仅我家所在的呷伍1组就被老熊抓伤4人,包括我父亲俄木有生”,刚刚落座,穆杰就介绍说。

  “我和父亲都姓俄木,我们根据谐音改为汉姓‘穆’,所以父亲有时叫‘穆有生’,我就干脆叫‘穆杰’”,穆杰解释父子“不同姓”的缘故。

  呷伍村1组的“五保户”俄木尔火是第一个遭遇老熊的人,他的左眼球明显萎缩,而且红肿充血。54岁的俄木尔火听不懂汉语,在穆杰和俄木克姑的帮助下,记者大致弄清了事件经过:2007年7月的一天,俄木尔火在离乾冕路约500米处的林间隙地放羊,突然从树林里冲出一只黑熊,他本人连“老熊长什么样子都没看清”,就被黑熊抓伤左眼,后脑左侧向下撕开4寸长的一块头皮。俄木尔火的呼救惊动了附近的村民,在大家的吼声中,老熊逃进了山林。

  “俄木尔火被人从山上背下来的时候,一头一脸都是血。现在,俄木尔火的左眼已经失明”,穆杰的母亲尔罗姆回忆说。

  无独有偶,俄木尔火59岁的亲哥哥俄木吉克也被黑熊扯掉耳廓。在穆杰家的向阳小院里,记者见到了应约前来接受采访的俄木吉克。当然,还有时任村长的俄木有生。事实上,俄木有生才是那场人熊相搏的主角。

  “2009年7月23日下午,我刚巡山护林回到离公路约100米的地方就遇到老熊”,时任护林员的俄木有生回忆那个灰色的日子。

  “那只黑熊体重在300斤左右,站起来身高超过1.7米。那天雾气浓重,等我发现老熊的时候,它离我就只有50公分远。我很害怕,掉头就跑。老熊‘嗷嗷’叫着扑过来,一下子就抓破了我的左腮,黏糊糊的热血像浓稠的米汤一样冒出来糊住我的脖颈。为了保命,我只好抱住老熊摔跤,大声呼救。搏斗中,感觉气都出不来,后来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听到喊声,我赶紧捡起一根柴棒去救人。等我赶到时,老熊正在和俄木有生摔跤。我用柴棒没头没脑地打老熊。老熊吃痛,丢下俄木有生朝我扑来,一下子就扯掉了我的右耳,顺势抓伤了我的右肩,然后逃进山林”,俄木吉克指着自己只剩耳根的右耳补充说,“我这只耳朵现在听不清了,甩石头时右肩也抡不圆”。

  俄木有生告诉记者,事后医生诊断说,他的左腮腺被老熊抓破,要修复只有到华西医院去。因为家穷,俄木有生拿不出钱来,就只好听天由命。现在,每逢天阴雨湿,俄木有生“左半边脸都要酸痛”。

  俄木有生还捋起衣服,给记者看他前胸后背的黑熊爪痕。记者数了一下,俄木有生总共有15道抓痕,两个爪洞痕。俄木有生告诉记者,为了治伤,他和俄木吉克总共花掉20600元,其中俄木吉克花了2000多元。

  在呷伍村1组因熊致伤的4位村民中,尔关克基莫是唯一的女性。因为《凉山日报》当年采访过遇袭事件,所以她至今记忆犹新。

  “2008年10月5日下午4点左右,我在旱地边割垫牛圈的老草。当我站起来伸懒腰时,突然看到前边十几丈远的地方有三只黑熊,其中一只母熊,两只小熊。”

  “我赶紧躲进地边的灌丛里,屏住呼吸。但老熊似乎发现了什么,像狗一样伸着鼻子在空气里嗅,循着人的气味来。老熊咆哮着向我扑来,我拿起镰刀和老熊搏斗,混战中我多处受伤,体力不支。”

  “老熊抓住我,把我从一个斜坡顶上甩下去,我顺着斜坡滚到五六丈外的坡底溪边,老熊才带着熊仔离开。受伤后我爬回家里求救,一路都是血。”

  尔关克基说,事后医生检查,她的右颈、后背、左腰和臀部被老熊抓伤,但最严重的是右胁被抓穿,“爪子穿过肋骨间隙深达肺部”。记者看到,尔关克基的右鼻翼留有明显伤痕。

  呷伍村3组:男子遇袭身亡

  时光倒回到2008年8月的一天,也就是尔关克基被熊抓伤前两个月,呷伍村3组42岁的村民博利铁布在中午12点左右到离家只有几百米的肖家沟放羊。在肖家沟底平坦的山脚上,博利铁布有一块被林木包绕的旱地。

  那天阳光灿烂,只是山上笼着浓雾。下午五六点钟,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喂乖的羊群已自动回家,却始终不见博利铁布的身影。

  “之前虽然听说有老熊伤人的事,但是从来没有出过人命”,37岁的阿牛依哈莫回忆伤心往事,“我当时只是以为博利铁布得了急病,或者路上摔伤了,一时回不了家,就喊了十几个亲戚找他,一晚上都没找到。”由于独力承担照料三个子女的重担,脸上写满沧桑的阿牛依哈莫尽管身材高大,却很消瘦。

  第二天一早,呷伍村3组出动十几个小伙子寻找博利铁布。上午八九点钟,在肖家沟山顶乔木林下的灌丛中发现了早已气绝身亡的博利铁布。

  “当我们发现弟弟的时候,他还跟睡着一样,似乎没有太明显的伤痕。我们走近前一看,才发现弟弟的喉咙已被老熊捏碎,气管食管也被抓断。老熊当时肯定一巴掌从脑瓜盖上拍下来,所以弟弟头顶上留有5个爪子洞。清理遗体时,还发现弟弟后背被老熊抓了一把,连衣服都扯破”,博利铁布的亲哥哥博利布哈描述当时情形,他是最早到达事发现场的人之一。

  穆杰告诉记者,博利铁布身后留下3个子女:两个儿子分别16岁和12岁,女儿只有9岁。

  “我们彝族风俗跟你们汉族不一样,只要还有儿子,死了丈夫的女人一般不会改嫁。在我们这样的山区乡村,丈夫没有了,就意味着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断了。尽管村上为阿牛依哈莫一家考虑了低保,但仍然是杯水车薪。”

  据了解,阿牛依哈莫的大儿子今年19岁,初中毕业后已外出务工;14岁的二儿子只读过初一,如今辍学在家;只有12岁的女儿还在中心校读小学六年级。

  阿牛依哈莫家在河沟另一边,为了方便记者采访,才提前赶到公路边的。站在公路边一处土堆上,正好可以观察全村地形。其实,呷伍村所有的民居都分布在乾冕路“V”形弯道的上下,呷伍村1组和3组山水相连,分布面积不超过2平方公里。就是在这小小的范围内,短短两年时间里,黑熊已致1死4伤。如果加上10月27日被咬死的阿说阿拨,则在森荣全乡20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4年之内,黑熊已致2死4伤,堪称“狂熊之灾”。

  穆杰指着一座绵延起伏的山脉说:“从森荣乡牦牛村2组到呷伍村与麦地乡黄泥村交接处的约2万亩山林里,据在山上放羊捡柴的村民不完全统计,大概生活着8只黑熊。黑熊往往会趁着夏秋季节的浓雾摸下山来。”

  记者放眼望去,呷伍村的耕地多开辟在林间隙地,周围被林木包绕,而村后的高山上,则为深沉苍黛的原始森林。在不为人知的深山老林里,究竟还生活着多少只黑熊?它们何时下山?

  就在记者发稿前,穆杰打来电话说:“记者同志,忘了告诉你一件事:大概半个月前,在南面与呷伍村仅一山之隔的河里乡许子村吉亩家一个小伙子也被熊咬伤了,现在州一医院就诊”。

  本报将作追踪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1-11-8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狂熊之灾”不堪承受之痛——冕宁“系列熊咬伤事件”背后的新闻故事

  《惨不忍睹冕宁老熊咬死村民?!》追踪

  “狂熊之灾”不堪承受之痛

  文/图 特约记者 陈云庚

  本月1日和3日,《凉山日报·都市凉山》分别以《惨不忍睹冕宁老熊咬死人?!》和《走村串户调查冕宁老熊咬死人!》为题,连续报道了冕宁系列熊咬伤事件。该系列报道折射和反映出的基本事实是:面对野生保护动物和“有益的、有重要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三有动物”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我们应该怎么办?

  没有出台损害赔偿办法,民政救济微乎其微

  11月3日下午,记者就森荣乡曹家村6组村民阿说阿拨被黑熊伤害致死事件采访了冕宁县林业局纪检组长马约光。

  “由于四川省没有出台野生保护动物伤害补偿办法,冕宁县林业局没有专项补偿资金,林业局只能对死者家属表示同情”,马约光一脸无奈地说。

  “10月30日林业局收到阿说阿拨遭黑熊袭击致死报告后立即专题汇报了县委、县政府。林业局和森荣乡政府已与民政局衔接会商,民政局拟将死者母亲、配偶、和幺女纳入农村低保范围,以解决死者一家丧失主要劳动力后造成的经济困难”。

  马约光告诉记者,早在2008年森荣乡呷伍村3组村民博利铁布被熊伤害致死后,林业局曾会同公安局、森林公安局、森荣乡党委政府组织过一次大规模的围捕肇事黑熊的行动。

  “由于山高林密,地形复杂,黑熊活动范围广,那次围捕行动未获成功”。

  当问及如何防范黑熊伤人时,马约光表示,林业局和森林公安局正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行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力避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我们在这里呼吁有黑熊活动的森荣、回坪、河里、马头、河边、泸宁、里庄、泽远、沙坝等乡镇的村民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单独上山的行为。如果确需上山,最好结伴而行。”

  10月31日,记者在采访森荣乡境内系列熊咬伤事件时,呷伍村支部书记穆杰介绍说,呷伍村1组共有147人,就有4人被黑熊伤害,因熊致伤人数占全组的2.7%。对于这个人均纯收入只有1400元的彝族聚居山村来说,养殖山羊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每年被黑熊咬死的山羊在20只左右,从来没有获得政府一分钱的补偿,原因只在于“四川省没有出台过有关野生动物伤害补偿办法”。

  “别说是牛羊了,就连人都没有获得过补偿。在我村被黑熊抓伤的4人中,只有3人纳入低保,其中1人因家庭条件相对较好,连低保都没吃上。在享受国家照顾的3人中,‘五保户’俄木尔火收入最高,每月达到160元。至于被黑熊伤害致死的博利铁布,除了遗孀阿牛依哈莫纳入低保以外,民政上救济了3000元丧葬费”。

  全县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失数量惊人

  冕宁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的统计资料显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中,黑熊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最为严重。黑熊主要分布在县境内牦牛山系,锦屏山和小相岭有少量分布,危害最严重的乡镇依次为森荣、马头、河里。黑熊每年要吃掉三四十只牛羊。截至2011年10月31日止,黑熊已造成2人死亡,6人受伤。

  “由于实施天保工程和大量培育人工林以来,冕宁县森林覆盖面积已达53%。森林覆盖面积攀升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野生动物的种群和数量不断壮大,其领地和活动范围不断扩展,高山矮环的天然草场不断缩小,越来越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但是,近年来畜牧业的发展也很快,高山矮环的草场填不饱牛羊的肚子,因此牛羊群就越过高山中上环的杂木林去高山草甸区吃草,从而侵犯了黑熊的领地”,冕宁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站长刘翔分析人熊冲突的原因。

  除了黑熊而外,“三有动物”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可小觑。像野猪这样的凶猛“三有动物”与人的矛盾冲突越来越严重,发生人身伤害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野猪每年危害的玉米、土豆、和荞麦等粮食作物的面积约为500——600亩。麻雀造成的稻谷损失面积约为100亩。

  冕宁县城厢镇境内生活着两个种群约一百二三十只猕猴,每年造成的玉米损失面积在五十亩左右。

  “老百姓每年都向林业局野保站反映遭受损失的情况,但是,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的人身损害都无从赔偿,粮食补偿也只能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刘翔苦笑着说。

  肇事黑熊,想说原谅你并不容易

  冕宁发生“狂熊之灾”后,老百姓谈论最多的就是如何处置肇事黑熊。

  “希望政府高度重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除黑熊伤人的安全隐患,让群众安居乐业,不至于过得提心吊胆”,呷伍村支部书记在10月31日的采访行将结束时,诚恳地对记者说。

  看到过惨死的阿说阿拨的村民则怒不可遏:“杀人偿命,就是该杀了这只老熊!连我们自身都难保了,还保护什么野生动物!”

  最让记者感动的是曹家村6组一位村民的话:“黑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阿说阿拨不遭都已经遭了,只怨他的命。我们只希望这样的事情再也不要发生!太伤不起了!”

  读者朋友也给记者打来电话:“村民遭熊袭击死亡,我们看到报道后很伤心,对死者家属表示深深同情。但是,我们希望不要以暴易暴,希望有关动物保护机构能够捕捉到肇事黑熊后圈养它。”



光绪版《冕宁县志》卷十一《物产志毛之属》中有关“华南虎”和“金钱豹”的记述。



  众说纷纭的喧哗声中,记者打开了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编《冕宁县志》,在卷十一《物产志·毛之属》里,记者了解到当时的冕宁县不仅有狗熊(黑熊)和猪熊(马熊),而且还有华南虎和金钱豹(原文为“豹,金钱为上,艾叶次之”)。正是在这本书里,记者在《物产志·货之属》里赫然看到了列为第一款的货品——豹皮!仅仅过去113年,如今全球华南虎数量(全为圈养者)不过区区70来只,而全国野生金钱豹的数量也不过一二十只。在对黑熊的一片口诛笔伐中,它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濒危物种?

  ■新闻链接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

  全国很多省市都制订了《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补偿办法》。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制订《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1998年9月16日颁布实施)。甘肃省也在去年制订了《甘肃省陆生野生保护动物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补偿办法》(2010年11月1日实施),该办法将补偿范围从“野生陆生保护动物”扩大到“三有动物”,填补了我国“三有动物”造成损失无法补偿的空白。该办法规定,根据受害人未丧失劳动能力、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的,分别给予上年度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至20倍不等的补偿。

  四川省只在2011年11月初由省林业厅起草了《四川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办法》(征求意见稿),至今没有正式出台补偿办法。

  

发表于 2011-11-8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穷苦的冕宁县。

发表于 2011-11-8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妥善处理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矛盾,是法律与政府都不得不考虑的事。

发表于 2011-11-8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怪吓人的,以后不敢随便上山了。

发表于 2011-11-8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7月 在锦屏专用路上,木珠垄隧道口,就看见过大黑熊,同车3人还专门停下来看了的,往路的右则,就是东南方,上山跑了,     曾经遇到过卖熊仔的 ,7斤 铁链子牵到的要4千,棉沙湾那条路上,

发表于 2011-11-9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呦,还有熊啊,哎

发表于 2011-11-9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狗熊猖狂得很,下次村民们团结起来,把他们咬死!

发表于 2011-11-9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如果经常发生这样的事就取消该动物的保护!

发表于 2011-11-15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赶快(ˇˍˇ) 想~办法,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
发表于 2011-11-24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动物侵犯了人,还是人侵犯了动物的家园?保护生态坏境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11-30 01:16
请安息!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11-30 01:16
请安息!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