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市民关注的巴河综合治理工程自5月16日开工以来,历经3个多月的综合整治后,这条巴城市民的“母亲河”究竟变得怎样了?治理后的巴河、巴城将呈现怎样的美景?带着广大市民关心的这些问题,日前,记者深入施工现场进行了采访。
记者直击
河道疏浚基本完工截污治污进展有序
8月21日,记者来到巴河边,放眼望去,从麻柳湾到三号桥段,河道两边堆积的弃土已被清除,裸露的河坝、河滩被挖掘机、推土机推得平平整整,昔日遍布河道上的刨冰摊点已不见踪影,原来河面上漂浮的白色垃圾也已了无踪迹……
“这才像条河嘛,垃圾没有了,河道也显露出来了。”常年在巴河打鱼的渔民李成贵称,巴河早就该动“大手术了”。
对巴河的治理已刻不容缓。建地设市18年来,巴中市还没有开展过河道的疏浚工程,也未开展过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工程。在巴中市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总体目标和“‘劈开山门’求发展”的发展战略下,改善巴城人居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已成为现实的迫切需要,对巴河的治理被提上重要日程。5月30日,巴中市政府巴河治理工程指挥部印发《巴河治理工程近期工作方案》,这标志着巴中市正式启动巴河综合治理工程。这样大规模的治理,在巴中尚属首次。
目前对巴河的治理工程分六个部分展开,即:加快拆除影响巴河城区段两岸形象的建筑物;平整河道,清除河道弃土、垃圾,清除河道种植物,拆除临时建筑物;抓好檬子河、张家河、后河、黄家沟污染源治理,加快城区雨污管网、污水处理厂迁建的规划和建设;加强河道管理,杜绝河道内“乱建、乱倒、乱堆、乱采、乱摆摊点”行为;加快巴城1号桥、2号桥、柳津桥除险加固进度;加大巴河上游工矿企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残留污染等各类污染的治理步伐,大力推进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切实改善上游水体质量。
据市政府巴河治理工程指挥部负责人介绍,巴河城区河段,市、区水务局自5月16日开始每天组织10余台大型机械集中对巴河中坝至柳津桥区域实行疏浚平整,目前已疏浚平整河道5500米,清除河滩内违规种植农作物1200余平方米,取缔河滩地夜啤酒经营摊点35家,整治入河污水直排口5个,取缔大佛寺水源保护区内的一座加工厂,大佛寺大桥下拦河坝修建工程已初具雏形……。
专家规划
筑堤修坝打造山青水美新巴城
对于广大市民来说,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完成治理工程后巴河到底会变成什么样?
巴河城区段水景观打造的规划范围为巴河大佛寺收费站至杨家坝小区尾端(牟家坝)总长约11公里河段,滨河两岸约100米。包括河道、道路、桥梁、低水坝、防洪堤、沿河两岸建筑风格等,规划总面积达220公顷。按照初步规划重点,水景观建设主要涉及城市防洪、蓄水补水、景观建设三大内容。在城市防洪方面,现有的城区防洪将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并对沿河两岸已形成未达标的防洪堤加高加固,对新建堤防兼顾防洪和景观需求;在蓄水补水方面,将在河段修建或加固堤坝、溢流低水坝上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巴河常年有水。对城区另外几条支流或小河,也将采取措施建成常年有流水的生态城市内河;在景观建设方面,将改造或重修滨河大道,打造沿河城市主题公园(广场),对沿河建筑风貌进行改造,建设一批个性化建筑、雕塑、喷泉等景观,对相关桥梁进行改造,并且开展绿化、亮化等工程。
市水务局局长严敏介绍,为保证巴河治理工程高起点规划,实现规划理念、起点、标准与兴文新区一致,指挥部办公室寻求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支持,快速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以自然生态要素为基础,立足巴中民俗文化主线,营造水为体、绿霓裳、文化魂、观感丰富的滨河景观风貌,集商业、休闲、居住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功能区,展现巴中文化盛宴,将巴河打造成为“城市前厅”、“绿色氧吧”滨河生态景观风貌区的规划思路与理念。
7月31日,巴中市召开巴河城区段两岸风貌改造规划专题讨论。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都江堰分院专家对总面积达590公顷、全长1147米的巴河城区大佛寺至杨家坝河段作了概念性规划介绍。涉及河长近12公里、规划面积近590公顷的《巴河水景观概念性规划》可望在9月提交市委、市政府审查。
工程指挥部
预计年底巴河美景初步展现
在四川水利设计研究院专家的努力下,巴河城区堤防建设工程可行性报告修编工作已于8月19日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启动了巴城70公里新建排污干管规划设计;组织市、县(区)水务技术力量编制的巴城老城区(新建31公里,加高9公里)、兴文新区(39公里)堤防规划已上报省发改委、省水利厅,争取挤进全省“十二五”重点堤防建设计划。
市政府巴河治理工程指挥部负责人向记者提供巴河治理最新情况:一是河道疏浚及“五乱”治理成效明显。河道疏浚基本完工。市水务局、巴州区政府按照“各司其职、集中整治”原则,奋战一个多月实施河道疏浚工程,完成了中坝至柳津桥段河道的疏浚平整;累计开挖回填土石方17.5万方、清运弃土3.2万立方米、平整河滩地3.15万平方米,拓宽河道自然水面1.6万平方米;南池河、张家河等支流的河道疏浚也基本完工,在抗御“7·6”洪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污治污进展有序。完成了巴河2号桥至1号桥5个污水直排口治理;完成了火车站至中杨大桥、市委党校至2号桥、回风至石油小区三条排污干管初步设计方案评审;制定了江南片区8个污水直排口治理方案和老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方案。上游污染源治理全面启动。治理农家乐污染4家,开工建设沿河农户沼气池33个;制定了《规模化畜禽禁(限)养区划分管理办法》;依法关闭粉尘、废气污染严重的“家家乐川港床垫厂”。
二是拆建拆违有序推进。回风东路、回风北路拆迁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巴州区组织150多人的工作队完成回风东路、回风北路1151家住户、51家企业、总计26.7万平方米房产的现场勘测及业主签字认定工作;为回风东路、北路拆迁提供启动资金而组建成立的巴中汇鑫发展有限公司,已完成3亿元资本金的注入;组织编制的回风东路北路滨河景观概念性规划方案已经市规委会审查。回风片区已完成2个单位、9户居民、4000余平方米的房屋拆迁,其余1100多户拆迁协议正在落实之中。临河临时建筑、违章建筑拆除进展顺利。完成枣林至柳津桥临河所有临时建筑物及一号桥下游混凝土搅拌站、老年门球场的拆除;完成佛江路公交公司附近与柳津桥上游36户、1.36万平方米临时建筑物拆除;完成了回风东路、大佛寺2个加油站的搬迁方案和临河6个加油站、1个加气站搬迁的选址工作。
三是配套工程全面跟进。柳津桥除险加固全面完成;巴河一号大桥除险加固完成90%的工程量,8月25日前可全面恢复通行;低水坝设备维修和橡胶坝袋制造全面完成;大佛寺拦河坝左岸坝体浇筑全面完成;津桥湖规划设计方案正在加紧论证;大佛寺至枣林公路沿线绿化规划方案全面完成。
预计今年底,巴河将提升水位1.5米,巴河美景初步展现。明年底,一个“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新巴河将成为巴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