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我区祥福镇始终坚持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惠民工程来抓,作为提高场镇品位、营造优美人居环境、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投入6000余万元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提高城镇管理水平,提升城镇文明形象,改善镇域人居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申报祥福镇为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镇,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健全体制,创新机制,奠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坚实基础
为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祥福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和“谁分管谁负责制”,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列入日常议事议程,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为加强管理,我区在祥福镇派驻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监察分局,整合该镇部门及区级延伸机构等多方资源,将治保巡逻队、城市管理协管员一并纳入管理队伍,积极推行综合执法,形成区级职能部门与该镇政府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一是广泛发动,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对治理标准、治理重点、任务分工、责任追究进行详细明确,坚持考核逗硬,做到事事有人抓,人人有责任。二是完善领导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细化治理任务、严格责任考核,制定奖惩措施,为治理工作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组织体系。三是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包片治理,制定了网格化包片责任制,镇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每人有责任片区,实现管理全覆盖。四是借鉴主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的成功经验,将场镇保洁工作进行市场化管理,聘请专业保洁公司对场镇卫生进行清扫保洁,并对保洁公司进行全面考评,确保场镇环境持续改善。五是加强宣传,该镇以转变群众环境价值观为切入点,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绿色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全面参与治理工作,形成了“建设生态青白江、打造和谐示范镇”的浓厚氛围。
二、完善配套,综合治理,打造城乡优美人居环境
(一)综合治理,改善环境质量
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求,祥福镇及时制订工作实施计划,层层落实责任,对群众反映突出,影响较大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堵疏结合,标本兼治,认真开展“七乱”、“四清”治理和场镇“脏、乱、差”治理,极大改善了城乡环境质量。截止目前,共清除道路两侧、农村院落积存的建渣和白色垃圾1900余吨,清理院落卫生死角760个,清理河道内的积存垃圾和漂浮物、疏通沟渠、清除淤泥1600余吨,清掏沟渠19千米。
(二)风貌改造,营造优美环境
坚持“一镇一风貌,一镇一特色”为原则,邀请专家会审,依据场镇临水而建的自然生态优势,以简约欧式风格进行场镇风貌打造,完成风貌改造2.6万m2,统一场镇店招店牌185个。高标准规划、配置街道绿化树种,场镇风貌简欧风格与热带名贵植物交相辉映,呈现出自然风光和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的场镇新型态。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场镇建设步伐,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场镇改造与建设,现已完成铺设草油路面4.1公里,人行道彩砖4万m2,污水管网4.5公里,小三线下地4.5公里,增设街灯61盏,静态交通标识10个。
(三)完善配套,提升人居环境
按照要求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环卫基础设施,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进行设备最终调试。结合实际,添置果屑箱16个,垃圾桶46个,确保农垃收运及时。同时,按照公厕管理“六净”标准,加快推进场镇公厕改造工程。通过2009年全面深入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祥福镇人居环境大变样,各项环境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全省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
三、深入推进,提升档次,努力争创省级优美示范镇
按照省、市、区工作部署,2010年,将进一步提升祥福镇场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达到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优美示范镇标准。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按照祥福镇城乡统筹“一走廊、两板块、六区域”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镇域总体规划。二是进一步加强场镇改造和市政管网建设工作,配套完善场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场镇承载能力,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聚集城镇人气。三是加强精细化管理,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不断提升镇域环境面貌的管理水平,实现精细化、常态化管理。四是加强互动配合。进一步做好群众宣传发动工作,让群众支持、关心、理解和配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积极主动参与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来,形成全面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