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莅巴视察期间对巴中现代畜牧业发展寄予厚望——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现代畜牧产业
2009年12月30日至3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带着对老区发展的无限牵挂和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情谊,率省委副书记李崇禧,省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部长陈光志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莅临巴中市慰问调研。巴中的大交通即将形成,农村产业怎样发展?是省委书记刘奇葆视察的重点。
31日一早,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来到位于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的开泰生猪扩繁场调研,对该场带动农户增收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
开泰生猪扩繁场是由本村回乡创业的何显飞带领16名畜牧科技人员以资金和技术、18户农户流转土地120亩折价入股兴建的三洋牧业有限公司的二期工程。极目远眺、错落有致的十多幢“猪别墅”布于山下。
看到省委书记到来,何显飞迎上去介绍说,扩繁场目前采取的是“猪—沼—菜”循环养殖模式,建设起了无公害生猪养殖示范基地。
“扩繁场年出栏肉猪多少头?”刘奇葆关切地问道。
“扩繁场目前已完成投资2400万元,建成2个二级扩繁场,3个仔猪繁殖场,圈舍4万余平方米,存栏能繁母猪2300余头,年出栏优质肉猪4.5万余头,年产值达到5000余万元。”何显飞回答。
“目前,你带动了多少农户?”
“我们采取了寄养方式,与325户贫困农户签订寄养合同。”
“养一头猪,有多少钱可赚?代养积极性高吗?”
“我们实行仔猪统供、饲料统配、技术统包、肥猪统销的办法,公司按增重0.7—1元/千克的标准支付代养劳务费,户均年纯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农户的代养积极性很高。通过仔猪寄养、技术指导、保价销售等方式带动30多个村2600余农户发展养殖业,带动农民增收。”
刘书记来到了开泰扩繁场生猪电视监控室,12个电视屏幕上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生猪有的吃食、有的听音乐、有的戏嬉,工人们正忙着为生猪打扫清洁……
刘奇葆一边看一边高兴地说,这才叫现代化规模养殖。“你还有什么打算?”
“我的打算是再投资3000万元,建二级扩繁场2个,仔猪繁殖场10个,年饲养优良品种能繁母猪5000头,培育优质仔猪10万头。”
“不错,这个养殖场不错。”刘奇葆高兴地说。
扩繁场生猪电视监控室外,八幢猪舍一目了然,为生态环保养殖而修建的500立方米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管伸向远方。刘奇葆说,规模养殖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利用猪粪可以生产清洁能源——沼气,沼气底料还可以作有机肥料发展绿色蔬菜,蔬菜又可以用作饲料发展养殖业,这就叫循环经济。
“养鸡、养鸭吗?”刘奇葆问道。
“养鸡、养鸭是我们的传统养殖业,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养殖。”
“农户养殖有规模吗?”
“除了专业养殖场有规模外,农户家大多都是零星养殖,不成规模。”
刘奇葆听后要求,养殖业要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养猪不仅要有规模养殖,还要有龙头企业,养鸡、养鸭也可以进行规模养殖。养鸡、养鸭也要培育龙头企业。要通过养殖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养殖业发展,力争使农民养殖业的收入超过种植业的收入。
临别时,刘奇葆握着三洋牧业有限公司的业主何显飞的手祝愿道:“谢谢你!你为群众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目前,猪肉价格已经回升,祝愿你把企业做得更大更强!”
刘奇葆指出,做好老区扶贫工作,加快老区发展进程,要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更加注重“造血”,依托巴中丰富的资源,大力推进产业发展。要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引导和帮助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做大规模,做出特色,做响品牌。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完善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