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事关全局、事关机遇的问题上,如果刻板的按规定办,必然丧失机遇,要坚定不移地突破一些常规性的规定。”在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李刚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可谓振聋发聩,闻者足戒。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矩、规定在一定时期、一定情况下,对于事物发展具有积极的保障作用。强调规矩,就是强调其基本约束作用,体现的是对制度的敬畏和尊重。但当这种作用不适当地放大,言必称规定、行必称制度,我们难免落入“唯规定论”的窠臼,并会藉此振振有辞地评价、评判乃至指责新锐事物。此举不可取,更不可为。
破除常规,方可新生。按部就班、按常规办、按程序办,顶多能维持现状,发展质量和效益绝对差强人意,更谈不上跨越、谈不上加快。别人是一日千里,我们是循规蹈矩、按照程序办,被超越只是时间问题,一定要有这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不懈地、坚定不移地破除常规,让规定、制度、政策助推发展。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规定、政策对于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具有根本的意义,在当代区域竞争中,优惠政策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决定着较大范围、较大规模竞争的成败。愈是不唯规定论的地方,出台优惠政策的力度和深度都要大得多,带来的竞争优势就会更加明显,就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变之地。国外的新加坡、韩国,国内的深圳、浦东、滨海新区、两江新区莫不如是。
破除唯规定论,不啻于一场深刻的革命。每一次深刻的变革都会带来生产力的极大飞跃,古今中外事例层出不穷,俯拾皆是。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基础,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度过了最艰难的战争岁月。诸葛亮不唯规定论,不按常规出牌,力辟新路,草船巧借,一夜之间造箭三十万,令常规思维的周瑜膛目结舌、自叹弗如。
破除什么样的规定?对于社会而言,具有风向标的意义。干部群众、市内市外拭目以待。那些明显过时、落后于发展形势的规定、制度必须破除;那些强化部门利益、造成新的不平等的规定、制度必须破除;那些缺乏全局思维、以点带面的规定、制度必须破除。一言以蔽之,只要不能有力推进加快发展的规定和制度都必须改革,必须破除。
破除唯规定论,要侧重从主观上寻求突破,尽力打破思维定势。跳出巴中看发展,也可以克服自娱自乐,避免固步自封,能得出全新的回答。研究工作、解决问题不唯上、只唯实,不唯书、只唯新,着眼前瞻谋划未来,才能使发展不囿于既有限定。
破除唯规定论,要坚持矫枉必过正。破除唯规定论绝非改良的小手术,非大动干戈不可。破除条条框框,切忌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患得患失。要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打破思维桎梏,解剖自己、否定自身、扬弃自我,历经浴火之痛苦,迎得涅槃之新生。
创新魅力无限、前景无限。破除唯规定论的核心在于思维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全市上下应按照市委的要求,更加自觉、更加彻底、更加奋发地破除不利于发展、不利于加快之规定,集中智慧、集中力量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奋力建设新巴中!
|