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六中逆势高调推出“精英班”加剧教育不公!
2011年9月,入学之初,内江六中高调宣传在2014级高中一千多名新生中挑选60名学生尖子组成两个 “精英班”,享受最好的教师和学校资源……,普通班70-80人/班……
内江六中这种行为逆历史进步的大趋势,损害了“两个文明”不断进步的内江新形象。请看教育部专家对类似行为的一针见血的批评:“乍一看,这似乎貌似“因材施教”,但仔细分析一下,在这张貌似正确的大旗下隐藏了许许多多教育原则性的错误。
“从动机上看,分快慢班人为地阻挠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了考出高分,学校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惜牺牲大部分学生的根本利益,去追求最大化的名牌大学升学率,凸显校长和地方官员所谓的‘政绩’。
“从教育资源配置看,优秀师资、良好的教学环境、精美的教育设备等都集中到快班,而慢班只能望“快”兴叹。这就违背了教育公平性的原则。
“从教育思想上看,众所周知,学生可塑性非常强,暂时的落后并不等于永远的落后。分快慢班后,将学生“一棍子打死”,人为地贴上好与坏的标签并让学生永远也不得翻身。
“从学生的评价上看,分快慢班是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分数低就是差生。至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统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从效果上看,分快慢班在短期内确实能培养出一批考试高手,但从长期来看,它培养的是一大批人格扭曲、心灵压抑、性格怪异的庸才。
因此,分快慢班是对学生人性的摧残,对教育理念的亵渎,必须得到纠正。”
很显然,内江六中高一推出“精英班”,不仅严重破坏教育公平,侵犯学生平等权利,也违背教育部、省政府“严禁以实验班、特长班等任何名目设立重点班、快慢班”的有关规定。
这种的错误行为广受诟病,早有定论,受到广大社会公正人士长期口诛笔伐,其危害性也都早就被大众多次揭露,他们是:
尖子生:压力无限身不由己岌岌可危!“强中自有强中手”,学校要实行“末位淘汰制”,我们天天在书山题海的挣扎中“昏沉度日”, 学习上更是竞争激烈,班内空气总是异常紧张,哪还看得见少年的朝气蓬勃与活力?耳边还时常响着父母没完的唠叨: “孩子,一定要努力再努力,要不进了普通班一切都将前功尽弃。”正是为了父母虚荣的面子,我们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甚至有许多同伴因不堪重负而自暴自弃。(2010年,江西某重点中学“奥赛班”有一男生留下遗书,从六楼跳下,年仅16岁。他在遗书里说:我这次考试没有考好,退步了,觉得特别难过,加上平时学习超紧张,活着太累,所以想去另一个世界休息。学校为此赔偿其家属17万元。)(因为只求高分,精英班“优生不优”,“高分难掩百丑”。这些颇得老师欣赏、家长自豪的“天之骄子”、“命运宠儿”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好像世人都要手捧着他、仰视着他、百般呵护顺从着他。他们有的自高自大、目中无人,有的过于自私、待人刻薄,有的感情冷漠、虐待动物,有的封闭保守、只知学习,有的性格怪异、心理扭曲,有的超级霸道、鄙视师长,有的弱不禁风、不堪微挫,乃至于发展到动辄打人、自杀。)
普通班的学生:我们真的技不如人吗?一项调查表明,分到普通班学生和老师都感觉自己不如别人,自信心大受打击,更有被歧视,被剥夺,被践踏的感觉。在被迫接受社会不公中,心理过早被扭曲,有的会产生报复心理,应验了鲁迅的一句素朴的话: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众多普通班老师:严重挫伤积极性!精英班学生的基础好,教起来省时省力,效果又明显;普通班常常需要给学生补差,教师就是累死在讲台上,学生成绩也不一定能达到精英班学生的水平。由于精英班可以给学校争来面子,就被学校寄予了厚望,教课的老师自然也就被高高举上了头顶,评优、评先、晋级统统优先,教普通班的老师只能靠边站,可是谁又能说他们付出的心血少呢?
家长:孩子太苦了我们伤不起!谁都知道分出精英的目的就是为了应试,为了提高名校升学率。校长置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于不顾,置学生的心理感受于不顾,人为地根据分数这个单一的标准将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并贴上了“精英”或“垃圾”的无情标签。请舍弃追求升学率的功利心,真正为了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停止分班吧!
法律:教育不公违反宪法公民权! 《义务教育法》规定:“ 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高中教育虽然暂时还没纳入义务教育,但是,《义务教育法》体现的是《宪法》赋予的平等权,这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必须照耀高中教育,从而维护《宪法》的尊严!
总之,内江六中办“精英班”,严重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极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极易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发挥。百害而无利,应该立即叫停,各界人士举双手支持。多给孩子们赏识,少给孩子们伤害吧!
拜托了,救救孩子吧!
一群伤不起的家长和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