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城市,不能只让一群人战斗
酷暑高温天气,许多人都躲进空调房间,享受其中清凉,但一些特殊群体不得不在高温下坚守,被誉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就是其中之一。他们顶烈日挥汗如雨,为城市的洁净辛苦付出,城市因他们而美丽。 据8月26日《绵阳晚报》06版 即便是秋老虎肆虐的那段时间,我们也能在大街小巷看见一位位头戴帽子、身穿工作服坚守岗位的环卫人员。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每一个城市都离不开他们。这一篇报道让我们普通民众了解到环卫工人真实的工作情况——远非普通人想象的那么轻松悠闲:起早贪黑、任务繁重不说,还要忍受冬寒夏热的天气。而那一条条洁净的街道,便是他们的军功章。
但是,美容一个城市,肯定不能只靠环卫工人——他们可以扫除大街之上的一秽一屑,可以清理垃圾桶里的所有垃圾,却不能让全城的人养成文明的习惯,在文明的轨迹中昂首前进,推动城市的发展。因此,要使绵阳真正的美起来,拥有动人的容颜,不能只让一群人战斗,生活于斯的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有义务成为“美容师”,使之焕发荣光。
与此同时,绵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出了《我为绵阳创建文明城市加分添彩——致全体市民的公开信》,不正是要表明这一态度吗?
信中提出了五大倡议:文明在心中,文明在口中,文明在手上,文明在脚下,文明在行动。我个人认为,它的顺序可以调一下,以作为公众的“准则”:首先,文明要体现在每一个人的口中、手上、脚下,即个人行为必须符合文明的要求;其次,文明要凝聚个体,指导每一个群体性的活动,即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集体行动中去,发挥更大的文明力量;最后,如果上述两个目标实现,那么文明自然永远在心中了,这个城市也将充满文明的味道。
说来容易做来难,文明的目标绝非一朝一夕便可实现,而是需要长远的过程。即使是全民总动员,也不可能立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明是一种感召性的力量,而非颠覆性的。它如同春风吹绿大地一般,缓慢渗透,徐图改变,由一点点的量变开始直到最终的质变——春天占领人间了。
无论你用什么方法,皆不可能让所有人一下子变得绝对文明的人,却不可以让任何一个人游离于建设城市文明的队列之外。大家都在文明用语的时候,就算你言语之间没有半分文明的素养,但也不能粗话脏话连篇;大家都在主动维护城市卫生的时候,就算你袖手旁观,但也不能继续乱扔垃圾,破坏别人的劳动成果;大家在积极参与“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的时候,就算你无暇加入其中,享受文明带来的乐趣,但也不能故意泼凉水,仿佛那是过家家的游戏。
前面说过,文明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我们要学着利用它,将处于队列之外的“散兵游勇”拉进来,壮大自身的力量。如此逐步推进,为建设文明城市的大业添砖加瓦,终可成功。到那时,每个人都可以自豪的说:这个城市迷人的风采里有我的一滴汗水,咱也是文明人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