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9日10时许,兰州一艘造价达1700万元,据称装潢达到五星级宾馆标准的豪华游轮“酒钢号”在建造成功后试水,倾覆于黄河兰州市什川段。(据《南方日报》)
从事情发生到被微博曝光,前后有12天时间。兰州距离北京约1800多公里,坐汽车两天多坐火车一天多坐飞机不到两小时,即便是在古代骑马800里加急快报,也不过几天的事情。但,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这条信息,它居然就跑了12天。
是这条信息不算新闻吗?显然不是!造价1700万元的游轮,第一次下水就倾覆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也是一条新闻。从网上疯传的现场图像我们能看到,现场张灯结彩,敲锣打鼓,时有拍照的摄像的人穿越其间。凭常识我们知道,这些显然都是记者们。但很遗憾的是,他们显然只把“试水成功”当成了新闻,而“失败”显然不是新闻。是这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所谓新闻观,让这条新闻与渴望知道真相的公众屏蔽起来,直至它慢慢晃悠到微博面前。
10日下午,在网络广为流传,媒体记者开始采访之时,兰州市交通局回应称问题已经解决,“酒钢号”已被拖上岸,没有人员伤亡,搁浅原因主要是施工单位的操作失误,而酒钢集团回应称不知情。这种回应让人听后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你似乎能从中,隐隐感觉出点什么来——“问题已解决了”“没有人员伤亡”“操作失误”等等说词,显得是那样的举重惹轻,其轻描淡写的程度反而让关注的记者们有点显得有点“无事生非”的感觉了。
人们可以接受船试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的事实,但绝不能接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新闻报道模式。而出事之后“填埋”并掩盖真相,选择性地失忆,更让人难以接受。而对新闻的态度,直接决定当事人们对事件的反思态度和责任认定,这,与下次的成败有直接关系。
本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